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

王 传福,男,1966年2月15日年出生,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人,中国广东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创始人,是深圳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

学历:硕士。

工作单位: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职务: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第 一次上市:香港主板——1211比亚迪股份(2002年7月)

主要行业:充电电池、汽车。

公司总部:广 东

198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同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1990年毕业后留院工作,1995年辞职,创办比亚迪公司, 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dy}、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现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1211.HK)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比亚 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00285.HK)主席。

2003年1月,全无汽车生产经验的比亚迪以2.96亿元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权,消息宣布后,比亚迪的股价连跌3天,由18港元跌至12港元。 但基金经理们的苦口婆心、各路媒体的普遍质疑都没有让王传福改变决定。同年8月,王宣布投资20亿元,在西安建立年产电动汽车20万辆、零部件10万套的 生产基地。比亚迪的股价已回涨至近30港元。

2009年9月28日晚间消息 胡润周一在海南公布了“2009胡润百富榜”前两名,巴菲特看好的比亚迪集团总裁王传福以财富350亿元从去年排名 的103位飙升至今年的第1位, 

1966年2月15日出生于安徽无为县;

1983年9月―1987年9月就读于中南大学,获物理化学学士学位。

1987 年9月―1990年10月就读于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获硕士学位;

1990年10月―1993年4月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 作;

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因为和王传福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他顺理成章成为公司总经理;

1995 年2月,试水3年但成效甚微的王传福决定辞职单干。向表哥吕向阳借了250万元钱后,王领着20个人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敲敲打打,成立了日后风光无限的比 亚迪科技有限公司;

2000年,王不顾非议,毅然投入巨资开始了锂电池的研发,很快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于该年成为摩托罗拉的 {dy}个中国锂电池供应商

2003年1月,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王任董事长,4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比亚迪汽车有限公 司。     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身家亿万的集团公司总裁,从26岁的{gjj}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到饮誉全球的“电池大王”,王传福,这位年仅37岁的商界奇才用自己 的智慧、精练和汗水书写了青年创业的神话。   

在短短7年时间里,将镍镉电池产销量做到全球{dy}、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37岁便成为饮誉全球的“电池大王 ”,坐拥3.38亿美元的财富;2003年,他斥巨资高歌猛进汽车行业,誓要成为汽车大王。

1990年,王传福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硕士毕业,并留在该院301室工作,按部就班地历任副主任、主任、、副教授,还曾带出过一批。

在研究院工作了5年的王传福,某{yt}忽然发现作为自己研究领域之一的电池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当时要花2万至3万元才能买到一部“”,而 欲买者趋之若鹜。王意识到手提电话的发展对充电电池的需求会与日俱增。而在他这个教授看来,技术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够上规模,就能做出大事业。1995 年2月,王传福毅然经商,在深圳注册了比亚迪。

王传福上项目还有他的独到之处。与国内很多企业盲目追求现代化,往往不切实际地花大价钱引进国际{lx1}水平的生产线相比,王传福从头到尾都是自主开发 研制产品。不仅如此,王传福在、原料和质量控制、降低成本 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此外,王传福直接介入供应商的材料开发环节,利用比亚迪强大的科研能力,共同制订降低成本的方案。如镍镉电池需用大量的负极制造材料钴,如果国外性能较好的钴,成本极 高。比亚迪与深圳某公司合作,在明确了国内外钴的品质差距之后,制定了提高国产钴品质的详细办法,终于使国产钴达到xxxx要求,同时较国外产品成本低 40%.由于负极材料应用极广,比亚迪xx一项,一年就可以节省数千万元。

1995年下半年,王传福试着将比亚迪的产品送给台湾{zd0}制造商大霸试用。没想到的是,比亚迪产品优秀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引起了大霸浓厚的兴趣。当年底,大霸毫不犹豫将给三洋的订单给了王传福。

1997年,比亚迪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成长为一个年近1亿元的中型企业。3年 来,比亚迪每年都能达到{bfb}的增长率。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20%到40%,日系厂商处于亏损边缘,但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越发显得游刃有余。、、甚至通用也先后向比亚迪发出 了令人激动的大额采购订单。在镍镉电池市场,王传福只用了3年时间,便抢占了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比亚迪成为镍镉电池当之无愧的老大。

在镍镉电池领域站稳脚跟之后,王传福紧接着抓住了第二次机会,开始研发蓄电池市场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镍氢电池和锂电池。为此,王传福投入了大量资 金,购买{zxj}的设备,搜索最前沿的人才,并建立了中央研究部。当时锂离子电池是日本人的天下,国内同行不相信比亚迪能搞成,据说王传福当时在业内受到了 嘲笑,但他相信这是机会。

随后,王传福专门成立了比亚迪锂离子电池公司,这一决定在今天已经结出硕果。根据《日经电子新闻》的统计,目前比亚迪在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领域仅 排在三洋、索尼和松下之后,成为与这三家日本厂商齐名的国际电池巨头。

比亚迪的生产规模达到了日产镍镉电池150万只,锂离子电池30万只、镍氢电池30万只,60%的产品外销,手机领域的客户既包括摩托罗拉、、、飞利浦等国际通讯业巨头, 也有、、等国内手机新军,而无绳电话 用户包括伟易达、松下、新利等行业{ldz}。比亚迪一跃而成为之后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 占据了近15%的全球市场。

2002年11月获香港“紫荆花杰出企业家”奖;

2002年度“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2002 年首次进入了《福布斯》杂志推出的“2002年中国富豪榜”;

2003年9月入选“深圳xx杰出青年”;

2003 年6月王传福以企业家的身份,被《商业周刊》评选为25位“亚洲之星”之一。

王传福所谓的万人工程师队伍,大都是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他不迷信海归专家,也不喜欢请猎头去高薪挖角,他更喜欢用自己培养的大学生:“中国的学生多 聪明,他们缺的只是机会。”现在王传福直接领导的7个副总裁中,绝大部分是学校一毕业就进入比亚迪的。

在比亚迪位于上海松江的汽 车工程院,3000多名汽车工程师90%是 2004年以来毕业的学生。如果是在国企,他们首先要拧一年的螺丝钉、清理一年车间才可能开始摸车。如果是在外企,可能还只是一个试车员。但在比亚迪,他 们一上来接触的就是整车项目,什么核心技术都能接触,两年可能已经干过两轮车(F3、F6)了。比亚迪每年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花几千万元购买全球{zx1}的车 型,让这些学生们来拆,拆完之后要写总结、写报告,车子则报废。各种新车上市一台,买一台,其中不乏宝马、奔驰、保时捷这样的名车。

对于成长快速、可做帅才的年轻人,王传福认为激励他们的xxx方式是不断提供机会,为他们创造新的平台。十年中,比亚迪的产品事业部从不足十个迅速 扩张到二十几个,这些事业部的总经理中最年轻的只有31岁,1999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比亚迪。王传福在2002年底筹备众多事业部时这样许诺,任何一个事 业部如果能做到营业额30亿元、净利润5亿元的话,就可以从比亚迪股份拆分出去,单独上市,团队成员将得到巨大的股权激励。 

比亚迪的工程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硕士、博士、博士后。尤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博士很有点被神化的感觉,似乎一进企业就应该是解决所有技术问题 的高手。但他们的强项往往是扎实的理论功底,而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因为被推得很高,却又在短期内做不出成绩,这些人没有发挥出价值,就选择了离开。王传 福也曾在这样的问题上有过失误,后来他总结出一套办法,博士们一进门就先把他们拉下“神坛”,事先就声明博士们某些方面还要向工人请教,在一些方面甚至要 从头学起。这样技术队伍的氛围就融洽了很多

王传福最为媒体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股神”巴菲特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2008年,巴菲特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在2009年 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称王传福是“真正的明星”。

随着巴菲特的青睐,比亚迪的股份也一路飙升,从入股时的8港元左右上涨到2009年9月28日收盘价的61.85港币。亮丽的上升曲线让巴菲特赚的 盆满钵满,更最终让王传福登上了首富宝座。

巴菲特认为王传福具备独特的管理运营能力,在他治下,比亚迪是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公司。早在2003年3月比亚迪刚进入汽车产业就成立了电动 汽车研究部,并于2006年1月正式成立了电动汽车研究所,计划未来3年内投资10.2亿元,基于比亚迪汽车的现有基础和优势,建成电动汽车研发、测试中 心和生产基地。

2009年1月20日,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王传福获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年度创新奖。他的获奖理由是:2008年, 他给了汽车一颗电动的心,巴菲特看中他的理由十分简单,前进的梦想能反复充电4000次。

电池领域的{wz},汽车行业的新贵。王传福都更像一名对技术高度痴迷的工程师。不论是在电池、手机部件,还是汽车领域,他经常会在设计部门负责人的办 公室里一呆就是{yt},对各种技术难题展开讨论,而且思维能在各种产业间时时转换,甚至彼此融合。他不喜欢穿西服,因为天天要和工程师、现场工人打交道,西 服会增加距离感。

展开收起
排名  财富(亿元) 姓名  公司  总部 
    239     广东
 2  175   广东
 3  150 家族   上海
 4  150     北京 
 5  100 广东
 6  90 腾讯 广东 
 7  75 家族  浙江 
 8  73 美国
 9  71   广东 
10 70 家族 湖北
展开收起
2009
排名
2008
排名
姓 名 性别 年龄 2009财富(亿人民币) 公司名称 总部所在地 主要产业
1 23 43 396.0 广东 深圳 电池、IT零部件、汽车
2 1 61 375.5 上海 - 饲料、重化工业、投资
3 16 64 327.7 集团 浙江 杭州 饮料
4 40 47 279.9 、股份 广东 广州 投资、金融、矿业、房地产
5 3 28 266.3 广东 佛山 房地产
6 18 59 262.9 上海/香港 - 房地产
7 9 38 259.4 广东 深圳 即时通讯、门户网站、网络游戏
8 130 45 258.8 辽宁 辽阳 铝型材、塑料型材
9 6 46 252.6 江苏 南京 家电零售
10 35 家族 55 239.0 集团 辽宁 大连 房地产
展开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王传福】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