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之城阿拉木图掠影_马倌痞子_新浪博客
    各位,羊倌又要借马倌的宝地来晒几张旧片片了。有时会遇到朋友替马倌抱不平:你羊倌何许人?为何占用他人宝地?---赶快声明,俺绝不是非法进入,麻烦您看看这旁边的博主启示,就知道俺是经过批准的了。闲话少叙,还是请大家看图吧。这次是新疆伊犁西境外,哈萨克斯坦的{dy}大城市阿拉木图,它披着中亚草原的芳香,充满浓厚的异域风情,也留着苏俄时代的深深烙印。  


 

    阿拉木图(Alma-ata),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曾长期是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后来哈国认为此地靠近东南边境,不宜发展,从战略考虑,要将首都移到中北部的阿斯塔纳(Astana),这一决定在1997年执行,因此阿拉木图降格为直辖市,不过事实上它一直保有全国经济·商业和文化中心的地位,是该国{dy}大都市,也是中亚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因为参加一项有关内陆亚洲跨境民族的社会人文考察,与几位日本学者同行,于2007年夏{dy}次来到这个中亚草原上的城市。这里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到处是绿树成荫的田园景象。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物掩映在绿色之中,显得安详而静谧。人口约有150万,为全国人口的10分之一。作为历史上连结欧亚大陆的通衢,多民族在这里聚居,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面孔,主要居民成份是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此外有维吾尔·塔塔尔·朝鲜族等少数族群。
   我们的考察地点在靠近巴尔喀什湖的伊犁河下游,每天早出晚归,几个小时穿梭往返在城内外的道路上。几张图片,零星见闻,流水琐帐,权当备忘。间或有些趣闻,说来给朋友一听。



     阿拉木图是一个美丽的名字。“阿拉木”在突厥语和蒙古语里都是苹果的意思,加上“图”就是有苹果的地方,可知苹果是这里享誉一方的特产。城市背靠阿拉套山,阿拉木河蜿蜒流过,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里生长着许多野生苹果树,所以有一种意见认为阿拉木图一带可能就是苹果的发源之地。

  下榻的哈萨克斯坦宾馆,顶部如xx巍峨秀丽,是全市的地标性建筑。依稀记得是四星级(也许三星,搞不清了),但入住{dy}晚就让我吃了两惊。{dy}惊:热!当天气温高达三十几度,入夜无风,闷热难当,房间里非但没有空调,连电扇也不备,尽管大敞窗户,仍然汗流不止,一夜辗转难眠。第二天经过交涉,服务员拿来电扇,有了微风,才定住心神。第二惊:窄!房间并不窄,窄的是床,去前就听说前独联体的宾馆都是小床,如今眼见为实。和房间面积相比,那床如儿童之用,宽仅一米许,我等亚洲人大多小巧,或不至太为难,真不知那些俄国大汉的伟岸身躯是如何安卧于这小榻之上的。


    早起户外散步,又有重大发现,阿拉木图原来是老式奔驰车的天下。左看是奔驰,右看还是奔驰。中亚各国及蒙古国,有大量买进欧洲二手车的传统,但我还是{dy}次注意到竟然“满街尽是奔驰车(老的)”。最近有消息说哈国今年正在进一步放宽二手车市场,以后欧洲的中古车长驱直入,那景象相必较前更加“壮观”了

 

    忙里偷闲,用小半天去游览了一下市容,两个地方最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市中心的潘菲洛夫战士公园,一个是中央大巴扎也就是当地的中央市场。前者让你忆起卫国战争中浴血奋战的红军将士,后者则充满异域风情。----- 好,朋友们请跟我来!

潘菲洛夫战士公园入口,迎面是一座如小山凌空而起的,头戴钢盔手持冲锋枪和手榴弹呐喊着往前冲的红军战士雕塑群像。它是为了纪念莫斯科保卫战中以血肉之躯摧毁了德军十八辆坦克的二十八名哈萨克籍勇士。雕塑远看如展翅欲飞的雄鹰扑向前方,又如苏联的疆域图形,神情悲壮,视死如归,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基座上用俄文和哈文镌写着金色的大字:“为了自由和领土完整而英勇牺牲的英雄永远在人们心中”。雕塑前方的长明火永远燃烧,象征为国捐躯的英灵常在,也代表生者对死者永恒的敬意。

 


紧邻公园的乐器博物馆。中亚是弹拨乐器的摇篮,但我只听说过冬不拉,热瓦普几种,走进去才知道弹拨乐器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种类之丰富,看得人目不暇接。一老一少两位工作人员还为我们展示了乐器的演奏方法。

 

    走过长明火和英雄雕像,就看到它身后气势宏大,装饰精美的东正教堂,为哈国之{zd0}规模也是最古老的教堂。苏联时代一度被禁,九十年代后期重新启用。很多人在xx,而游人也可以自由入内参观。




   离开公园后搭车前往大巴扎,这里是阿拉木图市民的菜篮子,八方货物毕汇,干鲜果品·时令蔬菜·肉类乳酪·居家杂用,应有尽有。摊主们的表情也丰富生动。看着熙攘热闹的你买我卖,你会觉得自己触摸到了这个城市生活的脉搏,让我颇有一点儿流连忘返。

            看,阿拉木图的“阿拉木”(苹果)多漂亮!忍不住想上去咬一大口!


  蔬菜色彩丰富,琳琅满目,个头也硕壮。



考考你,弄清这里肉类的品种了吗?羊还是牛?



敢情要看图识“货”。这里是。。。。马肉。


不愧是游牧民族的家乡,肉源充足,保证供应。

 


从楼上看下去,更是气象壮大,可惜当时我没有想到这一点,上下两幅图片是从网上借来的。
  草原人都偏爱“红白”两种美食,红---肉类,白---乳品类。这里卖各式奶酪。



安宁哈塞哟--!这些朝鲜族移民的先人可是远道来的,苏联时代曾饱受苦难。阿拉木图人口中朝鲜裔约占百分之二。

水土养人,想不到朝鲜的“阿妈妮”长在中亚,也都成了如此重量级的老大妈。



 多帅的小伙,人见人爱!不但提供香甜的果品,还提供温馨优雅的笑容。

   卖果脯的大哥

     哈萨克式羊肉串

走出大巴扎,回到街上,道边俄罗斯风格的古老建筑,凝重典雅,如同油画佳作。

 

   从阿拉木图匆匆一过,留给我的又一个感受是,中亚五国里哈萨克斯坦的地位尤为举足轻重。不但因为其国土广大,地势开阔,水草资源丰饶,地理环境较他国更优越,还因为它拥有据说仅次于中东地区的大油田。在能源争夺越演越烈的今天,靠上天的赐福,哈萨克人从马背上的牧民,悠然变身为手握石油财富的豪商巨富,也许只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情。对于这样一个邻国,我们应当予以更多的关注和了解。


说明:未署名的图片来自网络。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苹果之城阿拉木图掠影_马倌痞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