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白酒工业 建设名酒基地_xiao_新浪博客
 

遵义市政府市长助理、市发改委主任 戴贵兵

2007年11月10日

 

遵义历来是贵州省主要的白酒产地,在全省白酒工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省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把黔北地区逐步建成有竞争优势的名烟名酒名茶基地的要求,发展壮大遵义白酒工业将是我市今后必须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

一、我市白酒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是中国名酒之乡,酿酒历史悠久,具有酿造美酒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除作为全国老八大名酒的茅台酒、董酒外,还有珍酒、习酒、鸭溪、湄窖、怀酒等名优酒。全国白酒五大香型,我市占有酱香、浓香和其他香三种香型。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dywe}的。1986年我省评45种名优酒中,遵义占23种。酒厂主要分布在茅台河谷和市城区周边的县、区。行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dy}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1983年):起步阶段。原遵义地委、行署从实际出发,将白酒工业发展作为重点扶持,从年产2000吨名优酒起步,为我市白酒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984年~1993年):快速发展阶段。国家先后投资2.38亿元扶持我市白酒工业,使白酒产量达12.2万吨,其中名优酒的产量和利税为4.14万吨、3.9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60%和84%。

第三阶段(1994年~1997年):下滑阶段。受经济转型,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的影响,除茅台酒外的白酒企业生产经营逐年下滑,全市白酒产量降到7.29万吨。董酒、珍酒、习酒、鸭溪、湄窖、怀酒等六家名优酒产量从1993年3.93万吨下降到7252吨,税收从1.49亿元下降到2884万元。

第四阶段(1998年至今):复苏阶段。经过几年的调整与发展,2006年全市共有白酒生产企业4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家,白酒产量13.11万吨,总产值达69.43亿元,增加值49.81亿元。表现为茅台酒厂集团的龙头地位越来越明显。从1999年开始,利税总额一直居全国第二。2006年总产量2.88万吨(其中,茅台酒1.38万吨),销售收入63.56亿元,实现利税42.77亿元。“十一五”期末,茅台酒产量可突破2万吨,集团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同时,部分老牌名优酒生产复苏。董酒、鸭溪酒、湄窖、怀酒已经通过改制,企业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现进行恢复性生产。珍酒厂正等待国家批复政策性破产,以便卸掉债务和人员负担。民营酒业崭露头角,小糊涂仙、金士力、酒中酒、怀庄、钓鱼台、百年糊涂、老掌柜等民营酒业近年产品已畅销全国各地,市场份额逐年扩大。

二、我市白酒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内白酒消费需求的变化,酱香型白酒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全市酱香型白酒年产销量不足2万吨,仅占国内白酒市场年产销量的1%左右。至2010年,预计全市白酒产量将达18万吨,占领国内5%左右的市场空间是有可能的。但目前遵义白酒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1至93年以来,白酒生产所受市场约束加剧,竞争激烈,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从需求上看,中低档白酒萎缩,xx白酒上升。主要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作为白酒替代产品的啤酒、葡萄酒、软饮料快速增长,白酒消费群体的减少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限制了白酒业市场发展。

2我市白酒生产总量小,除茅台酒外的单个企业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2005年白酒产量10.74万吨,占当年全国产量的3%。泸州市2005年白酒产量17.3万吨,占当年全国产量的5%,宜宾五粮液集团年酿造五粮液及其系列酒45万吨,占当年全国产量的13%。全市白酒生产企业400余家中,规模以上企业只有34家。利税指标排在全国前20位白酒企业我省只有茅台集团一家,而临省四川有6家。全省白酒销售收入和利税高度集中于茅台集团,2005年,茅台股份公司一家的销售收入就占了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近80%,税收贡献比重则超过了95%。

3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我市白酒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滞后,统筹协调性差。特别是我市白酒主要产区茅台河谷,生产企业布局呈“散、小、杂”状态。高粱基地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白酒业发展需要,一是种植的标准化和集约化程度低;二是购销体制不完善。受竞争价格等因素影响,我市白酒包装产品基本从外地购进,导致白酒生产成本较高。

4我市部分名酒产能闲置,市场营销体系相对落后。由于盲目技改,追求产量,三期技改工程成半拉子工程,使白酒企业背上沉重包袱,仅珍酒厂、董酒厂、鸭溪酒三家就负债3.5亿元左右,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40%、54%、75%,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企业大量资产闲置,如珍酒厂已停产,鸭溪酒厂年产800吨,占全厂生产规模1/15,董酒厂年产2000吨,占全厂生产规模的1/4。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企业没有主动去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只片面重视扩大生产能力忽视建立市场营销网络,直接导致我市名酒逐渐失去国内国际销售市场。

5茅台酒厂扩建困难。按照发展规划,至2010年,茅台酒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年,远期至2020年,生产能力达到4万吨/年。按每新增产量1万吨/年,需要建设用地4000亩左右的标准,建设用地审批难度大。整治茅台酒厂周边环境,拟搬迁厂区内居民区和就地改造茅台镇,筹措搬迁和改造资金困难。

一是从发展条件看,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给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

二是从市场需求看,主要是白酒消费群体减少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目前国内白酒正处于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低档白酒的消费将下降,中xx名优白酒消费将上升;酱香型白酒的消费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因此,调高中xx白酒生产,提高酱香型白酒比重,这是遵义市未来白酒产业发展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目前我国白酒的年消费总量每年保持15%左右的增长,给遵义市白酒产业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遵义白酒产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是从企业竞争看,一方面利益机制驱使白酒类生产竞争增强。白酒产业具有利润高、见效快的特点。白酒产品大致可分高中低三个档次,xx酒的产量比例较小,但所创造的利润却{zd0},占50%左右;中档白酒的比例居中,利润占35%左右;低档酒的产量比例{zd0},但是利润却是最小,占15%左右。鉴于此,一些有实力的生产企业纷纷涉足白酒产业,加大高中档白酒的研究和生产,增加了白酒产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市与邻近四川省白酒产业的竞争更为激烈。五粮液集团成功实施了阶段性突破和高速发展战略,已经具备了年酿造五粮液及其系列酒4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将斥巨资建设10万吨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泸州正在计划用五至八年的时间把泸州酒业打造成为中国白酒{dy}园,形成中国{zd0}的白酒生产园区、西南{zd0}的包装材料供应地和川南{zd0}的物流中心;四川省古蔺县为营造酱香型郎酒的竞争优势,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以上白酒基地的建设将对赤水河谷名酒工业集聚区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态势。

四、我市白酒业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传统名酒的优势,把名酒作为我市支柱产业培育壮大,力争用五到十年的时间使白酒产业成为我市经济支柱。把遵义建成在国际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名酒基地。

1、编制发展规划。一是加快编制出台市级白酒业发展总体规划,尽快启动实施,以此推动白酒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制定赤水河谷名酒集聚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把赤水河谷酱香型白酒的产业发展规划上升到省级战略高度,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项目。同时,专题编制赤水河谷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规划,划分白酒原产地保护范围,对在其范围内生产并符合相应标准的酱香型白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制定完善酱香型白酒及其酿酒原料生产技术标准,建立科学的产品等级评定制度,作为赤水河谷酱香型白酒地理标志保护的要件,推动河谷地理标志保护产业高起点、规范化发展。

2、确定发展重点。

要着力打造赤水河谷名酒工业集聚区。充分利用赤水河谷资源及产业基础优势,依托名酒名厂,以xxxx为核心,通过兼并、收购、股份合作等资产重组方式,培育壮大赤水河谷酱香性、浓香性白酒集群。一是做大做强茅台集团,重点支持茅台酒扩建工程,按每新增1万吨/年需要建设用地4000亩左右的标准,协调解决好茅台酒厂建设用地问题;帮助协调解决酒税计税分层,地方留存增加部分全部作为茅台酒厂搬迁和改造资金。2010年茅台酒扩建达到2万吨/年,2020年茅台酒扩建达到4万吨/年。二是继续支持习酒公司发展,精心打造贵州浓香白酒{dy}品牌,2010年习酒及系列白酒生产能力达2万吨/年,2015年达5万吨/年。三是整合重点扶持金士酒业、云峰酒业、酒中酒酿酒公司、糊涂酒业、钓鱼台国宾酒业等4~5家地方白酒骨干企业,形成白酒产业集群。2010年白酒产量达到7万吨/年, 2015年达到14万吨/年。

要盘活存量,重塑黔北名酒品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有条件的引进国内强势企业,强势资本参与黔北名酒重组振兴,在原有药香型董酒、酱香型珍酒、浓香型鸭溪窖酒、浓香型湄窖酒等黔北传统名酒区域布局基础上,恢复和巩固其名酒品牌地位,形成黔北传统名酒工业发展区。力争到2010年,黔北名酒总产量达到7万吨/年,2015年达到16万吨/年。

3、建设原料基地。为重点确保赤水河谷名酒工业集聚区茅台酒和酱香型白酒生产,实行农业开发资金等各种专项资金重点投入的扶持方式,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将仁怀市、习水县、桐梓县及遵义县的适宜区培育和扶持成为优质有机高粱种植基地。规划至2010年全市种植高粱面积70万亩,至2015年全市种植高粱面积100万亩。同时,为确保酒用高粱的质量,要着手建设一家高粱检测中心。

4、发展配套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包装材料工业。将现有玻璃、造纸、纸箱、印刷等企业实行集中规划发展,推进改革改制、引资重组。扶持优势企业、关停小企业,整合仁怀市、习水县等地的手工造纸作坊、印刷、纸箱、瓶盖等小厂。在仁怀市中枢城北、坛厂镇及鲁班建设酒业配套产业工业区,引进和新建一批有技术优势的玻璃厂、印刷厂、纸箱厂,发展印刷、酒瓶、酒坛、箱、盖、盒、带等白酒包装配套产业。到2010年,实现白酒包装材料本地供应50%以上,2015年达80%以上。

5、完善保障措施。一要加强白酒产业的组织领导,成立市级名酒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协调指导我市名酒基地建设。重点帮助企业解决xx难、担保难、土地审批难等问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要规范和整顿白酒生产和市场交易秩序。制定完善酱香型白酒及其酿酒原料生产技术标准,建立科学的产品等级评定制度;保护名酒品牌,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打击制假贩假和假冒侵权行为,净化白酒类生产经营发展环境。三要搭建白酒产业服务平台。筹建“遵义名酒发展基金”实行有偿使用,建立名酒业发展信用担保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企业间的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自由流动的新机制,健全企业内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争取省政府出台全省白酒发展的优惠政策,为白酒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壮大白酒工业 建设名酒基地_xiao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