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大约出生于1880年左右。他少年时代读书,读到17岁,才务农。读的什么书,是声光化电,还是经史子集,现在已经无从得知,不过,大概应该是后者。不管如何,在当时的农村,这样的人,也可以算知识分子了。
张公除了种田外,还养蚕。种田和养蚕,都连年大丰收,这也许和他读书多有关。蚕茧丰收了,却卖不掉,有点像茅盾小说《春蚕》中写的情形。不过,张公要比老通宝有办法。他联合其他人,开了家茧行,收购蚕茧,把蚕茧加工成蚕丝,然后再出售给丝织厂。茧行的地址,就在今天江阴东部的新桥镇。至于茧行的名字,可能有人还记得,我听说过,但是记不得了。茧行开张后,张公自己家里的蚕茧不愁没有地方卖了,附近几十里地内的蚕茧,也大多卖给他们的茧行。当时民族工业很兴旺,张公他们赚了许多钱。后来,因为兵荒马乱,茧行就关了。
如何处理赚来的许多钱,对张公来说,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他的思想明显不是足够地新。他没有利用这些资金到城市谋求发展的机会,没有在当地发展工商业,也没有用这些资金培养子女读书。把这些钱存入银行?当然更加不是他的选择。买田地呢?可能也买了一些,但是不多。张公的办法是,把这些钱藏起来。
他把这些钱都换成银元。这样,不管政局如何变化,银元总是保持其价值的,这一点,纸币是{jd1}比不上的。再者,银元不怕潮湿,不会霉烂,对藏钱的环境要求不高。如何藏银元呢?他可能运用了多种方法。
张公把部分银元装在一个咸菜坛内,在一个无人知晓的时刻,埋在村口的某棵树下。为什么不埋在家里呢?如果遇到强盗抢,埋在家里也不保险的。不过,还是被人家发现了,因为银元埋下去不久,就被人挖掘了,坑中只剩下一只空坛。张公痛苦极了。这样的事情,又不能大张旗鼓地宣扬,因为不能露富啊!家里还有许多银元呢!报案?那更是不可能的。不过,这样的事情也瞒不了的,村里还是知道了。张公略施妙计,在某些场合说,他已经用一种叫“圆光”的巫术,知道窃贼是谁了,只是顾及窃贼的脸面,所以不说破。
这一招很有效。此后的某{yt},张公的第二个儿媳妇早晨起来做饭(他们是大家庭,两个儿媳妇轮流做饭,五天一轮。),听见有人使劲打门,赶忙去开门,却不见人影,低头一看,一个包裹,打开一看,全是银元!她赶快报告公公。张公把银元请点一番,发现正好是他埋的银元的一半!至于窃贼是谁,还有一半银元窃贼为什么没有还?这些,成为{yj}的谜了。
张公知道了,银元不能埋在外面。他花了不小的代价,才知道这一点。于是,他用另一个办法来藏银元。他做了许多土坯,不过,这些土坯,外面是土,里面却是银元!江南农家,常在家里砌个鸡窝。张公用这种特殊的土坯,砌了个很大的鸡窝!这个方法好使,没有出事。
张家的后人,他们手里,想来已经早就没有张公遗下的银元了,即使有,也只是纪念性质的吧。张公赚到的、费尽心机保存的那些银元,想来{zd0}的去向,还是在桑海桑田的变迁中,销于无形了。银行曾经长期开办兑换业务,大约是一块银元兑换一元人民币。张公的那些银元,其中许多也可能是这样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