男孩的天性与教育——译《男孩的脑子想什么》的几点感悟
■田文慧
男孩子长大之后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希望已经持续了几千年,虽然现在这种标准有些过时,但是男孩子未来肩负的责任并未见减少。这期间,尽管不乏严父(母)、严师、严格的教育制度,但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终究是凤毛麟角。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或许大家可以从《男孩的脑子想什么》找到科学的依据。
人们对于女孩子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正面的,而提到男孩子,大部分人脑海中浮现出的是“调皮捣蛋、活泼好动、精力过剩”等形象。如果给女孩子一个洋娃娃,她会宝贝似的抱着它,跟它说话、给它讲故事、哄它睡觉,就像妈妈照顾小宝宝一样。不过如果把这个洋娃娃给了男孩子,估计过不了多久,你能见到的就是洋娃娃被分尸之后的脑袋、胳膊和腿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用“男女有别”这个词来解释再恰当不过。男女孩之间的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他们的大脑构成决定的。比如,书中提到的,男孩大脑中胼胝体的体积、神经连接器的多少、海马状突起的工作方式、额叶的活跃程度等与女孩的都不相同,这导致男孩在完成多项任务、牢记课堂内容、语言学习等方面不如女孩,而在冲动行事、攻击性行为、容易接受到图表及图像和运动物体等方面的刺激比女孩强的主要因素。这就决定了,无论是生活里,还是学习中,男孩的问题看起来总是比女孩子多。
明白了差异的根源之后,接下来的就是要“因材施教”了,而且要针对孩子的特点“寓教于乐”。写到这里,想起好友说起自己的两个外甥,一个6岁,一个4岁半。有{yt}两个小家伙吵着要吃旋转寿司,可是附近的旋转寿司店早就关门了。无论姥姥、姥爷怎么解释,两个小家伙就是不干。聪明的姥姥想出了一个主意。她对两个孩子说:“宝宝,你去把玩具火车组装好;贝贝,你在一边帮哥哥。”于是两个孩子开始在客厅地板上组装乐高玩具火车。等到火车组装完毕之后,姥姥的食材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她把材料拿到客厅,一边做寿司,一边问孩子们食材都叫什么、什么颜色的,甚至让老二背上一首《悯农》。再把做好的寿司放到正在轨道上跑动的火车上,让孩子们抓着吃,然后告诉他们数着自己一共吃了多少个。就这样,孩子们吃了一顿特别的寿司大餐,同时学到了不少东西。
不过,另外一种情况可能更为普遍,那就是孩子看电视。现在的电视节目五花八门,孩子往往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这样不仅减少了他们看书、听故事、玩游戏的时间,而且还对其大脑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因为看电视是种“被动、过度机械化的刺激”,更容易造成孩子注意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除此以外,电视中的暴力、危险和xx画面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着实令人担心。因此,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非常必要。在这方面我的一位朋友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朋友的儿子今年5岁,特别喜欢《喜洋洋和灰太狼》,所以每天吵着要看。平时还好,一到周六周日全天都耗在电视前。后来,孩子妈妈想了个办法,把动画片录下来,每天只让看一集,然后给儿子讲里面的故事内容,从天敌、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到食物链、地震、食人鱼,等等。为此,她先把动画看过一遍,然后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知识、下载打印图片、做一些小道具,然后叫上家人一起和儿子扮演其中的角色。这样既让孩子学习了知识、增加了亲子互动,又减少了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看电视时间。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在家里进行,也可以在户外进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在进入小学之后,孩子开始正式进入另外一个重要的教育环境——学校。周围好几个有男孩的朋友都说孩子上学有点早,现在感觉语文总是跟不上,这其实是因为男孩语言能力的发育要比女孩晚1—1.5年,所以通常让男孩子晚一年上小学的做法更符合其生长发育规律,避免他们由于这方面能力差而产生心理压力。而孩子们在学校的摩擦,比如男女同桌因为课桌的使用吵架,进而在中间划线,这种经历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如果从天性来看,这是因为男孩的空间和运动智能比女孩发达,因此他们需要占用更大的空间摊放自己的物品。另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是男孩子之间的斗争。男孩们打完架之后家长和孩子们的反应——家长们怒目相对、剑拔弩张,而男孩们已经亲热地继续一块儿玩了。这种状况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电视中都见过不少。打斗,是男孩子们彼此试探、接触、进而发展友谊的{dy}步,这是他们特有的方式。
《男孩的脑子想什么》一书中还列举了男孩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相信家长们读过之后定会有些启发。笔者在此提醒大家: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他们的老师,我们的言行、采取的方式、制定的制度和标准都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zh1},借用台湾xx散文家张晓风《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的一句作结语: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