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谚

作者:游修龄

一、农谚的起源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见之于明末的《天工开物》;“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见之于16世纪初的《便民图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等见之于14世纪初的《田家五行》;“若要麦,见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见之于8世纪初唐朝的《朝野佥载》;“欲知五谷,但视五木”,“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见之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古书中引用的农谚,还往往冠以“谚云”或“古人云”字样,说明被引用的该句农谚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时,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献上找到。至少目前所知,有些农谚可以远溯至数千年前,如浙江农谚:“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一句,同样见之于西汉(公元前1世纪桓宽的《盐铁论》轻重第十四:“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骤雨不终日,飓风不终朝”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相似。由于农谚的来源可以不断地追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谚的起源是与农业起源一致的。而农业的起源远早于文字记载,所以农谚的起源也一定在有文字以前了。如果说,音乐、舞蹈、歌谣都起源于劳动,那么,农谚实在是农业劳动中从歌谣分化出来的一支重要分支。歌谣与农谚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倾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即着重社会关系方面的;而农谚则描写劳动人民与自然斗争,即着重生产方面的。这种区分是后来逐渐发展的结果,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截然划分的界限。因为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的音律和谐,合辙押韵,形式动人,富有生活气息,也难与歌谣截然划分。古代农业社会更是如此。例如《诗经》的“七月”、“甫田”、“大田”、“臣工”等等,既是歌唱农事操作的,又是农民抒发感情的。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谚才从歌谣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同时,属于纯粹生产经验的农谚,也不断增加、丰富起来,成为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农谚在生产上的作用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例如,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在指导播种期方面,有许多反映物候学的谚语,如“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谷子”等等。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能掌握适时播种。另外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等谚语,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如果我们把作物生产的全部过程分成几个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农谚。例如水稻从播种起,选用良种有“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等;培育壮秧有“秧好半年稻”等;插秧技术有“会插不会插,看你两只脚”,“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等,施肥有“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中间轻,两头重”等;田间管理有“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等等。拿水稻一项来说,浙江就有500条左右农谚。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象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曾经起过很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老农民中都还保留有这种习惯。1959年我们在丽水县向一位老农了解当地播种粟的经验,他就举出“红粟头上一枚针,只怕浅来不怕深”的农谚,并且拿粟和芝麻相比,说:“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我们在平阳县总结当地种植龙爪稷(当地称粟)的经验时,农民又举出“稻倒收一半,麦倒没得看,粟倒一箩收箩半”的农谚,说明龙爪稷的特点是不怕倒伏。诸如此类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足以证明农谚对指导农业生产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农谚内容的特点

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解放前费洁心所收集的《中国农谚》,是由时令、气象、作物、饲养、箴言等五大部分组成的,虽然不很理想,但可以从这个分类中看出农谚内容的几个特点。据笔者对该书5953条农谚的统计。[1] 属于时令之部的为2961条,占全部的40.45%;气象之部1556条,占26.22%,作物之部1020条,占17.18%;饲养之部251条,占4.23%;箴言之部707条,占11.91%。从个分配的百分率可以看出两点:其一,气象与时令的农谚共占2/3,反映了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违农时,适时播种,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化的机器耕种,农业技术起了多么大的变化,只有适时播种是不能任意改变的。为了正确掌握农时,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经受了足够的教训,因而以时令为中心的农谚竟占到40%左右。旱、涝、风、寒等自然灾害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时期,更是无法克服的莫大威胁,因此企图掌握自然灾害规律的农谚也占到1/4。

费洁心所收的农谚,限于他个人的条件,共只5953条。建国以后,农业出版社以吕平为主,进行了有计划的全国农谚收集工作,共得10万余条,经过归并整理分类,共得31400余条,分成《中国农谚》上下两册出版。上册是农作物部分,包括大田作物、棉麻、果蔬、蚕桑、豆类、油料直至花卉为止,据笔者统计,共约16200余条;下册为总论及畜牧、渔业、林业等部分,总论包括土、肥、种、田间管理、水利及气象等,共约15200余条。又将该书上下两册按类分别统计结果,大体上同上述费洁心的统计结果类似。但所见的规律性更为明显。即全部农谚中,以气象农谚最占多数,共得7903条,占全部的25.16%。其次就是水稻,共4573条,占全部的14.56%;第三是麦类,共3596条,占全部的11.45%。其余的分散到各种作物上,条数有多有少,都远不及稻麦那样多。稻麦及粟黍类农谚条数的比例,很像笔者对《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谷部文献所作统计的结果,在《集成》中,也是以稻的文献量占xx,各种麦合起来居次位,粟黍又次之,三者所占比重超过其他任何的作物。[2] 文字记载量的比重同农民口头谚语的比重如此一致,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如实反映。将果树和蔬菜类供不应求也只得1571条,占全部的5.00%。粮食方面,像玉米和甘薯是迟至明末才引进普及的。玉米很快积累起222条,当然比重不高,仅占0.70%;甘薯积累起366条,占1.16%。自古农桑衣食并举,棉花较之蚕桑是后起的,但推广极快,积累的农谚超过了蚕桑,棉花有1243条,占3.95%;蚕桑只355条,占1.13%,蚕桑的农谚不应这样少,其原因待查。农作物和畜牧这粮畜两条腿中,畜牧部分的农谚远少于作物,只有1433条,占全部的4.56%,这是中国农区食物结构的特点,农区人口增长的压力使得农区拿不出更多的土地饲养家畜。在家畜的农谚中,以猪最多,猪在南方是舍饲杂食,不需草场牧地。家畜农谚一个突出之点,是对家畜的鉴别农谚较多,且很生动有据,很像汉代以来的《相马经》、《相牛经》之类,只是句子短少而已。

下面再就农谚内容的特点试作分析,归纳为三点六性:

地域性和普遍性。农谚的地域性,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例如不同地区作物种类不同,播种、收获季节不同等等。浙江农谚:“麦黄种麻,麻黄种麦”,陕西农谚则为“麦黄种糜,糜黄种麦”,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华北农谚“七金、八银、九铜、十铁”,“秋收不耕地,来年不能定主意”,这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闲、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在南方就不是这样,浙江农谚“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烂冬油菜旱冬麦”,反映浙江地区冬季不是种绿肥,就是种大小麦、油菜以及蚕豆、豌豆等,很少休闲,更没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备过冬的。地域性差别{zd0}的是播种期,华北种麦的适期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浙江则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种芝麻和小米,华北是:“小满芝麻芒种谷”,浙江则是“头伏芝麻二伏粟”。

但在许多农谚里,尽管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却都有类似的说法。如大豆的“干花湿荚,亩收石八”,南北各地都这样说;浙江农谚“割麦如救火”和华北农谚“麦收如救火”一样;“寸麦不怕尽水,尺麦但怕寸水”在浙江、苏北等地都有同样农谚:“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有钱难买大肚黄”……等等都是普遍性的农谚。其所以这样,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是它本身遗传性的表现,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栽培原理往往是具有共同性的,还有一些基本原理相同的栽培环节如深耕、增施肥料、中耕培土等,反映在农谚上也大体一样。如华北、陕西农谚“种田不上粪,等于瞎糊混”;苏北农谚“不施粪,瞎胡混”,浙江农谚“种田无师叔,只要肥料足”;以及华北农谚“锄头有三分水”和浙江农谚“旱来锄头会生水”等等,意思都一样。

不论地域性和普遍性,就其表达形式的类似来看,说明当初某条农谚可能发源于某一地区,随着传播开去,各地就按照自己地区的特点(如作物的、耕作制的、季节的、口语习惯等)予以变通,最明显的如播种期,几乎“××早,××迟,××××正当时”成为各地农谚的共同表达公式了。

概括性和科学性。概括性和科学性是农谚的最重要特点,由于农谚是口头相传的,必须简短流畅,便于记诵。但它的内容又很丰富,所以必须精练深刻,发人深思。许多农谚看来似属简单浅显,其实包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需要我们予以分析说明。例如种植绿肥的农谚:“若要草子好,经常三分燥。”一般地说,草子是喜欢湿润土壤的,但欢喜湿润并不等于不需要空气,农民特别指出“经常三分燥”。据科学研究证明,草子田土壤的湿度以70%左右{zh0},由于地下水位降低,增加了氧化层的厚度,缩短了还原层的厚度,可使根系及根瘤发展良好,这就是农谚的概括性和科学性所在。其他如“麦浇芽,菜浇花”6个字就概括了两种冬作的施肥关键;“山园直插,荡园斜插”,指出甘薯要根据不同水分条件,采取不同的扦插方式。“牛粪冷,马粪热”,在牛马粪中还分冷热,似乎没有道理,实际上由于牛、马的饮料不同,粪中微生物的活动也不同,发酵发热的能力是大有差别的。有些栽培措施不但影响产量而且影响品质。如农谚指出:“九耘谷无毛,三削麦无糟”,是很有道理的,应该如何解释透彻,还值得深入考虑。有些农谚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才能揭发其理论意义,例如“种稻难种三黄稻”,“有钱难买大肚黄”。农民水稻专家陈永康提出的三黄三黑问题,几年来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和陈永康同志一起搞科学实验,初步明确了“黄是代表晚稻个体发育过程中在转折点上的一种生理状态,每次落黄后,植株即转向另一新的阶段”。这才算初步阐释了三黄问题,但是,目前还存在不同意见的争论。农谚中像这种概括性强,富有深刻科学原理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用现代科学知识或通过具体试验研究,予以分析提高。

群众性和通俗性。农谚极大部分作者是广大的劳动群众,这就决定了农谚的思想、感情以至于表达形式必然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生活气息、泥土气息的,并且便于记诵,相互传播。其中最常用的是把生产技术措施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说明,最易为群众所接受。如说明拔秧以前要略施起身肥,以利发根,但又不必太多,农谚就说:“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处。冬季种麦子没有灰肥是很大的问题,农谚用“无灰不种麦,无酒不请客”来强调说明灰肥的重要性。稻缺氮肥,叶片发黄,亟需增施肥料,农谚用“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来讽喻。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农谚就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来比喻,其他如“番薯不怕羞,一直栽到秋”,“种田草子河泥,小孩糖梗荸荠”,“秀稻黄,吃块糖;秀稻黑,没得吃”等都是生动活泼而又含意深刻的好农谚。在我们继承农谚遗产、总结农谚的特点时,必须把握农谚的群众性和通俗性这一特色。

四、农谚结构的分析(略)

五、怎样正确理解农谚

前面谈到农谚的特点之一是群众性和通俗性,似乎农谚的易晓易懂是不成问题的,事实并不尽然。由于农谚的地域性、概括性加上历史因素,有些情况已经时过境迁,有时要xx正确理解一句农谚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例如笔者在某次油菜丰产座谈会上,听到平湖县一位农民说到一句农谚:“冬至月中,香菜打一盅”,他表示不明确是什么意思要求大家解释。另一次,听到一位河南农民介绍孬地小麦克风农谚“参不落,只管种”,也是不明其意。对于农业科学工作者来说,具有现代的农业科学知识,理解农谚应该不成问题,可是也不尽然。如果不充分熟悉农谚的各种特点,很容易“以今套古”,理解得过了头。例如“小暑不见底,白露枉费心”,原是指单季晚稻排水烤田的,有的同志联系到水稻的群体结构,以为小暑不见底,指此时应该封行了,小暑不封行,到白露就太迟,叶面积系数太小,没有充分利用光能……这是过头之例。“千浇万浇,不及腊粪一浇”,原是强调腊肥重要的意思,可是有的同志偏偏理解这句农谚只主张施一次腊肥就够了,显然是没有从农谚的特点出发,理解过死了。我们在整理过程中,也曾发生自作聪明,把原来对的改成错的例子。如“三月清明你莫慌,二月清明早下秧”,在整理中把“三”“二”对调了一下,变成“二月清明你莫慌,三月清明早下秧”却反而弄错了。怎样正确理解农谚,据我们初步的体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天文、气象、历法、节气方面的常识 在农谚内容分类一节中已经指出,农谚中三分之二是属于气象、时令的东西,因此,要正确理解农谚,必须具备这方面的一些知识,包括常见的星宿,计算年月日时辰的天干地支以及“九九”、“三伏”、春社、秋社之类。这些东西与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关系愈来愈疏远了,如果不具备这些常识,遇到这一类农谚就不容易理解。例如“参不落,只管种”,参是古代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之一,这是以参星不落为标准,来定小麦播种期的农谚。“箕与风,毕与雨”,“月丽于箕,风扬沙”等,箕和毕也都是星座的名称。“分了社,满天熟,社了分,没得啃”,这是指春社和春分之前或在春分之后与粮食丰歉的关系的,“分后社,晚稻无上下;社后分,晚稻大株根”,这里的社是指秋社,分指秋分,这种说法本身是无稽的,可是不了解分与社的所指,就无从取舍抉择。这类农谚还是不少的。[4]

(二)是要注意注意农谚的省略手法 农谚由于口语的限制,常常需要简略,而且所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主词。这在特定地区特定条件下是不成问题的,可是对于收集、整理、注释者来说,数量一多,常常闹不清楚,或者张冠李戴,这就要我们要有较广泛的生物学的、农业的知识以及审慎的态度,决不可以似是而非,未懂以为懂。如“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如果不知道是培育壮秧,就领会不到其寓意的深刻。“一声干,二声旱,三声四声大水浸”是指九头鸟叫的,虽属无稽,但如不知道指九头鸟,就无从理解。“看看一畈,割割一担,吃吃一餐”是形容荞麦产量低和出粉率低的;“见雨就翻,见虫就捉”是指甘薯翻蔓,不可误解为翻地;“一指高粱半指粟”是指高粱和粟的播种深度;“一片真叶是个宝,二片真叶不算好,三片真叶是根草”,这是指棉花营养缽移栽的幼苗标准,标准这个特定内容即无法理解。

(三)要注意各地方言口语的习惯 许多农谚使用当地的方言口语,别地的人就不易了解。“夏种不让晌”,北方农民中午休息叫让晌;“立夏不耩红”(高粱),北方农民称播种为“耩”。“腊月三场挂,来年收棉花”,挂指树上的冰挂,只见于北方。“隔年陈种,一眼无用”,“一眼”是浙江宁波一带方言,即一点也无用之意。“秋前不搁田,割稻叫皇天”,“叫皇天”是浙江温州方言,有无可奈何之意;“东鱟晴,西鱟雨”,鱟音吼,即虹,不少地方口语叫虹为鱟。“多赶一次油,多收两成谷”,浙江农民称稻飞虱、浮尘子为油虫,称稻谷为谷[北方则称谷(小米)为谷];“麦怕金,稻怕瘟”,“金”系指麦类的锈病。诸如此类的农谚,数量不少,如不弄清楚原意,也不容易理解。

(四)还要注意传闻失实和收集者记录中的谬误或笔误 如“高山的谷,朝南的屋”,山是之误,当作“高田的谷,朝南的屋”,这是传闻之误。“三到油麻九到花”,“到”为“道”的误记,三道九道即三次九次之意。“秧田能除三遍草,种出稻来格外好”,“秧”为“稻”之误;“处暑不放车,白露枉费心”,“车”为“本”之误;稻田和秧田,放本(施肥)和放车(灌水)虽只一字之差,却全然不同,记错以后,就似是而非,说得通,却把原意全给埋没了。“年稻年花(棉花),眉开眼笑”,意思没有错,但应作“年花年稻,眉开眼笑”才顺口易记,这是记录中的又一谬误。看来,在农民口头中流传没有错,经过收集、整理错了,从而解释错了,是最不应有的错误。值得我们注意。

余论

农谚是千百年来农民生产经验的结晶,它是特殊的产物,是以农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以后,农民自己“口写、口传”的“农书”。它们对于指导历代农民从事生产,的确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几千年来,尽管读书的士人写了不少总结农民生产经验的农书,但严格地说,它们与农民的直接关系大不,主要还是供领导农业生产的政府官员或供经营农业的识字地主作参考,农民从中受到间接的益处则是存在的。

农谚的流传,遵循着“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即一方面世代相传,绵绵不断,另一方面又会在流传中失去旧的,产生新的。像《齐民要术》中的农谚“子欲富,黄金覆。”“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錤,不如待时”现在就是念给农民听,也听不懂,当然会在口头失传了。特别是有关星象的农谚,现在的农民种田已经不像古代农民那样,夜里露宿在田间的草舍里,抬头看天上星星,以定播种期。即使像“参不落,只管种”这样的农谚,还有老农记得,可他们已不知道它的意义了。这是旧农谚必然会消失的一面。新农谚的产生,往往因新作物的引种、新技术的应用自然地会被创造出来。如上面提到的从明末传入了甘薯、玉米、花生、马铃薯、烟草,接着就会产生这些作物的农谚。新的治虫方法的发明,新的肥料应用等等,也会产生相应的新农谚。在封建农业时期,这可说是农谚新陈代谢的规律。农谚中有不少属于宿命论、迷信的东西,因时代进步,自然也会消失。但是农谚中有不少是带有生物学规律性或合乎科学原理的,则仍然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像不少属于短期气象预告的农谚,正确度很高,又容易记忆应用,是不会消失的。

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向农村的普遍推广,读书识字农民的增加以及近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急速冲击,凡此,都将会给传统农谚的流传和创造带来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影响。现代农业科学带给农村的作物新品种,名称繁多的化肥、农药、除草剂、各式各样的农机具,电力工具等,由于变化很快,刚刚适应,没几年又更换新的,缺乏较长期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产生反映这些新技术的农谚。其次是,好多农民深感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函授教育、收看电视广播中的农技知识,购买农业科技小册子等,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途径是很多的,这些知识就在书本里,随时可以翻查,而且新知识新技术还在不断涌现出来,使人应接不暇就不一定要创造农谚,帮助记忆,何况农谚也很难表达目前愈来愈多的知识内含。其三是,在传统农业的社会里,种田要靠经验的积累,所以年龄大的老农民,经验最丰富,他们不但自己积聚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而且还从前辈那儿记得许多好经验,这些都是年轻人远不如老年人的地方,所以必需向老年人学习。可是现代的农业科学知识,却是以年轻人学习起来要比老年人快,因为年轻人受的教育比老年人多,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比老年人强,最简单的例子如开拖拉机、摩托车,总是年轻人很快可以学会,像喷药、配方、人工授粉之类的技术也以年轻人容易掌握,这些东西都是传统农谚中所没有的,也即无法从前辈那儿可以学到的。凡此,对于年轻人创造新农谚就缺乏推动力。

以上是分析农谚在新形势下遇到的环境变化,指出农谚所受到的巨大影响,但不是指农谚在今后就不会再有发展了。农谚作为反映农民的心声是不会停止的,只是可能它所反映的内容要起变化。本文所论的传统农谚是以农谚中的科学技术内含为重点,代表传统农业的精华在农谚上的表现。其实广义的农谚也还包括农民的生活处境,经济地位的状况等同农民切身有关的方面。有时候这些内容在农谚中还是与生产结合在一起,不能分开的,比如“人怕老来穷,稻怕秋来旱”。反映出旧社会的贫苦农民一旦进入老年,丧失了劳动能力,就失去生活保障,以之与水稻碰到秋旱一样的陷于困境。又如“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反映了农民生活处于朝不保夕的地步,不卖棉被就无力进行水稻生产。“种田容易缴租难”。“庄稼主生的俏,粮食愈贵愈不粜”。反映农民受到田租和粮价的双重剥削,以至发出“乡下没有泥腿,城里饿死油嘴”。和“孔子、孟子,当不得我们挑谷子”的激愤之情。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市场的大潮,给农村乡镇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大量农民转入乡镇企业,经济地位和生活条件大为改观,新的经济效益,同老式的扶犁力耕,辛苦一年,打粮千斤,还不如在企业做工一月的工资。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的巨大反差,生产资料的上涨和粮价的滞后不前,粮食和果蔬、丝茶价格的反差,生猪价格和市场猪肉价格的反差,诸如此类,引起农民的不满和思考,代表农民心声的农谚当然很快会作出反应:“赚钱不种田,种田不赚钱。”“种粮不如种棉,种棉不如种瓜,,种瓜不如种花”,“能人不种田,种田非能人。”“养猪不如杀猪,喂鸡不如卖蛋。”“辛苦养猪一年,不如杀猪半天。”于是农村中出现了“精兵强将搞工业,能工巧匠搞副业,残兵老将搞农业。”的现象,不少农民消极应付种田,所谓:“不捞黑的,少种绿的,怕挑黄的,只用白的。”(黑指河泥,绿指绿肥,黄指人粪,白指化肥),有的地方甚至是“黄的不用,黑的不挖,白的没有,绿的不种。”农民对生产资料的上涨最为不满:“小商小贩黑市价,农用物资贸易价,化肥接近白糖价,农药超过补药价。”农民发出悲鸣:“农民苦,背朝苍天面朝土;农民悲,四方摊派八方催;农民愁,孩子无钱把书读。”社会分配不公引起农民的反感,一方面是“种田造不起楼房,种粮讨不起新娘”,另一方面,农民看到的是“一支烟,二两油;一顿饭,一头牛,一辆汽车一幢楼。”在短短的十来年间,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引起的不平衡现象,在农谚中竟然有这么大量的反映,这类农谚在报刊杂志上随处可见,笔者只就所接触到的举例如上。如加以专门收集,其数量当然甚多。这是历史上同类农谚所不能比拟的。由此可见农谚作为农民的心声,是永远存在的,它的内容是随着时代发展而表现,并没有固定的规律和格式,如果农业政策稳定下来,农村科学实验蓬勃发展,那么,有关科技性的农谚可能会随之产生出来。从这点来看,农谚不光是农民的心声,也是反映社会运作的一面镜子,能给人以很大的启发。

完整文章:
         



郑重声明:资讯 【论农谚】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