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自编自演,炒作中介炒房租_生活妙招_36妙招--兵法有36计 ...

???? 看这个新闻,有点恶心。一套市场价格本来就是租金3500元每月的房屋,故意放租2700元吸引中介,之后就编造出所谓一个小时把租金从2700元炒到了3500元,由此得出所谓中介炒楼炒高房屋租金的所谓“结论”。我看《新闻1+1》大可以将房租按照1元放租,这样更具爆炸性,一个小时中介将房屋租金炒高3500倍,这不是更牛的“新闻”?《新闻1+1》看来真垃圾,怎么不去客观报道新闻,而是炮制这些假新闻呢?炮制这种虚假新闻,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

附:http://news.163.com/10/0704/01/6ANACOH00001124J.html

媒体称房租暴涨堪比绿豆 中介疯炒1小时涨800元
2010-07-04 01:3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 跟贴 326 条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北京仅四五月份房租价格就同比上涨超过20%,一位毕业生表示:按照中介的说法就是,我们的平均工资是多少,他们就涨到多少,基本上让我们成为月光。

中国新闻网7月4日报道 主持人:欢迎收看《新闻1+1》。

我们都知道,前一段时间绿豆的价格是暴涨,当时有人归罪于张悟本,也有人归罪于市场价格的炒作。这两天,发改委等三个部门公布了一个xx的答案,那是严重涨价的原因的确是因为幕后有黑手在串通哄抬。绿豆这事刚完,那么在大城市里面租房住的租客们就已经感受到了不断攀升的房租,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会不会也新绿豆一样,有幕后的黑手呢?(播放短片)

解说:

不少地区的房地产交易量下滑明显,上海的房屋租金却出现的普遍上涨。最近一段时间杭州、成都等地不少人都对房屋买卖市场持观望态度。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房屋中介市场的火热。一些中介机构的房屋租赁成交量甚至增加的一倍,今年6月已经涨到了2340元。

涨,涨,涨,今年以来北京、天津、大连、沈阳、杭州,很多城市的人们发现,不知不觉间房租都出现了浮动不小的上涨。

应届毕业生1:你住一室一厅这样的房子是根本住不起的。

应届毕业生2:按照中介的说法就是,我们的平均工资是多少,他们就涨到多少,基本上让我们成为月光。

刘军(链家地产客户经理):同样是两居室的话,今年的价格大概在三千四五这样,如果与去年同期(相比)恩的话,这样的两居室应该是三千左右,上涨应该是四五百。

解说:

在北京,仅四五月份房租价格就同比上涨超过20%,部分地段好,交通方便的房源更是超过了50%,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北京市套均租金达到每月2792元,已经超过去去年应届毕业生的月平均工资2492元。

涨,为什么涨?还会这样涨下去吗?很多城市的房租大幅上涨已经引起了舆论的xx。

房产中介经理:

想垄断,或者想操纵市场的一些所谓的大公司,永远给报{zg}价,这样的话,也能在另一方面也刺激着房价上涨。所以它这个房子,明明租不多那些钱,他给报上那些钱,作为业主来讲,他肯定期待{zg}值。

解说:

在记者对北京房屋租赁市场的调查中,一直做跑租房业务的中介小张给我们介绍说,房租暴涨的背后,还有中介炒作房租价格这只黑手,他说自己多次参与抬价过程,那种场面就像是拍卖。

房产中介工作人员:

你就说那房东往这沙发上一坐,天天抱个大茶杯,你没见那个场面,挺好玩。二三十家往那儿一站,三千、三千一、三千二,三千五,就那样喊,我跟你说,就这样,你不炒,别人照样炒。

解说:

为了证实小张的说法,我们找到了中关村附近一套房子做实验,房子60平米,简陋破旧,家具只有床,但位置优越。附近有中关村二小等教育资源。我们在网上发帖称,出租该房,租金每月2700元,要求年付,帖子发出后,电话就源源不断地打进来,短短五分钟时间,记者的手机来电就显示,未接电话63个。

房产代理公司工作人员:

我这是代理公司的,是我们先把您的房子承租下来,然后我们再找客户,整租,咱就能马上签合同,我也能马上就付您钱,我是房产公司的,是想问问咱这房子您考虑做代理吗?我们可以先付房租给您,然后咱也和市场一样,签一年的合同,没准我们的价钱还能给您高一点呢。

解说:

打来电话的几乎全是房产中介,希望由他们租下房子全权代理,一些中介表示,可以提高价格,马上付钱,我们现在了十几家中介,约在当天下午五点半,现场看房,五点半,有十多家中介看房。

房产公司工作人员:

我给你说的底线,我钱都带过来了,我你说说条件,这是总公司出的文本合同,一年四万。

解说:

究竟价格能提到多少,中介们不愿透露底细,一个小时候,还有中介不愿离去,记者提议,中介把价格写在名片后。我们看到名片背后有写着年付三万六,一次付清,还有的写着月租三千五。一套标价2700的房子{zh1}被抬高到3500,而记者的电话还是不断,现场拍卖甚至同事间相互竞价,各房屋争夺房源的场面火热背后,却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在中关村,近段时间大部分的房屋中介,买卖成交量几乎为零,房屋租赁已经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今天和房屋租金上涨同样占据不少媒体版面的还有绿豆价格上涨幕后推手,被查处的新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0月新上市时,九元一公斤的绿豆,到今年5月份涨到了20元一公斤。

周昆(黑龙江泰来县绿博粮贸公司):

今年是最反常的一年,不做粮食的都做粮食了,搞房地产开发的拿钱都压绿豆了。

解说:

昨天,有关部门就通报多起囤积哄抬农产品价格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通报显示,多家企业存在串通涨价、哄抬绿豆、大蒜价格行为,被处以两万到一百万不等的处罚。当绿豆涨价的幕后黑手浮出水面,当我们面对房租价格大幅上涨的新闻时,一个{zd0}的担心是,此次房租上涨是否又是绿豆价格上涨的重演,背后是不是也存在类似问题,面对眼下已经是20%、30%,甚至是50%的涨幅,房租还会继续涨下去吗?

主持人:

王教授,我们注意到媒体在xx这一次房租涨价的时候,也像前一段时间xx绿豆涨价的时候,用了一个暴涨这样的词汇,我们现在无法去定义它到底是准确还是不准确?我想听听您个人的看法。

王锡锌(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暴涨首先是有一些就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数据,也有是客观上的。比如今年的4到5月份,根据现在披露的一些数据,房租同比上涨了20%,有些地段甚至是50%,所以客观上,它肯定会给别人这样一个印象。

另外一方面,从承受力角度来说,你像我们现在平均的大学毕业生工资不到两千五,可是房租平均达到快到两千八,两千九,甚至三千了,这种情况下,他这种感觉,压力感就非常明显了。所以暴涨,有主观的,有客观的。但都指向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种暴涨,在涨的过程中,涨得太疯了,太快了,是非理性。

主持人:

我们为什么要xx“暴涨”这样一个用词呢?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的确有绿豆这个暴涨的先例,媒体是什么?它是一个社会的守望者,媒体的功能就是在公众有了这种情绪的时候,把它捕捉到,把它汇总到,然后再分析。这个时候我们往往看到都是媒体在分析,专家在分析,房间在分析,到底我们应该听到哪些xx的声音,对于遏制这种趋势有没有作用?

王锡锌:

对,我觉得媒体不仅仅是一个公共xx的守望者,它还是一种公共的,或者名义的一种传递者,一种表达者,所以这里媒体的xx也好,一些专家的xx也好,我认为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说,我们现在问涨,为什么涨,涨到何时?这里一个个的问号,一连串的问号,谁能够把这个问号拉直了,变成感叹号。

主持人:

我看到很多问号,打上句号的。比如说有人就分析,当然不是来自于xx部门的分析,比如说就是因为买房的人少了,自然租房的人就多了。另外一个,暑期到来了,大学生,包括释放出来的要求,市场的需求也就多了,您怎么看待这些解答?

王锡锌:

我觉得大概就像许多专家媒体的分析一样,一种就像所谓的政策影响所导致的结果,比如说您刚刚说到,因为我们前一段时间有了房地产的新政,新政这时候使得购房者有一种观望,这个时候可能他们去转向,我现在既然不买,我暂时去租。这种分析我觉得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有道理,但实际上很难经得起推敲。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现在决定不买了,来租,好像增加了新的需求,但我们要问的是,它原来住在哪里?难道它原来住在马路上吗?换句话说,打这种新政,并没有带来一种总的住房的需求,所以这里这个问号,我觉得并没有被拉直,并没有划上句号。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黄欢


郑重声明:资讯 【《新闻1+1》自编自演,炒作中介炒房租_生活妙招_36妙招--兵法有36计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