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半周年小结:撕破“套现板”的伪面具- 投资资讯·ChinaVenture投资 ...

  尽管历经十几年的孕育期,问世后的中国创业板还是不尽人意,短短半年就已迷失方向,令人大失所望。

  半年来,热炒“驼背”公司、xx上市、恶意圈钱等丑闻频现于此,创业板新股不败的神话终破灭, 个股整体破发比例接近30%。对上市企业而言,只要找对保荐机构并搞定它,上市就会变得容易;业绩可以xx;股价可以任意炒作;超募基金可以用来投资房地产……凡此种种,让创业板背离了自己的初衷。

  曾几何时,人们兴奋地热议着中国创业板的未来,而如今,许多书店都将有关书籍退给了出版商,因为没有人再想了解创业板。普通投资者的心寒可见一斑。

  从全球来看,虎头蛇尾的创业板市场,绝不在少数,而能够一直保持前进姿态、越来越强大的,则是凤毛麟角。虽然没人奢望中国创业板会脱颖而出,但仅仅半岁就严重变味,着实发人深省。

  {dy}章 撕破创业板的面具

  创业板开市之初,可谓风起云涌,在A股市场整体强势,甚至产生了两市{zg}股价,但另一方面,二级市场对创业板企业的增长忧虑正在与日俱增。A股创业板经历前期爆炒之后,出现了大幅下跌。2010年6月1日,创业板指数首次推出便大跌2.68%,同时,86只创业板个股中有23只破发,占总数的近三成。此前,甚至出现过多起上市当日就惨遭“破发”的案例。

  尽管如此,目前创业板股票2010年、2011年动态市盈率仍分别高达60.28倍、44.45倍,远远超出同期沪深300成份股平均的23.06倍、18.88倍的估值。创业板平均股价,远超过A股平均股价。

  然而,通过调查,本刊却了解到,很多创业板公司都是“挺不起腰杆的驼背公司”,基本面并无太大保障。在暴涨暴跌的炒作中,创业板已经开始偏离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初衷。

  “驼背”公司得宠

  短短三个月内,将中国船舶和贵州茅台拉下{dy}高价股的宝座,用237.99元/股的“天价”让业内瞠目结舌。创下如此壮举的正是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之一——神州泰岳。

  自2009年10月30日该公司董事长王宁在深圳五洲宾馆敲响开市钟声以来,其战绩之辉煌可谓空前,先是从上市当天的{zd1}86元/股,轻轻松松跨过百元大关,接着股价很快又整整翻了一番,成为当时两市{wy}一只突破200元/股的股票。

  但,神州泰岳却被称为“挺不起腰杆的驼背公司”。

  在登陆创业板之前,神州泰岳有着心酸的历史,它曾两度谋求上市,皆以失败告终。2002年,香港创业板拒绝了它;2008年7月14日,它在证监会发审委的第101次发审会上被否,梦断国内中小板。

  两次被拦在资本市场门外,凸显出其瑕疵,即业务上具有严重的依赖性。

  神州泰岳业务单一,主营业务是飞信,但飞信是一个技术壁垒极低的移动IM工具,目标客户群体尚未明确,连神州泰岳内部人士也承认,飞信的客户增长已经到了瓶颈阶段,“指望在飞信业务上有太大的增长,不太现实”;而令香港创业板和内地中小板最为不满的是,神州泰岳几乎xx依附于中国移动而存活,提供60%以上收入来源的飞信业务,必须靠中国移动才能运营。神州泰岳副董事长兼董秘黄松浪曾公开表示,神州泰岳是一个没有自主权的企业:“我们和中国移动是乙方与甲方的关系,我们会认认真真做好配角,不会、也不能去越位,飞信业务规划、产品规划等等,都是由中国移动主导。”

  然而,时隔一年多,神州泰岳的各项实力指数并无明显改变,为何却能“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一位资深投行人士道出了背后的玄机,在准备进军创业板之前,神州泰岳更换了保荐机构,新的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是A股市场的一块活招牌,神州泰岳向其支付了过亿元的上市费用;不仅如此,中信证券的全资子公司,还在神州泰岳上市前的5个月,认购了210万股发起人股。

  有了“中信证券”保驾护航,神州泰岳仿佛立刻转了运,2009年7月,它提交上市申请材料,3个月后顺利通过了审批,并成为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之一。

  据了解,在已登陆创业板的80多家企业中,还有不少类似的“驼背”公司,它们要么业务单一,要么客户过于集中,比较典型的有华星创业、蓝色光标、朗科科技等。

  华星创业的主营业务是为通信运营商提供移动网络测评优化服务,其来自于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超过90%;蓝色光标的4个主要客户联想、AMD、三星、佳能,2008年为其贡献了1.37亿元的收入,占总营收的42%;朗科科技80%的收入来自于靠打官司赚取的专利费,更糟糕的是,朗科的核心专利只有一个,就是把内容直接通过USB接口存到移动硬盘里,这种偏低端的专利技术前景未明,营业收入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因为网络数据存储和无线传输技术,正日益替代纯粹的闪存技术。基于上述情况,国信证券、申银万国等机构曾指出“不建议申购朗科科技的股票”。然而,朗科科技申请材料刚一递上,就立刻被“有关部门”放在了最上层——尽管它并不是最早申报创业板的企业。

  令人困惑的是,这些公司的缺陷如此明显,拥有专业眼光的“有关部门”难道没有发现?

  上海某相关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对本刊表示,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头上都各自萦绕着某种荣耀的光环,比如,神州泰岳独占飞信这个新兴的移动IM领域;而能够向海外公司收取专利费的中国公司,实在是凤毛麟角,朗科科技在这一点上却让中国人相当“长脸”。在各个“高”或“新”的细分领域中,推出一两个企业亮相创业板,以求实现楷模效应,这是有关部门曾经达成的一大共识。

  但这位负责人对此却深表担忧,他认为,过于看重企业身上某种虚荣的光环或背后保荐人的强大地位,而忽略了企业本身的综合实力指数,其实是舍本逐末。

  为“富二代”开闸

  近日,从创业板发行监管业务情况沟通会上传出消息,证监会已允许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理由是可以增加创业板后备上市资源。

  这听上去无可厚非,但人们不禁要问:中国难道缺少创业板资源吗?据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透露,目前准备登陆创业板的储备企业已有1000余家,而在全国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4万多家企业中,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有3000多家公司。职业投资者皮海洲指出,开设创业板的初衷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而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并不缺少融资渠道,它们可以得到母公司的支持,母公司又可以通过股市来融资,而目前有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正嗷嗷待哺,不该让那些先天融资环境优越的公司,再来占用创业板的上市资源。

  除此之外,不少业内人士还担心,如果此规定真的出台,可能会使创业板沦为“套现板”。大型的主板上市公司,可以取出净利的一部分,包装为成长性企业,通过在创业板上市,获得高额溢价,高管们也可以由此挖掘出无数条生财之道,毕竟,创业板公司新股发行价格和市值增幅的高企有目共睹。

  对于大型的主板上市公司来说,它们旗下具备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子公司往往很多,比如中国移动可以把飞信、手机报等所有的下属子公司分拆上市,大型商业银行可以把IT、信用服务等分拆上市,加上它们本身的资本运作能力又强,因此,要“捏”出十个八个创业板上市公司也不在话下,并且子公司股价还能远超母公司。

  从某种角度而言,被业界质疑有变相“母子”关系的中国移动和神州泰岳就是一个影子。如果中国移动把自己旗下运营飞信业务的卓望公司推上创业板,不就能轻而易举地制造出另一个神州泰岳?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上市公司分拆进入创业板,不仅违背了开设创业板的初衷,还损害了普通投资者的利益——投资者为了母公司撒了大把金钱,坐等大蓝筹起飞,不料转眼之间,上市公司净利润中的很大一部分,就可能成为另外一家上市公司的,被其他投资者摘了桃子。

               
郑重声明:资讯 【创业板半周年小结:撕破“套现板”的伪面具- 投资资讯·ChinaVenture投资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