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一”引发的嬗变_河边君_新浪博客

 

 

“五个一”引发的嬗变
      ——我市创新农业产业化思路的成功之道

 


 

放眼田园山林,漫步乡镇村落,你会发现,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一家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扎根绿色田野,一批批叫得响的农产品行销大江南北,一个个富有特色的优势产业亮点纷呈。
    近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市委、市政府“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域”的特色块状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引进一位能人,开发一项特色产业

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破除束缚农业发展的思想观念,更新思维方式,牢固树立发展现代农业的新理念,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培育本地致富能人的同时,我市十分重视发挥各地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从市外、省外引进外来能人,带来新的理念和项目,开发新的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经济发展。

市委、市政府主动策应省委、省政府关于“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重大决策,在320国道沿线建设“江西有地位、华东有影响”的10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制定规划和优惠办法,并按照“统一规划、政府引导、明确主体、企业运作”的方式组织实施。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杭州蓝天园林公司在余江县洪湖乡新湖村,投资开发苗木花卉4000亩,建苗木花卉大棚10多个,品种100多个,形成了集科技、生产、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苗木花卉生态观光走廊,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农业的一大亮点,得到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一致好评。为迅速做大这一朝阳产业,引进更多外来能人,我们在充分论证基础上,提出建设十万亩苗木花卉基地的发展规划,并专门制定了苗木花卉招商引资优惠办法,拿出{zh0}地段,以{zy}惠条件进行招商。
  目前,已引进15家外来能人,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开发面积达2万余亩,以新湖村为中心,以320国道为纽带,形成了全市{zd0}规模的苗木花卉产业带和观光农业开发区,成为当地{zj1}发展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同样,贵溪的雷竹、吊瓜,月湖的早春西瓜,鹰潭工业园区的大红石榴、小英葡萄等,都是新理念带来的新项目,结出的丰硕成果。

扶持一个企业,做强一项优势产业

一个xxxx或种养大户的兴起,可以带动一项产业的壮大发展。为此,我市采取政府扶、部门帮等办法,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壮大。

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每年安排30%的农发资金作为农业产业化专项基金,集中用于优势产业的培植、农业xxxx的xx贴息、技术补贴和培植农产品xx品牌。在积极申报省级xxxx的同时,还认真开展了市级xxxx的认定工作,开展了“三个xx”(xxxxxx、xx优质农产品基地、xx营销大户)评比工作,开展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先进经济组织”评选活动,对获得上述称号的,实行以奖代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农业、林业、水利、科技、供销扶贫等有关部门从资金、技术、信息以及销售等方面加大对致富能人扶持,以优良的社会服务扶持能人建设。

由于加大了扶持力度,全市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有带动能力的致富能人,有力促进“一村一品”特色经济的发展。如洪湖乡徐等福,是该乡较早利用水库开展养殖业的专业大户。为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市、县各级将其列入农业立体开发重点扶持对象,在资金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帮助他建立了我市规模{zd0}的生猪养殖企业。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周边农民纷纷利用当地水面资源,发展水库养猪,全乡年出栏2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专业户达100多户,年出栏生猪占全县总出栏数的一半以上,形成“一乡一业”发展格局。近几年,我市生猪基地出栏生猪达到87万头,新增万头种猪场3个,我市成为全省第二大三元杂交猪养殖基地、全省{zd0}的种猪供应基地之一。马荃镇金庄村村民庄考长,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山上养鸡的技术,被誉为我市山地养鸡{dy}人。为充分挖掘山地资源、发挥他的技术优势,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市、县、乡各级帮其解决资金10万元用于扩大规模。庄考长致富不忘群众,积极牵头组建土鸡协会,无偿为周边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联系销路。通过“能人+农户”形式,带动该村近百户农民走上山上养鸡的致富路,年出笼土鸡40万羽,每户年获利近2万元,该村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养鸡专业村。此外,在果业、竹业、花生、葛等行业中,也涌现了许许多多像徐等福、庄考长这样的致富能人,他们在推进我市农业特色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培育一位领路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发展“一村一品”,选好配好一个领路致富能人是关键。为此,全市广泛开展了“三培两带”活动,通过政治引导、部门帮扶、政策扶持,将一批致富能手培养为党员,将一批党员培养为致富能手,将一批党员致富能手培养为村组后备干部,培育造就了一批带领群众致富的领路能人。
    余江县锦江镇灌田村杨梅种植专业户洪克海,在经组织培养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积极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在较短时间内,使落后山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带领村民修建了7.5公里的“致富”水泥路,改善了村办学条件,并根据本村山地面积较多的实际情况,确立以“杨梅兴村”的发展思路。为动员村民发展杨梅种植,他以自己种植杨梅致富为实例,与群众算经济帐,并承诺无偿为村民包技术、包销路,打消群众顾虑。在他的带动下,全村147户村民共栽植杨梅5000亩,人均年增收1000元。邓埠镇倪桂村党支部书记倪平原充分利用优势,以“超前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举措,实施“生态兴村”发展战略,发展以生态旅游、生态农产品种植为主的城郊特色经济,村集体收入60余万元,在推进“一村一品”发展中闯出了一条新路。

实施一项战略,开拓一片市场

我市牢固树立发展市场农业的新理念,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减少一般产品,发展优质产品,包装特色产品,扩大绿色产品,提升品牌产品,以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精美化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省级xxxx江西大忙人实业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品牌整合之路。该公司营销的“大忙人”系列食品刚开始只有单一的捺菜,由于注重产品的质量、包装、宣传、营销,吸引了许多企业加盟,统一包装,对外销售。我市农业企业已获得江西省xx产品4个、江西省xx商标产品10个、国外食品药品论证产品2个、xx农产品品牌3个、绿色食品认证4个、无公害认证9个。

创新一个机制,促进一批农民致富

近年来,我市把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引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全市共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24个,参会人员1.23万人。贵溪水产合作社发展快速,实现销售收入500多万元,成为带动农民致富,推广农业科技的新亮点。余江生猪产业合作社由48户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自愿参与组建,融生产指导、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原料采购、市场开发为一体,成立了信息服务中心、现代养殖技术培训中心,兴建了一个年产2000吨的预混饲料厂。近年来,服务中心共向社员发布各类信息1000多条,直接收益200多万元;举办技术培训班28期,邀请外地专家教授30余人次;年生产销售预混料500吨,创收250万元,二次返利给社员30多万元;每年为中小户社员拼装发运生猪6万多头,增收9万元。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余江形成了大户带中户、中户带小户、小户带农户的良好氛围。生猪产业合作社现有会员108人,遍及周边5个县(市)20多个乡镇,安置就业1380人,其中下岗职工300人、特困户22人。余江县的生猪养殖已朝规模化、区域化方向迈进。余江县生猪产业合作社生猪基地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江西省{dy}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余江县涌现了4个专业养猪乡(镇)和一批专业养猪村,使生猪产业成为余江县{zj1}优势的农业支柱产业。生猪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本地饲料加工、运输、水产养殖和林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新的举措,促使我市农村经济产生嬗变,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xxxx、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产品、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产销合作组织,它们已经成为我市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新经济增长点。2006年,全市的省市级xxxx固定资产总额7.06亿元,实现利润2.07亿元,销售收入16.36亿元,上交税收0.91亿元,递增速度每年均超20%。同时,全市xxxx带动农户12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8.4%,增加农民收入18258万元,增长30%。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五个一”引发的嬗变_河边君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