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用户往往会根据自己产品的需求,提出一些制版工艺曲线上的想法(如人物画册肤色上黑蓝小网点绝掉,珠宝画册等阴影细小网点保留等),同时拿它去和传统的菲林晒版印刷作对比。由于CTP工艺曲线的获得都是一个耗时、耗力及成本的过程,基本上都是通过印刷测试文件、收集数据并做准确测量的方式才能得到,而传统的菲林晒版只是通过简单的加减时晒版做细微的调整,经过反复的上机测试验证,虽然不一定能达到xx准确的效果,但客户认为时效性上比CTP要更明显。从而逐渐走入了一个传统菲林比CTP方便实用的误区。
那么我们回到问题的根源,不难发现其实所有的要求都是建立在一个不确定因素上: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刻意去调整现有的制版工艺。我们认为“人物肤色必须柔和红润,珠宝阴影需要完整细腻”,这些都是在没有实际标准的情况下特意作制版上的相关处理。但是,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其实源文件上的CMYK数值已与实际的在版网点数值相去甚远。同时,正式因为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所做的调整,在不能详细记录工艺参数的情况下,下次晒版后,同样的活件在同样的机台印刷也会印出不同的结果。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针对不同的需求建立一个不同的标准。不管是正常的操作规范,还是特意需要更改的非正常工艺标准,只要有相关的参考数据,都可以建立不同的工艺曲线。新建立的工艺曲线与计算机和流程软件紧密结合,不会存在不同时间输出不一致的现象,xx可以保证了到版网点的准确一致性。当然,实际操作中也不希望有过多的工艺曲线,过多的工艺曲线最终是不便管理的,制作工艺曲线也是不切生产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