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理工学院给水课程设计说明书- 环球管理在线- cctv9999 - 和讯博客
黄石理工学院给水课程设计说明书 [原创 2010-07-07 13:29:12]   

目录
{dy}章    概况
1.1城市概况
1.2自然条件
1.3水源状况:
 第二章   工艺流程选择
2.1 {zg}日用水量计算
2.2 絮凝池的选择
2.3 沉淀池的选择
2.4 滤池的选择
2.5 水厂设计流程方案对比及选择
 第三章  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
3.1 混合
3.2 药剂的选择及用量的确定
3.3 投xx法
3.4 混合工艺设计
3.5 折板絮凝
3.6 斜管沉淀
3.7 普通快滤池
3.8 清水池和高位水池
3.9 加氯、加矾
3.10二级泵站
3.11 附属建筑
3.12废水池
第四章   各处理构筑的计算
4.1 管式混合
4.2 折板絮凝   
4.3 斜管沉淀池
4.4 普通快滤池计算
4.5 一级泵站计算
4.6 二级泵站设计流量
4.7 二级泵房的布置  
4.8 泵房高度计算   
第五章   工程总概算
5.1 工程直接费
5.2 综合楼及控制室
5.3 基建总投资 

{dy}章   概况
1.1 城市概况
该镇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紧邻长江{zd0}支流-汉江,两条省级公路干线贯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我省乡镇发展较快的乡镇之一,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全镇工农业生产、乡镇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根据上级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该镇人口3万人,远期人口6万人,规划建筑为3层混合式,室内均有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由于该地区紧邻汉江且地下水丰富,规划水源为汉江。
1.2 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东径113°57′    北纬30°52′
(2)地形地貌    镇区地形较平坦,设计地面标高为0m。
(3)气象资料
         气温:     历年{zg}气温  41 oC
                    历年{zd1}气温  -7 oC
                    常年平均气温  16 oC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侯温和,四季分明
         降雨量:   多年平均1200毫米,{zg}1600毫米,{zd1}100毫米,集中在6-8月
         冬季冰冻期: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1-3.6 oC,冰冻期短,土壤冰
深度:0.1米
(4)土壤地质资料    土壤承载力   2.4 kg/cm2
                     浅层地下水离地面 1-4 米
1.3 水源状况:
1.3.1河流概述:
汉江流经庙头全镇,流长17.8千米,河槽平均宽度400m,水深最深18m,水源水量丰富,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因河道航运繁忙,取水构筑物不得影响航运。

1.3.2  河流特征: 
水位 水面标高
m 流量
m3/s 流速
m/s 设计频率
% 保证率
%
{zg}水位 6.950 8500 2.63 2 
常水位 -7.950 3000 1.8  
{zd1}水位 -15.550 198 0.08  95
1.3.3  河床断面图(见下图)
 9.450m
 6.950m
 -7.950m

         -15.550m

1.3.4  水质资料

编号 
项目 
单位 分 析 结 果 备注
   {zg}
 {zd1}
 月平均
{zg} 月平均
最 低   
 1 水 温 ℃ 25 14 23 15 
 2 臭和味  少           许 
 3 色  度  ﹤5 
 4 浑浊度 毫克/升 800 30 400 80 
 5 PH  7.2 7.5 6.8 
 6 总硬度 毫克当量/升 280 20 220 150 
 7 xx总数 个/毫升 88 
 8 大肠菌群 个/升 ﹤2 
 9 COD mg/L 1.4 
 其他指标  合         格 
                                                      
第二章     工艺流程选择
2.1{zg}日用水量计算
居民生活用水
Q1=qNf=230×30000×100﹪= 690000 L/d
畜牧用水
Q2=10﹪Q1=690000×10﹪=69000 L/d
工业用水
Q3=30﹪Q1=690000×30﹪=207000 L/d
Q总=1.15×(Q1+Q2+Q3)
=1.15×(690000+69000+207000)
=1.1 万m3/d
远期水量
Q总=2.2万m3/d
2.2 絮凝池的选择
适用于12000吨/日规模水厂絮凝池主要有折板絮凝池、网格(栅条)絮凝池、机械絮凝池,它们的主要特点如下表所示:
形式 优点 缺点
折板絮凝池 絮凝时间短,体积较小;絮凝效果好。 构造复杂,水量变化影响絮凝效果。
网格(栅条)絮凝池 絮凝时间短,体积较小;絮凝效果好。 构造复杂,水量变化影响絮凝效果。
机械絮凝池 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可适应水量水质的变化。 需要机械设备及经常维修
絮凝池池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该水厂主要供给某镇区内工业和生活用水,水量变化较小,水厂处理水量比较均衡,波动小,这样机械絮凝池、网格(栅条)絮凝池都可以克服水量变化影响絮凝效果的缺点。从技术上来看三种池型都可采用,但网格(栅条)絮凝池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网格(栅条)上滋生水藻而影响水质的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水藻滋生。机械絮凝池需要购置机械设备,投资较大,运行耗能较多,不宜采用。折板絮凝池结构相对网格(栅条)絮凝池构造比较复杂,但该因素对水厂建设投资和运行影响不大。至此,本水厂的絮凝池可以采用折板絮凝池或网格絮凝池(栅条絮凝池构造相对网格絮凝池较复杂)。
2.3 沉淀池的选择
    目前沉淀池的形式主要有斜管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平流沉淀池一般用于大中型水厂。竖流式沉淀池由于表面负荷小,处理效果差,基本上已经被淘汰。辐流式沉淀池一般用做高浊度水的预沉。适用于近期12000吨/日规模水厂的沉淀池主要是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沉淀效率高,池体小、占地少。
2.4  滤池的选择
适用于12000吨/日规模水厂过滤池主要有普通快滤池、高速V型纤维滤池、重力式无阀池,它们的主要特点如下表所示:

类型 优点 缺点
普通快滤池 有成熟的运行经验,运行稳妥可靠;采用砂滤料,材料易得,价格便宜;可采用降速过滤,水质较好。 阀门多;必须有全套冲洗设备。
均滤料滤池 运行稳妥可靠;滤床含污量大、周期长、滤速高、水质好;滤料寿命长、占地面积小;具用气水反洗和水面表扫洗,冲洗效果好。 配套设备多,滤料价格贵,土建较复杂,池深比普通快滤池深。
重力式无阀池
不需要设置阀门;自动冲洗,管理方便; 运行过程看不到滤层情况;清砂不便,单冲洗效果较差,反洗时需要浪费部分水量,水质较差。
总体考虑普通快滤池阀门多,有成熟的运行经验,运行稳妥可靠;采用砂滤料,材料易得,价格便宜;可采用降速过滤,水质较好。。重力式无阀滤池运行过程看不到滤层情况,清砂不便,冲洗效果较差,反洗时要浪费部分水量,变水位等速过滤,水质不如降速过滤。均滤料滤池采用气水反冲洗,先气冲,然后气水同时冲洗,{zh1}水冲洗,并伴随有表面扫洗,反冲洗效果很好。该池型运行稳妥可靠,砂滤料便宜易得,滤床含污量大、周期长、滤速高、水质好,适合大中型水厂。按规范要求,新建水厂应设计成两组以上,保证检修时不停水。因此,近期设计采用两座滤池,规模较小,宜采用普通快滤池,便于管理。

2.5 水厂设计流程方案对比及选择
根据原水水质及净水工艺的适应性考虑以下几个方案,对方案进行比选择优采用。
方案一:组合式双圆净水器,采用波纹板网格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双阀滤池(重力式滤池的改进型)。滤池采用单层砂滤料。
方案二:采用常规的折板絮凝池、斜管沉淀池、普通快滤池。絮凝沉淀池合建,滤池独立建造,滤池采用单层砂滤料。
方案一中采用组合双圆净水器,由于受到双圆型结构的限制,单池要做到7500吨/日,滤池反冲洗不均匀。特点占地面积少,投资省,比较适合相对用地紧张的水厂,但是整体结构相对复杂,空间狭小,施工检修难度大。
方案二滤池采用普通快滤池,该滤池分两组建设,单池平面尺寸14.0m×4.4m。滤池分三格,单格滤池有效过滤面积为18.5m2,设计滤速为7.51m/h,滤料厚度1.0m,滤料采用均粒石英砂0.8~0.9mm,承托层粒径为粗砂1~2mm,厚度均为0.05m。总厚度为0.2m。
综上所述,该水厂净水工艺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加药↓xx
原水 ————→  管式混合器 ——→  折板絮凝池 ——→斜管沉淀池
↓xx
——→ 普通快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用户


第三章 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
3.1混合
混凝剂的选择
3.1.1混凝剂原理
归结起来,可以认为主要是三方面的作用:
3.1.1.1.1压缩双电层作用
水中胶粒能维持稳定的分散悬浮状态,主要是由于胶粒的ζ电位。如能xx或降低胶粒的ζ电位,就有可能使微粒碰撞聚结,失去稳定性。在水中投加电解质——混凝剂可达此目的。例如xx水中带负电荷的粘土胶粒,在投入铁盐或铝盐等混凝剂后,混凝剂提供的大量正离子会涌入胶体扩散层甚至吸附层。因为胶核表面的总电位不变,增加扩散层及吸附层中的正离子浓度,就使扩散层减薄,ζ电位降低。当大量正离子涌入吸附层以致扩散层xx消失时,ζ电位为零,称为等电状态。在等电状态下,胶粒间静电斥力消失,胶粒最易发生聚结。实际上,ζ电位只要降至某一程度而使胶粒间排斥的能量小于胶粒布朗运动的动能时,胶粒就开始产生明显的聚结,这时的ζ电位称为临界电位。胶粒因电位降低或xx以致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为胶粒脱稳。脱稳的胶粒相互聚结,称为凝聚。
压缩双电层作用是阐明胶体凝聚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特别适用于无机盐混凝剂所提供的简单离子的情况。但是,如仅用双电层作用原理来解释水中的混凝现象,会产生一些矛盾。例如,三价铝盐或铁盐棍凝剂投量过多时效果反而下降,水中的胶粒又会重新获得稳定。又如在等电状态下,混凝效果似应{zh0},但生产实践却表明,混凝效果{zj0}时的ζ电位常大于零。于是提出了第二种作用。
3.1.1.2 吸附架桥作用
 三价铝盐或铁盐以及其他高分子棍凝剂溶于水后,经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线性结构。这类高分子物质可被胶体微粒所强烈吸附。因其线性长度较大.当它的一端吸附某一胶粒后,另一端又吸附另一胶粒,在相距较远的两胶粒间进行吸附架桥,使颗粒逐渐结大,形成肉眼可见的粗大絮凝体。这种由高分子物质吸附架桥作用而使微粒相互粘结的过程,称为絮凝。

3.1.1.3 网捕作用
 三价铝盐或铁盐等水解而生成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在自身沉降过程中,能集卷、网捕水中的胶体等微粒,使胶体粘结。
对于不同类型的棍凝剂,压缩双电层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所起的作用程度并不相同。对高分子混凝剂特别是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吸附架桥可能起主要作用;对硫酸铝等无机混凝剂,压缩双电层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以及网捕作用都具有重要作用。
3.2   药剂的选择及用量的确定
混凝剂品种选择和用量,应根据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或原水混凝沉淀试验结果,结合当地药剂供应情况,比较后确定。混凝剂的选用原则是,混凝效果好,适应性强,使用方便,货源可靠和价格低廉。
常见絮凝剂的性能见表2.1:
表2.1  常见絮凝剂性质
药剂名称 硫酸铝 碱式氯化铝 三氯化铁
化学式 Al2(SO4)3•18H2O [Al2(OH)nCl6-n]n FeCl3•7H2O
对水温和pH的适应性 适用于水温为20-400C,pH=5.7-7.8时,主要去除水中悬浮物pH=6.4-7.8时,处理浊度高,色度低的水 温度适应性强,pH=5.0-9.0范围均适用 不大受温度影响,适用的pH=6.0-8.4
适用
条件 一般情况下都可使用,原水须有一定碱度,特别是投加量大时。处理低温低浊时,絮体松散效果较差,投加量大时有剩余Al或SO4离子,影响水质。 操作简单,腐蚀性较小,应用较普遍,处理水碱度降低少,对低温低浊、高浊和污染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无定型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絮体比重大,宜下沉,易溶解,杂质少,处理地浊度水和色度较高原水的效果不显著,适宜于浊度较高的原水。
    该市水源pH值偏碱性,浊度较大;因此应该选择水温和pH值适应范围都较宽的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混凝剂。通过比较,本设计中采用PAC,即碱性氯化铝,它具有如下特点:混凝效果好,生成的矾花大,投药量少,效率高,沉降快,适用范围广,还能去除水中所含的铁、锰、铅等重金属以及氯化物,尤其对高浓度水的处理效果显著,且适应性强,水温较低时仍能维持稳定的混凝效果。
药剂的投加量参照以往经验,再加上设计手册确定{zg}投加量为80mg/L。
3.3 投xx法
常用药剂投加方法有固体投加和液体投加两种,本设计中采用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液体投机。
投加方式一般有泵前投加、高位溶液池重力加投、水射器投加和泵投加等四种,本设计中采用重力投加。
3.4  混合工艺设计
原水与药液的混合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其优点是混合均匀、快速、效果好;无活动部件,故不需要大型设备及大的空间,因此投资{zd1};易于维修、管理和安装;在管道中混合,产品与外界大气隔绝,有效防止环境的污染;可以使混合装置内流体的残留量减少到{zd1},处理量很大;操作连续化,节约劳动力和劳动费用;易于控制反应温度、适合于微量混合;与搅拌器混合相比,混合速度快。
管式静态混合器是在管道内设置多节固定叶片,使水流成对分流,同时产生涡旋反向旋转及交叉流动,从而获得混合效果。该混合器的水头损失与管道流速、分流板节数及角度等有关。实测损失往往与理论计算有较大出入,一般当管道流速为1.0~1.5m/s,分节数为2~3段时的水头损失约为0.5~0.8m。
3.5折板絮凝
反应采用折板絮凝,反应时间为15min,设两组反应池,单组平面尺寸为5.5m×7.2m,有效水深3.5m。反应池分为三段,水流为竖向流。三段折板均采用异波折板,折板夹角为90°。{dy}段流速:0.25~0.35 m/s,第二段流速:0.15~0.25 m/s,第三段流速为0.10~0.15m/s。反应池与斜管沉淀池合建。


3.6 斜管沉淀
沉淀采用斜管沉淀池,底部配水区高度设为2m,以便均匀配水。整流配水区流速设为0.15m/s,倾斜角度设为60度。过渡段长度设为200mm。斜管长度采用1000mm,斜管材料使用厚约0.4~0.5mm的薄塑料板制成蜂窝状块体,块体平面尺寸为1m×1m。分两池进行设计,近期建一池,设计水量为12000m3/d.
3.7 普通快滤池
滤速V=10m/s,冲洗强度 ,冲洗时间6min。
支承高度:
滤料层高:           砂面上水深:
超高:              滤池总高:
3.8清水池和高位水池
清水池容量按扩建水厂设计规模的13.3%设置,总有效容积2000m3,清水池2座,每座有效容积1000m3。按地下埋设设计。
清水池为矩形钢筋砼结构,平面尺寸22.0×13.6m,有效水深3.8m,池体高4.8m,池顶设通气管,池内设导流墙。
3.9加氯、加矾
投药间设置氯酸钠原料间、盐酸原料间、二氧化氯制取室、矾库、加矾间、化验室、值班室、办公室,总建筑面积360m2,为三层框架结构。投药间内配备有二氧化氯、混凝剂的储存、配制、投加系统。
3.9.1二氧化氯的投加及储存
二氧化氯制取室设置两台二氧化氯发生器投加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发生器型号为H2000-2000,设置二个加注点, 前加二氧化氯加注于管道混合器前的输水管道上,{zd0}加注量为0.8mg/l,后加二氧化氯加注在滤池出水管上,{zd0}加注量0.5mg/l。
氯酸钠、盐酸贮存量按10天考虑,盐酸由盐酸槽车运送。氯酸钠原料间设有氯酸钠储罐、化料器、计量泵,盐酸原料间设有盐酸储罐、卸酸泵、计量泵。氯酸钠原料间、盐酸原料间、二氧化氯制取室通风设备为轴流风机,电器设备为防爆电器。二氧化氯发生器自带泄漏检测及故障报警装置。
3.9.2 混凝剂的投加及储存
根据原水特性及当地货源情况,常用混凝剂采用精制固态硫酸铝。矾库内设搅拌池,混凝剂在搅拌池内搅拌,搅拌池分二格,每格内设搅拌机一台,搅拌池每格平面尺寸1.2x1.2m,池深1.2m。混凝剂溶液经提升泵输送至溶液池。矾库内混凝剂贮存量按15天考虑,起重设备为LX-lt电动悬挂式起重机。
加矾间内设溶液池二格,每格平面尺寸1.0x1.68m,池深1.0m。加矾设2台计量泵加注(一用一备),加注点一个,位于静态混合器前,混凝剂{zd0}投加量为80mg/l。
3.10二级泵站
经水力计算,为满足配水管网水压控制点要求,设计清水池底板高程定为22.8m,因此需设二级泵站。二级泵站采用单层框架结构,拟定长19.5m,宽7.1m,建筑面积138.45 m2。配备水泵设计参数计算如下:
a.设计流量
二级泵站是由清水池向用户输水,时变化系数取1.6。
Q=1.6×12000/24=800m3/h
b.设计扬程
泵站至用户的输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与U-PVC管相结合,二级泵站扬程按下式计算:
H=H1+H2+H吸+H泵+H自由
式中:H1——{zd1}吸水位与水泵基准面的几何高差,2.0m;
      H2——水泵基准面与管网压力控制点的几何高差,13.0m;
      H吸——水泵吸水管水头损失,0.21m;
      H泵——至最不利点输水管路总水头损失,14.0m;
      H自由——输水管出口自由水头,12.0m。
经计算,H=41.21m。
c.机组确定
设计拟选用DFSS200—420(I) 型卧式蜗壳双吸泵五台(一期二用一备,二期四用一备),水泵性能参数表5-1。

 

水泵性能表
表5-1
型    号 流量
(m3/h) 扬程
(m) 转速
(r/min) 电机功率
(kw) 效率
(%) 汽蚀余量
(m)
DFSS200—420(I) 389
556
667 53
46
40 1480 90 80
85
83 4.2

3.11 附属建筑
由于是新建水厂,考虑建办公综合楼、配电室、机修间、仓库、传达室、堆场等附属建筑。
根据《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41-91)》规定及本项目的特点,确定水厂附属建筑物建筑面积,详见表5-2。
水厂附属建筑物一览表
表5-2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m2)
1 机修间、仓库 162
2 传达室 20
3 堆场 180
3.12废水池
厂区生产废水主要是反应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由于排放时间集中,流量较大,建议建污水收集沉淀池,沉淀池设在厂外,具体视场地情况决定。拟将经沉淀后的上清液排走供附近农田灌溉,污泥经干化后另行处理,厂区雨水和生产废水采用合流,与生活污水分流。

 


第四章      各处理构筑的计算
4.1 管式混合
设管中流速为1.2m/s,混合时间为4~5s,总水头损失0.5m。
混凝剂的调制计算
4.1.1溶液池容积
W1=uQ/417bn                        式(3.1)
式中     Q——处理水量(m3/h);                             
         u——混凝剂{zd0}投量(mg/L),取80;
         b——溶液浓度(%),一般5~20,取18;
         n——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宜超过3次,取2次。
W1=80×12000/(417×18×2)=63.84(m3)
溶液池分两池,每池容积32 m3。
4.1.2 溶药池容积
                                        式(3.2)
计算得, W2=0.25W1 =0.25×63.84=15.96(m3)。
4.2 折板絮凝   
反应采用折板絮凝,反应时间为15min,设两组反应池,单组平面尺寸为5.5m×7.2m,有效水深5.4m。反应池分为三段,水流为竖向流。三段折板均采用异波折板,折板夹角为90°。{dy}段流速:0.25~0.35 m/s,第二段流速:0.15~0.25 m/s,第三段流速为0.10~0.15m/s。絮凝池与斜管沉淀池合建。
4.3 斜管沉淀池
设计单池水量为12000m3/d的斜管沉淀池,水厂自用水量按5%计。
设计流量Q=12000m3/d×1.05=12600 m3/d=525 m3/h=0.15 m3/s
表面负荷取q=10m3/(m2•h)=2.8mm/s
清水区面积:
A=Q/q=0.15/0.0028=52.08m2
采取沉淀池的尺寸为5.3×10=53 m2,为了配水均匀,进水区布置在10m长的一侧。在5.3m的长度中扣除无效长度0.5m。因此净出口面积(考虑斜管结构系数1.03):A`=[(5.3-0.5)×10]/1.03= 46.60m2
采用保护高0.3m,清水区高度1.2m,配水区高度1.5m,穿孔排泥槽高0.80m,斜管高度h=0.87m,池子总高度H=0.3+1.2+1.5+0.80+0.87=4.67m.
4.4 普通快滤池计算
4.4.1设计水量:
Q=1.05×2.4 ×10000=25200m3/d
设计数据:滤速 ,冲洗强度 ,冲洗时间6min。
计算:
滤池面积及尺寸:工作时间24小时,冲洗周期:12小时。
实际工作时间:
滤池面积:
采用滤池数为二个,单行布置,每个滤池的面积为36.79 。
采用滤池长宽比为: 。
采用滤池尺寸为:L=9.25m   B=4m
校核强制滤速:
4.4.2滤池高度  
支承高度:
滤料层高:           砂面上水深:
超高:              滤池总高:
4.4.3滤池各种管渠计算
A.进水
总水量为0.3685 分两条总进水管,管径为600mm, 管中流速为0.73m/s。进水渠断面采用宽0.6m,渠中水深0.6m。
B.冲洗水
冲洗水总流量为0.478 ,采用管径600mm,管中流速为1.69m/s
C.清水
清水总流量为进水总流量既0.3685 ,采用管径800mm,管中流速为1.3m/s。
D.排水
排水流量同冲洗水流量,排水渠断面采用宽1.2m,渠中水深0.8 m,渠中流速为0.995m/s
采用排水管的管径为600m,总排水管的管径为800mm。
E.冲洗水箱
冲洗时间为6min,冲洗水箱容积 。
水箱底到滤池配水间的沿途及局部损失之和为: ,配水系统水头损失为 ,承托层水头损失: ,滤
料层水头损失: ,安全富余水头:1.5m,冲洗水箱底应高于洗砂排水槽面: .
4.5一级泵站计算
4.5.1  一级泵站设计流量
Q1=aQd/T=(1.05×12000)/24×3600=150L/S
Q1`=aQd/T=(1.05×24000)/24×3600=300L/S
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原水输水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流量
4.5.2 取水水泵选配及一级泵站工艺布置
①扬程计算
 
 —{zd1}水面到净水厂处理构筑物的高度;
 —富余水头损失;
 —吸水管水头损失;
 —输水管水头损失;
② 选泵
根据扬程和设计水量确定水泵,选用12sh-13型水泵3台(两用一备)流量
 
配套:底阀1个,止回阀1个,吐出锥管1个,钩扳手1个。
考虑远期发展则选用一台10sh-19A的泵流量
 
电动机型号:
水泵经校核符合流量和扬程的要求.
其他各尺寸都和前面所选泵相同给泵留相应的空间.
③水泵机组的布置
水泵机组的布置是泵房布置的重要内容,他决定泵房建筑面积的大小.机组的间距以不能妨碍操作和维修的需要为原则.
一级泵房有3台水泵及1台远期预留泵的空间,3台泵的尺寸为L=2234mm,B =765mm
 一台远期预留泵的尺寸为
因sh泵是侧向进水和侧向出水的水泵,所以采用横向排列.横向排列可能要曾加泵房的长度,但跨度小,进出水管顺直,水力条件好,可减少水头损失,省电费.
水泵凸出部分到墙壁的净距
 
出水侧水泵基础与墙壁的净距
选用一个止回阀
 
选用一个闸阀
 
但 是水泵出水侧管理操作的要道所以 =3m
进水侧水泵基础与墙壁的净距
此处安装一个闸阀,同出水管L=0.51m,但 不得小于1m所以 =2.3m
电动机凸出部分与配电设备的净距,应保证电动机转子检修时能拆卸,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水泵基础之间的净距
水泵房的尺寸:
 
选用直径为19m的圆形。
④起重设备的选型和布置
因泵房重最重物体的重量为709kg,且在0.5t—2.0t之间。所以采用电动单轨吊车梁,采用u形布置方式。
选用DX型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
⑤泵房高度计算
采用自灌式引水方式,所以其泵轴心低于吸水井的{zd1}水位即可。
泵房的高度在有吊车起重设备时,其高度通过计算确定。
本泵房属单轨吊车梁地下式泵房:
 
⑥管道计算
吸水管:流速为1.15m/s,管径DN450,用铸铁管,L=3m;
出水管:流速为2.0m/s,管径DN350,用钢管,L=627m;
⑦通风与抽水设备计算
通风系统计算
(1)电动机的散热量
 
(2)xx室内余热所需空气量L和需风机风量L
     
设2台T30-7直径为700mm的轴流风机.当量面积0.385m ,流量为11500 ,电动机为 .
4.6二级泵站设计流量
因为无用水变化曲线也没相似地区资料故不设置调节构筑物,其设计流量为
Qh=aQh/86.4=(1.05×12000)/86.4=145.83L/S
Qh`=aQd/86.4=(1.05×24000)/86.4=291.67L/S
(3)清水输水管设计流量同二级泵站设计流量
(4)配水管网设计流量同二级泵站设计流量
4.6.1送水泵选配及二级泵站工艺布置
二级泵站又称送水泵房,直接向供水区供水,因而需满足配水管网的水量和水压的要求。
4.6.1.1 流量计算 
二级泵房的设计流量应等于{zg}日{zg}时的水量。
 
4.6.1.2 扬程计算
水厂出厂水压为0.38mpa:
 
4.6.2 选泵
选用S300-58B卧式离心泵6台(四用两备)。
     远期泵选用 :
 
进出口法兰及吐出锥管尺寸:
进口:
 
出口:
 
吐出锥管:
 
成套供应范围:
电动机1台,底阀1台,闸阀1台,止回阀1台,吐出锥管1台,钩扳手1个.
水泵经校核符合流量和扬程的要求.
4.7 二级泵房的布置  
水泵机组的排列是泵房布置的重要内容,机组的间距以不能妨碍操作和维修的需要为原则.因二级泵房的泵选用的是s型双吸卧式离心泵,所以用横向排列.横向排列可能要适当曾加泵房的长度但是,跨度较小,特别是进出水管顺直,水力条件好,可减少水力损失.故广泛采用,因水泵较多采用横向双行布置.
横向排列的各部分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泵凸出部分到墙壁的净距
 
出水侧水泵基础与墙壁的净距
选用
 
 
但 是水泵出水侧管理操作的要道所以 =3m
进水侧水泵基础与墙壁的净距
此处安装一个闸阀,同出水管L=0.42m,但 不得小于1m所以 =2.0m
电动机凸出部分与配电设备的净距,应保证电动机转子检修时能拆卸,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水泵基础之间的净距
水泵房的尺寸:
 
4.8  泵房高度计算   
采用桥式吊车地面式
 

 

第五章
给水工程总概算是在初步设计基础上完成的。工程项目设计的概预算管理和控制,是国家对建设工程计划价格的投资管理与控制,是国家对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和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
概算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设计是否经济合理的基本文件。
5.1工程直接费
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站
体积指标:472.84元/米3,一泵站体积377.84m3。
M1=377.84×472.84=17.87万元
斜管沉淀池:
体积指标:1070.32元/米3,斜管沉淀池体积159m3。
M2=1070.32×159=17.01万元
普通快滤池:
体积指标:2800元/米3,普通快滤池体积120.25m3。
M3=2800×120.25=33.67万元
二泵站:
体积指标:616.93元/米3,二泵站体积706.1m3。
M4=616.93×706.1=43.56万元
清水池:
体积指标:262元/米3,清水池体积1436.16m3。
M5=262×1436.16=37.63万元
5.2 综合楼及控制室
水量指标:29.8元/米3/日,日处理量7500米3
M6=29.8×7500=22.35万元
机修间:
水量指标10.92元/米3/日,日处理量7500米3
M7=10.92×7500=8.2万元
加氯间:
面积指标:1688.84元/米2,面积360米2
M8=1688.84×360=60.80万元
其他:
指标:1007.56元/米2,面积518.8米2
M9=1007.56×518.8=52.27万元
5.3 基建总投资
基建总投资=(M1+M2+M3+M4+M5)×1.5+(M6+M7+M8+M9) ×1.46
=149.94×1.5+143.62×1.46
=224.61+209.69
=434.30万元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点击以下链接xx,来和我一起玩吧!

郑重声明:资讯 【黄石理工学院给水课程设计说明书- 环球管理在线- cctv9999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