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深恋”的{zx1}注解——兼评《平安心语》 - 客观理性辨证尽性知命 ...
“平深恋”的{zx1}注解 ——兼评《平安心语》 [转贴 2010-07-06 16:29:11]   
“平深恋”的{zx1}注解 ——兼评《平安心语》

  经历一年的漫长等待后,“平深恋”终于修得正果,这起国内资本市场{dy}大并购案顺利向前推进。

  在这场大戏鸣锣开幕的同时,平安平静地迎来了它的22周岁生日。一本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撰写的新书《平安心语》低调上市,在平安员工中流传,在书店的新书架上也可见摆卖。200多页的内容,谈及了平安的经营理念、人才培育、企业文化、社会公民等,而其中,马明哲,这位“平深恋”的幕后操盘手,以不小的篇幅系统地谈了他对综合金融的理解,回应了外界对平安“保险经营银行”的质疑,可以视为“平深恋”的{zx1}注解。

  马在文中认同保险与银行之间的行业差异,更提出了行业之间的融会贯通:“平安从事的是金融业的综合经营,涉及银行、保险、投资,除了我们严格遵守各自行业的规则和要求以外,吸取各自行业的优势和特点,这才是我们做好综合金融的基本原则。”“综合金融经营内部不但没有冲突,内部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反而更加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和竞争力。”

  平安集团究竟是干什么的?中国平安这四个字,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个保险公司的品牌名字。但马明哲在书中告诉我们,这家公司其实并不做具体业务,而只是一个控股平台,集团下面的平安寿险、产险等子公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险公司,这两家子公司是中国第二大寿险、第二大产险公司。此外,平安下面有专门的养老保险公司,并且是中国{dy}大养老年金公司,“中国平安”下面还有国内注册资本{zd0}的信托公司,另外,平安证券公司的投行业务也是行业三甲。

  平安做银行也有7、8年的时间了,并且不是用平安的寿险公司或者产险公司买的银行,而是这个集团公司在做银行的大股东。平安整合深圳商业银行两三年的时间,就将原来的一家五类银行做成了二类银行,这是国内银行目前能够达到的{zgj}别;平安信用卡在部分城市,一些重要指标也达到了行业数一数二的位置。

  平安集团不具体经营任何业务,做什么呢?马明哲做过司机,所以,他对集团的定位用了三个和交通有关的词汇:“红绿灯、方向盘、加油站”。这里“方向盘”指的是战略,集团把握战略方向;“红绿灯”是指制定规则,进行风险控制;“加油站”是指集团为下属公司提供资本、战略、运营平台,品牌文化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从马明哲的介绍中可以得出,所谓平深恋,一开始就有一个小误解,不是保险收购银行,因为平安集团早就是一个不经营具体保险业务的金融控股平台。

  用保险的人经营银行吗?马明哲在书中如数家珍地讲述其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系列的人才队伍,称得上兵多将广、人才济济。亚洲保险界的教父级人物梁家驹被马延请来做了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首席顾问,成就了这几年平安保险业务的高速增长;花旗的银行家理查德·杰克逊被“挖角”来平安,实现了平安银行的华丽转身;陈德贤、童恺等投资界的高手则担纲平安的资产管理、信托等投资业务使得平安在投资市场上异军突起。可以看出马明哲说的“我们用保险的专业人才经营保险,同样用银行的专业人才经营银行。”是一句很实在的话。

  即使是银行人才方面,他的仓库里也已经备足了弹药。国内各大银行包括招行、中信、浦发等,已经网罗了一大批人才,所以,银行的人才方面未来的挑战是如何和原来深发展的团队进行整合的问题。

  三、银行和保险的经营各有特点,互相学习。马明哲形象地把过去金融业经营的特点归结为三句俗话:“银行是躺着吃饭,证券是坐着吃饭,保险是跑着吃饭”。说的是银行习惯于等客户上门,保险习惯于主动上门服务。这是因为客户的风险保障需求很少是主动式的,需要跑街的人去说服客户。银行的储蓄等需求是客户主动式的,所以可以躺着吃饭。

  这些年银行、证券的竞争日趋激烈,带来了服务观念的转变,连金融巨头汇丰、花旗也大张旗鼓地延揽保险人才,引入保险的营销服务理念。国内一些银行、券商也开始了这些动作。可见,并不见得一定要分什么保险的营销服务,银行的营销服务,只要是以客为尊,满足客户需求,客户服务的理念与方式最终还是一致的。

  银行这些年的服务品质虽然也在进步,但总体上服务意识比保险业还是逊色不少。让做保险起家的公司去做银行,估计对银行业的服务改善肯定是一个大冲击。平安在保险方面用{yt}赔付冲击市场,银行方面已经有“全球ATM取款、网银转账免费”等创新服务,未来期待他们的银行服务做得更好。

  四、企业文化的企业特性要强于所谓的行业特性。平安的企业文化在业内外也是很有特色,比如晨会制度、礼仪文化等。但其实他的核心还是在于创新、价值驱动、迎难而上等价值观,强调绩效导向,还有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等等,这些都在其保险、证券、银行业务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弘扬,使得他的保险做得好,非保险业务也做得很好。这样看来,它的文化不能根据它的出身就把它定义为保险的文化,文化说到底是企业价值观的问题,而不是行业特性的问题。如果说,华为的文化是狼性文化,有强烈的危机感和进取心;那平安的文化就是奔马文化,万马奔腾,驰骋天地间。这和这些企业从事什么行业没有关系。

  从平安集团的整体定位、平安的人才观、企业文化等角度去理解马明哲的综合金融发展观,也就容易理解“平深恋”现在及未来的发展思路,也会对进入平安时代的深发展充满新的期待。而“保险做银行”就成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了个“伪问题”。(致远)

  (CIS)

 

 

    船长点评:大盘处于底部区域,金融股恐慌久跌,市盈率市净率也处于历史底部,大概率事件是股价进入了新一轮的上升周期,,小盘深发展---又多具有一些实质利好:平安银行入住,是双赢的结果。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点击以下链接xx,来和我一起玩吧!

郑重声明:资讯 【“平深恋”的{zx1}注解——兼评《平安心语》 - 客观理性辨证尽性知命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