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gpu » 家用千兆极限之软硬限制因素

要想让家用千兆网络发挥{zd0}性能, 就要先考虑到有哪些硬件或软件因素会影响我们的网络性能极限发挥.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家用网络的性能瓶颈可能在哪里.

硬件:

  • 路由器
  • 网卡
  • 网线
  • 主机性能
  • 硬盘

软件:

  • 服务器平台
  • 客户机平台

下面开始详细介绍.

路由器:

路由器是整个网络的中心枢纽. 当然,?,?,?都可以做为网络中枢使用. 只是对于一般家庭而言,? + 4 口应该是最经济实用的选择了. 至于使用交换机, 集线器什么的, 道理都是相通的, 不在此赘述. 它们直接的区别, 请自行搜索, 相关资料非常多.

路由器的吞吐量直接决定了整个网络的{zg}性能.

如何挑选吞吐量{zg}的千兆路由器其实也很简单, 千兆网标准制定于 1999 年左右, 技术早就成熟了, 只要厂家不偷工减料, 千兆路由器的性能基本上都可以接近极限. 在常见的那些网络设备厂家的主页上找到标明为千兆的路由器, 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这个型号xx可以接近千兆的极限速度.

性能问题搞定了, 但家庭用户还是要注意一下xxx的. 一般 4 口千兆有线 11n 无线路由器的价格都在 600 以上, 甚至一些新出的型号价格上千也是常有的事,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 价格偏高.

如果你折腾电脑的经验比较丰富, 可以试试淘个二手的路由器.

我自己的路由器就是从淘宝上买的二手货, DIR-655, 花了我 320 大洋, 比原装货便宜了一半.

用了这么长时间, 对它的功能和性能还是非常满意的, xx对得起它的价格.

只是天上不会平白无故地掉馅饼, 之所以这么便宜, 是因为它有些 PPPoE 拨号方面的小毛病, 当然这问题是难不倒我们的.

虽然我自己用的 D-Link DIR-655, 其实跟其它品牌其它型号的路由器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设置方法以及道理都是相通的.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家用网络设备方面的信息, 可以参考以下这些网站:

网卡:

如果说路由器决定整个网络的{zg}性能. 那么显然, 网卡决定了主机的{zg}网络性能.

我们所说的千兆网也就是传输率为 1000M 比特每秒, 也就是 125M 字节每秒.

就市面上的常见千兆网卡而言, 一般支持 PCI 和 PCI-E 两种接口.

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来说, PCI 接口的理论极限速度为 133M 字节每秒, PCI-E 接口的理论极限速度为 256M 字节每秒.

很明显, 理论归理论, 设备的实际速度很难达到理论极限速度的.

据网卡厂商的一份测试报告显示, PCI 的实际处理频宽仅为 793M 比特每秒, PCI-E 的实际处理频则为 1669M 比特每秒.

也就是说, 要想尽量接近千兆网的极限速度 1000M 比特每秒, PCI-X 接口的千兆网卡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我们有没有必要选择安装独立网卡呢?

就之前博文的评测结果而言, 对于普通家庭用户来说, 普通板载千兆网卡xx可以发挥出接近千兆网极限的性能.

当然, 现在独立千兆网卡也不贵, 一般就是几十块钱. 而且, 在资源占用, 大数据量并发传输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

现在, 集成网卡已经是主板的标配了吧? 而且最最常见的集成网卡就是 Realtek 8111/8168 系列了. 只要你板子用的这类网卡, 价格便宜量又足, xx没有必要为了一点点的提升, 再去购置一块独立网卡.

网线:

网线是整个网络的通道, 自然不能太过马虎对待.

就千兆网标准而言, 传输距离在 100 米以内的话使用 5 类线足矣.

只是, 怎么说呢, 家用网络一般用不了多少网线, 就算买更好的网线也贵不了多少钱. 既然要追求千兆网络的性能极限, 就不能在这上面太过斤斤计较.

就当前常见的网线而言:

  • 5 类线一般是几毛钱 1 米, 导线细的可怜.
  • 超 5 类线不过 1 块钱左右, 线材一般般.
  • xx 6 类线也就 2 块钱左右, 导线明显粗的多, 线中间还有十字塑料隔离架.

拿我家里来说吧, 路由器接的 4 根 6 类线加起来也不到 25 米, 再算上几个千兆水晶头, 也就 50 块钱左右的开支.

另外, 还要说一下网线水晶头的做法.

如何制作千兆网线, 众说纷纭, 什么样的做法都有. 但就原理而言, 就是要xx利用网线里的 8 根导线用于传输数据, 以往的百兆网线仅仅利用其中的 4 根导线用于传输数据.

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 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网线两头都使用标准的 T568B 线序制作即可.

T568B 标准线序:

1白橙 2橙 3白绿 4蓝 5白蓝 6绿 7白棕 8棕

如果你正在使用 Realtek 的网卡, 可以下载安装 Realtek 网卡诊断工具 ““.

通过 Realtek 诊断工具可以看到网线长度以及导线配对情况, 如果看到 4 个配对, 说明网线里 8 根导线都起了作用.

主机性能:

对于当前主流硬件配置来说, 性能不是问题, 对付千兆网的速度是小菜一碟.

一般追求千兆网性能的朋友, 自然是要用千兆网加速主机之间交换数据的.

有的朋友为了方便交换数据, 会设一个网络数据存储中心.

一般大家的常见选择有以下几种:

  1. 以前升级剩下的老旧配件装配一台网络存储主机: 这种方案很省钱, 只是要注意功耗, 噪音以及性能. 简单来说, 单核 1.6G 以下的处理器处理千兆数据流量非常吃力. 稍微老点的主板大都是百兆集成网卡, 而且没有 PCI-E 插槽. 也就是说, 即便安装 PCI 千兆网卡, 其网络性能会被局限在 700M 比特每秒以下.
  2. 品牌 : 所谓 NAS 就是一种功能单一的精简型电脑, 专门用作数据存储服务器. xx NAS 的性能就不用说了, 那价格对家庭用户来说足以吓死人. 低端 NAS 的价格也便宜, 但其网络传输性能很一般, 经常是 30M 字节每秒左右, 个别xxx不错的型号能到 50 M 字节每秒左右.
  3. 普通电脑配件新装主机: 性能上不会有什么问题. 只是价格, 功耗, 噪音方面需要注意一下.
  4. 低功耗专用配件新装主机: 像是 Atom, MODT 之类的配件, 虽然性能上没那么强, 但用于对付千兆网的流量是足够了. 可以说这种方案是性能, 价格, 噪音, 功耗各方面的折衷, xxx那是相当的高.

硬盘:

可以说, 硬盘的速度是影响千兆网实际体验的关键因素.

平常用的数据都是保存在硬盘上的, 即便千兆网络带宽再高, 硬盘的数据传输率跟不上也是白搭.

就当前而言, 使用单碟 500G 的硬盘是{zj0}选择.

以希捷酷鱼 12 为例, 其{zg}数据传输率略低于 130M 字节每秒, {zd1}略高于 60 M 字节每秒, 平均是 100M 字节每秒左右的速度. 可以说是刚好在千兆网极限传输速度范围内.

最近, 单碟 667G 的硬盘已经上市了, 相信硬盘性能又会有所提升.

服务器平台:

网络存储中心安装的操作系统对于千兆网性能的发挥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就常见的来说吧, 各类 Linux 服务器版本, 厂家定制 Linux, FreeNAS, Windows Server 2003 系列, Windows Server 2008 系列等等, 甚至还有用 Windows XP, Windows 7 之类的桌面操作系统做网络存储操作系统的.

首先, 建议不要使用桌面操作系统做网络存储操作系统. 以 Windows 7 做网络服务器来说吧, 其默认设置仅能发挥千兆网不到一半的性能, 即便经过调整设置, 一般也只能发挥到 70% 左右的样子.

其次, Linux 本来就是用作服务器的用途比较多, 但我不认为大多数家庭用户能掌握xx Linux 的能力. 当然由 Linux 派生的 FreeNAS 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不论是安装还是使用都没那么复杂, 只是要发挥机器的{zg}性能还是需要仔细xx的.

再者, 有一定折腾电脑基础的朋友可以试试 Windows Server 2008 R2, 在配合 Windows 7 客户端的情况下, 基本上不用怎么xx就能发挥非常高的网络性能. 两边同时支持 SMB 2.0, 也就是我们常用的 Windows 文件共享的升级版, 可以{zd0}限度地发挥硬盘存储性能以及网络性能.

{zh1}, ?如果你不那么精通折腾电脑, 那为何不试试 2003 系列中的 Windows Home Server 呢?

客户机平台:

Linux 以及 Mac 系统平台就不多说了, 仅仅会用而已, 还真不大清楚应该怎么优化调整.

还是继续我们最常用的 Windows 系列吧.

强烈推荐使用 Windows 7 做客户机平台, 基本上不用另外设置就可以发挥千兆网的{zg}性能. 如果服务器端安装的 Windows Server 2008, 那么就可以自动启用 SMB 2.0 文件共享协议了, 在大数据量传输方面会有更加优越的表现.

如果你还守着 Windows XP 不放, 那么至少就常用的 Windows 文件共享而言, 仅能发挥 50% 左右的性能.

防火墙:

如果服务器和客户机两边都开着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那么网络性能肯定受影响.

如果非要使用防火墙, 那么建议使用 Windows 自带的防火墙, 至少对 Windows 文件共享的影响不大.

如果要使用杀毒软件, 那么建议仅扫描可执行程序和网页文件, 不要设置成扫描所有文件.

网速监测软件:

有些朋友为了方便观察即时网络流量, 可能会安装类似 这样的网速检测软件.

强烈建议不要安装这样的软件, 严重影响网速. 在流量比较低的情况下, 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 一旦流量大到一定的程度, 就会出现流量无法提升的情况.

如果想要监测网速, 可以用任务管理器查看.

如果你正在使用 Windows 7, 可以使用其自带的 “资源监视器” 查看更加详细的网络流量信息.

这些系统自带的功能都不会对网速造成影响.

如果你正在使用 Realtek 的网卡, 可以下载安装 Realtek 网卡诊断工具 ““.

通过它可以查看xx的网速即时信息, 而且不会影响网速.

文件复制软件:

要想发挥千兆网的{zg}性能, 请直接使用 Windows 7 本身的复制粘贴就行了. 不要使用类似 Fast Copy 这样的文件复制软件, 一般仅能达到千兆网 50% 的速度. 当然, 如果你还在用 Windows XP 做客户端, 那么可以试试 Fast Copy 这样的文件复制软件.

后记:

暂时先总结这些会对网速造成影响的因素.

郑重声明:资讯 【tingpu » 家用千兆极限之软硬限制因素】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