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决定成败-软件企业组织级项目管理机制初探(10)_谈判妙招_36妙招 ...

与初创公司相比,百年老店{zd0}的优势在于其雄厚的积累和复用,软件企业也是一样。软件企业能够复用的财富包括代码、文档、案例、人员、方法论,甚至发展模式等等。积累和复用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其最主要的实现工具是组织级配置管理。

组织级配置管理

复用是软件业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而项目间的复用也是降低成本xxx的手段。要进行软件复用,就必须建立公司的知识库,将以往项目的经验和教训都有机的管理起来,公司级配置管理就是知识库建设的基础与核心。除了可以推进复用之外,实现公司级配置管理还可以解决资源浪费、协作不畅等问题,更好的实现对软件分层、大项目研发和异地研发等复杂软件项目的支持。

1、统一配置管理平台

有些软件公司为单个项目配备专用的配置管理服务器,搭建专用的配置管理库,这样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不利于成果共享。解决方案是在位于公司总部的研发中心以及外地的研发基地均只配备两台配置管理服务器,一台主用,一台备用,并且利用宽带网络将研发中心和各地的研发基地的服务器相连,其上运行美国CA公司的CCC/Harvest、IBM的ClearCase等支撑WEB方式的大型配置管理软件,就构成了公司级配置管理的统一平台,在研发中心或研发基地开发的项目直接利用这个统一平台的资源开展项目的配置管理工作,在外进行现场开发的项目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入配置管理平台。这样做可以更好的提供平台服务,增强项目资料的安全性,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设备投入、管理成本和维护费用,并有利于进行软件复用。

2、建设公司级配置管理库

公司级配置管理库存放了公司所有已经完成的项目的资料以及所有在建项目已经完成的资料,所以庞大而复杂。对公司来说,这本来是最宝贵的财富,但如果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它就会变成一堆废物,白白占据硬盘空间。因此,建设公司级配置管理库,最重要的不是收集完整的资料,而是盘活库中的内容,将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并展现给大家,同时加强公司级配置管理库的查询功能,使大家能够了解库中有哪些资料,能够很方便的检索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并且通过适当的审批流程就可以拿到自己需要的文档,促进公司的文档复用和项目之间的资料共享。

整理公司级配置管理库中的文档使之可用是{dy}步,为了让公司的财富更好的发挥作用还应该做以下工作:

抽取配置管理库中可供复用的组件并展现出来,详细介绍各个组件的功能和接口,让大家真正了解这些组件,并可以通过一定的流程来提取和使用;

将常用函数、功能模块等最易复用的软件产品以知识库的形式给予展现,方便大家查询和使用;

将各个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案例库的形式存放,使大家能够做到经验共享。

3、建立对项目级配置管理的支撑体系

如果公司的专职配置管理员人数足够的话,{zh0}能为每个项目配备专职的配置管理员;如果人力不足,可以安排专职配置管理员在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负责公司级配置管理工作,并直接负责当地项目的配置管理工作。在研发中心和基地之外的项目的配置管理可以由项目组的兼职人员来担任(建议由项目组的技术经理兼任)。为了能够给外地的项目组以更好的支持,要建立对项目级配置管理的支持体系。可以将目前常见的配置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以知识库的形式给予展现。当项目组出现问题需要支持的时候,首先是查询知识库中的内容,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知识库中没有的,再进行电话、邮件或MSN等远程支持,{zh1}是现场支持。这样即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又能够节约费用。

平台化

如何“用工业化的效率满足软件产业繁杂、易变的个性化需求”是当前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zd0}挑战。整合传统产业的“大规模生产”和软件产业旧有的“小规模定制”模式各自的优势,演变出“大规模定制”的软件产业新模式是软件人多年的梦想。“大规模定制”不仅对流程、规范等上层建筑有严格要求,也离不开“流水线”等基础设施的支撑,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就是这样一条“大规模软件定制”的流水线。

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一般是大型软件企业借助多年的项目开发经验以及长期的技术积累,开发出的适用于各类应用软件的开发平台。它针对各行业特点进行产品抽象,通过中间件、软构件、软总线等技术进行产品模块化定制,以业务为导向,利用可复用的基础件可快速构建、集成应用软件。采用这种平台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实现多个应用系统集成,xx信息孤岛,并能快速地满足用户变化的需求。

应用开发平台的核心是应用软件框架,另外包括大量组件、工作流引擎、业务服务平台、数据集成、企业服务总线、协作平台等开发工具。使用平台开发程序,能简化开发过程,提高开发效率,实现快速开发和变更,开发出来的产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下图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开发平台的总体结构框图:

?

进行平台化开发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

n?随需应变的构建应用系统,增强软件企业快速反应能力;

n?利用可视化组件及工具,降低使用及开发难度,提高软件质量;

n?提高应用系统的可移植性,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

n?可持续增长的知识构件管理,降低重复开发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n?便于进行行业应用的经验积累,降低进入行业的门槛,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应用基础;

n?构建组织信息门户,提供底层应用互通的基础,实现多业务,多系统的集成;

n?是软件企业进行技术和业务积累与传递xxx的途径;

n?可以降低对软件开发人员素质的要求,减少各环节沟通的障碍,实现大规模开发。

目前,市面上典型的软件应用开发平台有普元软件“面向构件的中间件平台-Primeton EOS”和“基于业务化的流程平台产品-Primeton BPS” 、浪潮软件的“Loushang”平台、东软集团的“UniEAP”等。如果贵公司有足够的实力,{zh0}组织专门的队伍开发适合自己的应用开发平台,这样,既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使公司的技术和业务经验不断得到积累,同时又可以避免受制于人。但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就需要出资引进一套合适的平台,因为这是软件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没有强大的武器,在日益残酷的竞争中,必然任人宰割。

项目管理信息化

随着公司项目的日渐增多,以及项目管理的日益复杂,单纯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部分软件企业项目管理的需要,必须通过引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来解决。可笑的是,软件公司本来就是给别人做信息化的,但往往很多公司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做得很差,这主要和投入不足有关――自己的人忙着给别人做信息化去了,别的IT公司的水平自己又看不上,或者不敢,抑或不好意思让别人做,这样就长期搁置下来了。

至于软件公司自身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到底应该是自己做还是交给别人做,肯定各有利弊,我们不做讨论,但不管谁来做,都必须遵循“提升效率、促进协同、辅助决策、持续改进”这四个大的原则。

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n?xx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

n?抛开现有组织结构和人员职责限制,首先进行业务梳理,改进流程,通过流程确定组织结构和职责

n?xx项目管理的四大干系人的需求和项目的四大要素

???l?四大干系人:项目组、职能部门、项目管理部、公司领导

???l?四大要素:进度、成本、质量、客户满意

n?xx三条线

???l?资金流:销售合同、采购合同、采购支款、回款等

???l?物流:采购计划、采购计划执行、入库、出库、到货验收等

???l?工作流:发现机会、打单、投标、商务谈判、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实施、验收、维护、结项等

n?利用费用系统提供进度、费用、质量等数据的及时、准确性,为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公司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n?xx公司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的提升

?

郑重声明:资讯 【机制决定成败-软件企业组织级项目管理机制初探(10)_谈判妙招_36妙招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