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圣地岳麓书院_铱人_新浪博客

心中圣地岳麓书院

 

铱人

 

我喜欢旅行,尤其喜欢去名校旅行。每到一座城市,无论时间多么仓促,我都会舍弃其他计划,寻觅我称之为心灵驿站的名校。2010年暮春时节,细雨纷飞之日,我与参加第五届海内外华语笔会的作家一行怀着虔诚之心,朝拜心中圣地,读书人的天堂——岳麓书院,感受了古老书院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领略了人类精神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

 

 岳麓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岳麓山脚下,群山环拥,依山而筑,古朴的建筑群黛瓦粉墙、典雅庄重。整体建筑采取纯中式布局,即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结构形式。中轴线上构建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等,斋舍、祭祀专祠、园林碑廊等则排列于两旁。

 

拾级而上,墨色“头门”洗净铅华,兀自独立,窄小的木门,与现代高等学府的恢弘校门无法比拟,但上悬匾额“千年学府”,彰显了古老学府舍我其谁的{wz}之气。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976),由潭州太守朱洞始建,迄今已逾千年,弦歌不绝,故世人称之“千年学府”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光绪二十九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令人惊奇的是现在的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一个学院,依然在行使书院的功能,招收历史学的本科生和历史学、哲学硕博士学位研究生。历经千年,书院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这里依然书声朗朗,墨香阵阵。岳麓书院不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世界罕见的仍然活着的书院,而这是其他已经成为历史的书院不能相提并论的。

 

古树掩映下,沿着砌石的中轴线往前走,我们踏进岳麓书院“大门”,(古岳麓书院的大门),不禁心生自豪感。因为在古代只有书生中的佼佼者才能进入这里求学深造。那时,书生要经过“三学”,即成绩优异者从潭州州学升入湘西书院,湘西书院的优异者方可升入岳麓书院读书。大门的正上方,悬挂 “岳麓书院”御匾,相传宋真宗召见山长(院长)周式,对周式兴学颇为嘉许,赐书“岳麓书院”匾额,于是书院名闻天下,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大门两旁是千古名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幅楹联为流水联,出自清代嘉庆年间,当时书院进行大修,竣工时,山长以“惟楚有材”嘱咐诸生应对,众生苦思不得其解,唯贡生张中阶脱口对曰:“于斯为盛”,意思为楚国是人才辈出之地,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所。可不是吗?岳麓书院千百年来孕育出多少经天纬地的英雄豪杰:抗金名将吴猎,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魏源,风云人物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曾国荃、刘长佑,梁启超、唐才常、蔡锷,革命志士和先驱唐才常、沈荩、杨昌济,一代伟人xxx也曾多次寓居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为中国历史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大门之后是二门,二门至讲堂两边均为斋舍。右侧是教学斋。左侧是半学斋,教学斋和半学斋反映岳麓书院教学中“教学相长,惟教学半学”的辨证思想。二门的门额上悬着“名山坛席”匾,导游介绍说,这里的名山反映的是南岳衡山,因为衡山的72峰,回雁为首,岳麓为尾,“麓”为尾的意思,即南岳的最未一峰。 “坛席”即席位,除地为坛,上设席位,以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在二门的背面有一匾:“潇湘槐市”。 “槐市”为文化市场,是汉代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潇湘”泛指湖南,“潇湘槐市”是指岳麓书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汉代槐市之盛。 二门两旁的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这正是岳麓书院所处环境的真实写照。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的位置,是书院最重要的主体建筑。讲堂大厅中央悬挂的两块流鎏金木匾,{dy}块是“学达性天” 匾,为康熙御赐,意思是通过学习理学可以达到学问的{zg}境界,即恢复天性天人合一的地步。第二块是乾隆御赐“道南正脉”匾,此匾高度评价了书院传播理学的地位。讲堂宽敞开阔,正中设讲台,后为屏风,上面书张《岳麓书院记》,讲堂两壁嵌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字石刻,两边轩廊分立山长(院长)欧阳正焕“整、齐、严、肃”四字石碑。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坛,为教师授课之地,上摆两把红木雕花座椅,为山长和副讲的席位。古代书院的授课模式以讲学和答疑为主,往往有两老师同时上课,一老师讲,一老师解,故有两把椅子。书院的魅力不仅是日常的自由讲学,更吸引莘莘学子的是不定期的会讲制度,邀请全国不同学派的大家来书院讨论学术和会同讲学。800多年前,两位理学大师朱熹和张拭同时登坛讲学,坐在眼前的这两把红木椅上,三天三夜未下讲坛。这就是是书院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朱张会讲,盛况空前,史书记载:“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踏着先贤的足迹,我竟然有些恍惚,想像自己是羽扇纶巾的书生,骑着枣红马一路风尘,然后端坐在这里听朱张辩论。事实上,朱张会讲之后,岳麓书院名震天下,人称:“道林二百众,书院一千徒”。

 

穿过讲堂,一座三层楼阁建筑耸立在我们眼前,这就是古代的图书馆——御书楼。御书楼在清代是民间较大的一座图书馆,藏书最多的时候有用2万多卷。今天的御书楼仍然作为图书馆供教研人员和学生使用。

 

出了书院后门,我们登上爱晚亭,这时天忽降大雨。雨雾中的岳麓书院,宁静而安详,隽永而深邃,穿越时空,我仿佛看到一个个书生不远千里牵着马虔诚地进入大门,在讲堂里席地而坐,聆听大师的教诲;仿佛看到书院学子投笔从戎,荷戈登墙,誓死抗元守城的壮烈景象;仿佛看到青年xxx踱步书院颀长的背影……品读岳麓书院,感受千年文化的博大与厚重,我喃喃自语:“岳麓书院,我心中的圣地啊”。

心中圣地岳麓书院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心中圣地岳麓书院_铱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