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2010上海高考化学xx一道xx的论争/王云生

转帖:2010上海高考化学xx一道xx的论争/王云生

2010-06-30 01:40:48 阅读31 评论1 字号:

2010年上海化学高考xx选择题4的两个选项引起了不少中学化学教师的争议。题目是: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有机物不导电                             B.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C.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D.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xx

        参考答案显示符合题意的答项A。

        xx选项A、C的论断引起了争议。

        长期以来,多数版本的中学化学教材和教学实际中,对有机化合物的导电性的论述都是“大多数有机物一般具有难溶于水,不易导电,易燃烧,熔点低,易分解等特性。” 几乎没有提到导电有机化合物。教师在教学中讲述的例子都让教师自己和学生脑子中留下“化合物不导电”的印象。因此,一些教师和部分考生不认为A的论述是不符合事实的。

        相反,C选项的论述“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一些教师和不少考生却认为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强调的是SO2气体有刺激性、有害健康、有毒、是空气污染物,是造成硫酸型酸雨的根源。多数版本的教材只讲述SO2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没有提到可用于食品防腐剂。

        多数教师不否认xx的科学性,但认为题目出偏了,与中学化学教学中对这两个问题的一般性的阐述不吻合。部分教师认为,考题答项的设置,似事而非,颠覆了中学化学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将造成教学的混乱。少数老师认为题目出的好,它能提醒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科学、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性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xx的命击中了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弊病:对概念、知识的理解概念化、{jd1}化,以偏概全,把经验当成规;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教条、僵化、老化,不愿意了解、接受发生的发展和变化。

        从这些争议看,两个选项设置是否妥当之争,实际上是对中学化学教学要求、对高考命题要求的争论,是中学化学教学思想的争论。有人认为,高考命题联系当代的生产生活实际,要求用正确看待事物及其变化无疑是对的,但是中学化学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的认识要求不可能都贴合实际,限于学生认识水平,许多问题只能做一般性论述,甚至是做比较模糊的讲述。考试对中学化学教学中未能全面准确论述的问题,要避开。也有人认为,上述看法不无道理,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把“一般”讲成“都是”,把没有提到的看成不具有或不发生的;不能用陈旧的过时的结论教学生。xx的命制对中学化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孰对孰非也许不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但问题揭示出来了,争论发生了总比被掩盖要好。

来源:() - 2010上海高考化学xx一道xx的论争_fwys_新浪博客

王老师的另一篇文章摘录于下——

1. 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吗?

    食品防腐剂是可以xx或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起到防腐作用的化学药剂。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食品化学防腐剂危害的担心,出现了利用生物本身或生物所代谢具有xx作用的xx物质来防腐,这些xx的物质即生物防腐剂,如乳酸链球菌素(Nisin)。

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可达到食品防腐的目的。二氧化硫有还原作用,可消耗果蔬组织中的氧,可以抑制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酶性褐变,有抗氧化作用。所以,二氧化硫是无机化学防腐剂中很重要的一位成员。

 二氧化硫被作为食品添加剂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最早的记载是在罗马时代用做酒器的xx。后来,它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中,如制造果干、果脯时的熏硫;制成二氧化硫缓释剂,用于葡萄等水果的保鲜贮藏等。二氧化硫SO2通常作为保护剂添加到葡萄酒中,有杀死葡萄皮表面杂菌的作用。它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在保护酒液的xx水果特性的同时防止酒液老化。
       由于二氧化硫气体对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1L空气中含数毫克即可因声门痉挛窒息而死.我国规定二氧化硫在车间空气中的{zg}容许浓度为15mg/m3。人们往往怀疑用二氧化硫处理的食品是否会引起健康损害。的确,用二氧化硫处理的食品,残留量过高则会使制品带有二氧化硫气, 对所添加的香料,色素等均有不良影响,对人体不利,有些人还对亚硫酸盐过敏。因此,使用时都必需严格控制其残留量。经长期研究观察,在规定使用剂量下,食品中残留的微量二氧化硫对多数人无明显危害,也不会引起过敏。例如,每个国家对酿酒过程中能加入的SO2{zd0}限度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欧盟规定红葡萄酒中SO2的{zg}含量为160mg/l,白葡萄酒和粉红葡萄酒为210mg/l,另外允许成员国在比较差的年份可加入不超过40mg/l的SO2。

由于人们大都了解二氧化硫的危害,消费者对使用二氧化硫为防腐剂,会有疑虑和担忧。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在使用了二氧化硫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包装标签上明确标注有“微量二氧化硫”等食品添加剂的信息是必要的。例如,国际上葡萄酒业规定要让消费者知道二氧化硫作为添加剂添加到葡萄酒中,绝大部分葡萄酒,在配料表中都会标出含有二氧化硫。  

  2. 有机物不导电吗?           

  大多数有机物一般不易导电。这是多数人的看法,也是中学化学教学通常的论述。比如石蜡、乙醇、葡萄糖、淀粉、普通塑料是电绝缘材料。

但是,一些有机化合物,如某些有机酸可以导电。随着有机合成的发展,出现了导电塑料与导电塑料薄膜。导电塑料薄膜既有塑料薄膜那样的耐腐蚀性和便于成型的特性,也有金属膜那样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造电极材料(如:蓄电池的电极)、电磁波屏蔽材料。
      导电塑料薄膜有三大类:填充型、涂镀层型、导电性高分子材料型。后者是真正的可导电塑料。如,1977年首先开发的聚乙炔,1980年,开发的聚苯胺薄膜。某些杂环化合物经氧化开环聚合反应,可以得到导电性聚合物,利用有机化学的方法,使吡咯类的杂环化合物在阳极上电解氧化,而能聚合成为导电聚合物。

因此,“有机物不导电”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来源:() - 这两个问题怎么看?_fwys_新浪博客

以下是跟帖——

2010-06-28 07:41:15 [举报]
        上科版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第7页这样介绍二氧化硫的用途。
        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
        二氧化硫是生产亚硫酸的原料,还可用它制造防腐剂,漂白剂,去污剂,它还是重要的冷冻介质之一。
        上科版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8页小节标题就是从导电高分子说起,课文是这样引入乙炔的。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研究成果是发现了有机物高聚物可以导电。科学家将聚乙炔用碘或溴掺杂以后,聚乙炔的电导率提高了7个数量级,从而改变了塑料不导电的观念,开发了有机高分子导电材料。
        所以这样的xx取材于教材的。
博主回复:2010-06-28 07:57:11
       谢谢,上海教材和全国其他教材有差异,这些内容都提及了。一些平时对这些内容不注意的老师就有疑问了。多注意更新知识的老师会对这些理解的更深一些,不会“视而不见”,否则会觉得考偏了。此外,课文中“制造防腐剂”若改为“用做防腐剂”是否更贴切一些?

2010-06-27 11:11:38 [举报]

        物极必反,还是一个量的问题,二氧化硫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但公众担心的是有没有真正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事实上很多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去执行。

2010-06-27 16:52:41 [举报]
        我认为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二氧化硫肯定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的,就像楼上所说,只要将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即可。像亚硝酸钠也可以作食品防腐剂吧,我在一些火腿肠的添加成分上也会看到,还有NO也说成是医学明星分子呀。


【张明昭】

        “有机物不导电”,这是明显的错误,又是单选题,又放在A选项。下面就不必再看了。

        不过,二氧化硫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确是比较偏的知识。在80-90年代的老教材中,倒是提过二氧化硫可用于xxxx。记得当时我还出了一道简答题,“制兴化米粉时,有一道工序,在密闭的房间里点燃少许硫磺,其作用是什么?”(大意)答案是:xxxx与漂白。不过,后来教材变了,反而流行反对使用二氧化硫的题目,如福建白木耳以及蒸馒头使用硫磺等等,都是否定的答案,人们也就淡忘了二氧化硫的好处,只记得它的坏处了。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转帖:2010上海高考化学xx一道xx的论争/王云生】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