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服装”频现市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食品、药品、家装的安全问题非常关注,却往往忽视了藏匿在身上的“隐形杀手”——服装安全。然而,“问题服装”在市场上却屡见不鲜。
有关部门曾对标有纯棉免烫字样的衬衫甲醛含量进行过比较试验,所涉及的29个品牌样品中,部分产品甲醛含量远远超过限量规定;某市消协在对24种针织童装进行染料、颜色、甲醛含量对比试验时发现,一些针织童装染料色牢度较低,有6种针织童装甲醛含量过高,{zg}的超标近两倍,检测结果不容乐观。
近期以来,北京已连续发生多起服装退市事件,其原因均是在服装检测结果中,发现了禁用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关于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业界人士或许并不陌生。这种可致癌的服装染料,其毒性甚至强过甲醛和苏丹红。《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明确规定“禁止生产、销售、进口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纺织产品”。但事实上,自该规定执行以来,各地仍不时查出“问题服装”。
据了解,从去年初开始,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服装安全作为课题研究,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对海口、三亚等地的衬衫、T恤、西服、裙子等近20个服装品种的使用说明进行抽查,结果被抽查的服装中有近半数不合格。
服装污染,不可小觑
服装与人体直接接触,其污染物日积月累所造成的危害绝不可小觑。据专家介绍,服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受污染的机会很多,例如棉、麻等服装原料在种植过程中需大量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纺织原料在储存时,要使用防腐剂、防霉剂、防蛀剂;在织布过程中使用的氧化剂、催化剂、去污剂、增白萤光剂等化学物质,更使面料污染难以避免。而印染环节的污染最为严重,印染中使用的偶氮染料及甲醛、卤化物载体、重金属更成了健康杀手。因此,一件服装从原料生产到加工成型,随时都可能有“中毒”的机会。
例如甲醛,为了达到防皱缩和阻燃的目的,保持印花和染色的耐久性,服装面料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助剂中添加甲醛。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会逐渐释放出游离态的甲醛,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穿着甲醛超标的衣服会使人产生疲倦、xx、xx、呼吸困难、咳嗽、流泪、口干等症状,此外甲醛还能引发过敏,甚至诱发癌症。
再比如偶氮染料,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合成染料,可用于各种纤维的染色和印花。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偶氮染料本身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但会在特殊条件下分解出20多种芳香胺类。如染色牢度不佳时,在xx生物的催化作用下,皮肤上沾有的此染料可能产生还原反应,释放芳香胺。可分解芳香胺的毒性和致癌性远大于甲醛。
选购和着装应注意的问题
按照国标《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服装被分成A、B、C三类,A类为婴幼儿用品,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切不可只注重款式和美观而忽视健康,要通过认真鉴别,购买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并合理穿着使用。
识标签:标签是产品的身份证。纺织产品属于哪种类型,质量等级、技术要求、生产厂商等信息,消费者可以在产品标签、使用说明、外包装或吊牌上看到;而没有安全类别标识的纺织产品属于不合格产品。
看色彩:为婴幼儿购买服装要选择小图案的服装,且色彩不能过于艳丽,{zh0}选择浅色服装。色彩过于艳丽的服饰,往往加入了过多的染料。
闻气味:选购衣服时应闻一闻有无刺激性异味。如衣服上有浓重的刺激性味道,感觉眼、鼻、喉部有轻度烧灼感,这样的衣服大多甲醛含量超标不能购买。
辨质地:选购内衣时应选柔软、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纯棉织品。纯棉的衣服摸起来较软,而化纤的则比较滑。选购婴幼儿服装,{zh0}不要印花过硬的服装,过硬的图案用力揉搓后,因其色牢度不达标往往会出现掉色现象。
重安全:应尽量选购饰物较少的衣服,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饰物脱落而擦伤孩子,而且也能防止婴幼儿误吞饰物而发生事故。
已投稿到: |
|
---|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