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故事2_李博士的空间---等待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_百度空间

银杏

很早以前,笔架山下住着两户人家,红豆、白果两小无猜,亲如兄妹,常在一起玩耍。白果10岁那年,妈妈染上了地方病,地方病是顽症,不管怎样吃药,最多只能活一年。传说昆仑山中的一种药果才能治好这种地方病。因为路远难行,去采药的人一般是有去无回。白果的爸爸不畏观险,打算去昆仑山为妻子采药,只是苦于白果与病妻无人照顾。红豆一家人知道了,忙到邻居看望病人,商量采药的事。红豆的爸爸说:“我去采药吧。”白果的爸爸不同意。红豆的妈妈说:“烟火邻居,分个什么你我呢?再说鱼帮水,水帮鱼是做人的本分。”半年过去了,不见红豆的爸爸采药归来。等啊等,一年过去了,还是不见采药的人回来。白果的妈妈等不及病死了。红豆的爸爸也永远回不来了,因为在采药的路上攀悬崖时摔死了。白果失去了妈妈,红豆失去了爸爸,两家人相依为命,苦熬了多少年,才慢慢地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挣脱出来,山冲里偶尔回荡起两家人的笑声。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红豆十八岁那年,妈妈也染上了该死的地方病。求医拜佛无效,红豆决定去昆仑山寻找药果,把妈妈托给了白果照顾。采药路上,红豆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zh1}到达了昆仑山。红豆的孝心感动了山神,山神递给红豆一颗药果说:“此乃天地之灵根所结,天机不可泄露。此果只能给你的妈妈吃,他人吃了,你会立刻变成哑巴畜牲。切记!切记!”红豆接了药果,给山神磕了几个响头。妈妈的病有救了,欣喜若狂,日夜兼程往回赶。

话分两头说,自红豆离家后,白果像亲生女儿一样服侍红豆的妈妈。端茶递水,倒屎倒尿。红豆的妈妈过意不去,对白果说:“孩子,不要管我了,这病会传染的。”白果说:“我的妈妈死得早,是您一手把我摸大的,你比亲妈还亲,世上哪有知恩不报的呢?”

不久,白果果然染上了地方病。红豆一回到家里,就把药果往妈妈嘴里喂。妈妈扯气不来地问:“采了几颗药果?”当妈妈得知只有一颗药果时,准备吃药张开的嘴巴又闭上了。妈妈深情地望着红豆、白果,在心里拿定了主意,轻轻地对白果说:“快去地里把你爸爸叫回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支走了白果,妈妈对红豆说:“白果服侍我染上了这该死的地方病,她年纪小,药果就给她吃吧,妈老了,身体不行了。”红豆跪在妈妈的床前,边哭边说:“您先吃吧,妈妈,我明天再去昆仑山为白果采药。”妈妈一边用颤抖的手为儿子擦着泪水,一边说:“记住妈妈的话,孩子,做人一定要多为他人着想。好吧,先把药果放在床头,待会妈再吃,现在我要上茅房,你快去叫白果过来帮忙吧。”红豆信以为真,照妈妈的吩咐去了。妈妈不愿看到白果有什么不测,也不愿儿子再去昆仑山冒险。只有采取果断措施,白果才会吃下药果,儿子才不会再去昆仑山。待红豆、白果双双跑回家时,妈妈用自己的裤带已经在床头架上吊死了。安葬了妈妈,红豆把药果送给了白果。白果不知事出有因,吞下了药果,药到病除,精神百倍。待她正要感谢红豆时,却见红豆很快变成了一只比狗小比猫大的黑油油的动物。这动物就是后来被人们尊为山神的白猸子。白果从惊鄂中醒来,明白了一切,放声痛哭:“红豆哥啊,你爸爸为我母亲采药死在了去昆仑山的路上,你妈妈为了让药给我吊死了,你为了治好我的病又变成了动物。天啊,我该怎以办啊?”

白果冷静下来,她想这一切都归罪那可恶的地方病。地方病害得无数人家破人亡。既然这药果可以治好地方病,为什么不让它在家乡生根结果呢?那样不就彻底解决了地方病带给乡亲们的痛苦吗?只可惜药果我已经吞下了,要想不让它变质,只有迅速地死去。怎么办?红豆哥一家三口为了妈妈和我都付出了生命,我为什么不能为家乡人民世世代代摆脱地方病的折磨而去死呢!于是留下遗书,悬梁自尽了。

按照白果遗书的要求,不用棺材迅速把她埋在山脚下土质疏松的地方。很快埋白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树苗。后来树长大了,结出的果子是地方病的克星,乡亲们采摘方便,不再受地方病的折磨了。

为了纪念白果姑娘,乡亲们就把这药果叫做白果。红豆、白果为了他人变成了动物和植物,但她们仍通人性。白猸子依恋白果树,一年四季守护在白果树周围。白果树从未忘记自身悲壮的由来,那绿色的花朵,花中的泪滴,是对红豆哥和那些为了他人而牺牲的人们永远的悼念。

当归

古时候,有个青年名叫王福,勤劳善良,靠采药与母亲相依为生。离他家几百里外有座高山,据说山上长有很多神奇的药草,由于山高路险,加上毒蛇猛兽横行,所以很少有人敢去,去了也是无回。王福很想去探个究竟。他想自己身强力壮,应该无所畏惧。当他征求母亲意见时,其母想挽留儿子,不便直说,就建议他娶了亲,成了家再走。王福遵照母亲意思,择期成家。成家后,仍念念不忘进山之事。{zh1}终于有{yt},他对泣不成声依依不舍的妻子说:“我若三年不归,你可另嫁他人。”次日,毅然出门上山去了。母亲日盼夜望,转眼三年过去了,仍不见儿子回来,估计必死无疑。王母通情达理,遵照儿子的托咐,劝媳妇改嫁。谁知媳妇改嫁不到半月,王福竟满载名贵药材而归。他见妻子改嫁,后悔不已。见面时,他指着药材说:“原来打算卖掉药材,给你置衣物首饰。如今你既已改嫁,就把这些药材送给你吧。”两人抱xx哭。新妇悲痛感伤,忧郁成疾,月事不调,骨瘦如柴。她拿起王福带回的药材,生啖活吞,企望中毒,了却此生。谁知吃了以后,她反而月经通调,日益康复。后人便取唐诗中“正当归时又不归”中的“当归”两字,做了此药名称。

很久以前,相传在山青水秀、风光旖旎的鲁东南沂蒙山区的蒙山上,生长着许多人参。其中两棵活了上千年有了灵性,变成了人参娃娃,夜晚经常在山中玩耍。睛朗的月夜,有人在山上见过他俩的身影——一男一女,白生生、胖乎乎的,腰里围着耀目的红兜兜,蹦蹦跳跳,十分可爱。

有{yt},远处来化缘的一位黑心和尚得知此事,便想抓到人参娃娃,于是就骑着一头毛驴,带着清风、明月两个小和尚来到蒙山上,建了一座不大的寺,起名叫明山寺。他来后无心念经,白天睡觉,夜晚在山上东游西逛到处寻找。这两个小和尚白天为他砍柴、做饭、割草、喂驴,晚上舂米到深夜,吃剩饭、穿破衣,还经常挨打受骂。

有天晚上,黑心和尚又外出寻找去了,清风、明月正在舂米,只见门外站着一男一女、两个围着红兜兜的白胖娃娃,他俩怯生生地说:“我俩帮你们舂米好吗?”清风、明月正愁舂不完呢,就答应了,他们四人一会就把稻谷舂完了。从此以后,每当黑心和尚外出的夜晚,俩娃娃就来帮忙干活,然后一块玩耍,有说有笑,快活极了。

有天夜晚,黑心和尚回来特别早,发现了人参娃娃在屋里玩耍,就轻轻地推开门,猫腰去抓,但人参娃娃立刻不见了。黑心和尚眼睛贼溜溜地转了几转,对清风、明月说:“我给你俩每人一根带着一绺红线的针,等胖娃娃再来的时候,偷偷把针别到他们的红兜兜上,松开线,到时候,你俩就可以常跟他们玩了。”清风、明月信以为真,高兴了大半夜。又到了晚上,两个胖娃娃来了,他俩留着胖娃娃玩了一会,依照吩咐别了针,松了线。

第二天早晨,黑心和尚早早起来,顺着弯弯曲曲的红线向前寻去,直到傍晚才在大山树丛深处挖出人参娃娃。黑心和尚暗自高兴:“嘿嘿,我就要脱胎换骨立地成仙了……”

他悄悄来到厨房,把人参娃娃放到锅里,搬来一块大石头压在锅盖上。叫来清风、明月说:“你俩只管烧火,不许打开,否则就要你俩的小命。”说完就沐浴更衣去了。

清风、明月刚点着了火,忽然一股异香从锅里飘出来,就听里面喊:“救救我们。”他俩互相看了一眼,壮着胆子掀掉石块打开锅盖一看:“啊?是那俩个胖娃娃。”清风、明月知道上了当,他俩不顾一切把两个好朋友抱出来,让他们从后院逃走了。临走时,俩娃娃感激地塞给每人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果,并告诉他们:“遇到危险,把它放到嘴里”,身子一闪不见了。

一会,黑心和尚回来,发现清风明月放走了参娃娃,就拿着荆条去抽他俩。清风、明月赶紧把小山果含到口里,只觉浑身发轻,双脚离地。他们赶忙抓住拴在桂树上的毛驴缰绳,没想到毛驴和桂树也拔地而起,向天上升去,树根上夹带的石块、泥土落下来,正巧砸到黑心和尚的头上,顿时他脑浆涂地,一命呜乎了。

清风、明月升到九重天上,被王母娘娘派给万寿山五庄观的镇元子仙人,做了看守“人参果”的仙童;那头毛驴在天上东游西逛,正巧被张果老碰上,收留当了坐骑;那棵桂树被月宫里的嫦娥拦住,栽到了月宫门前。睛朗的月夜,我们还能看到月亮上桂树的影子呢!

逃出虎口的人参娃娃,不愿继续在蒙山上久住,便带着他们的家族,离开了沂蒙山区,迁到我国东北大森林,在那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白头翁

有个年青人闹肚子,一阵一阵地疼得直冒汗。他忍着痛,捧着肚子去找医生,恰巧医生被别人请去了。年青人只得回家。不料,他走在半路上又疼上了劲,疼得他肠如刀绞、行动不得,只好躺在地上。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走来,他问年轻人:“你怎么睡在这几呀?小伙子!”

年轻人答道:“我正在闹肚子疼坏啦!”

“怎么不去看医生?”

“医生不在家呀。”

“那就找点药吃啊!”

“让我哪里找去?”

“嘿,你身边不就有治闹肚子的药吗?”

“在哪儿?年青人急问。”

老爷爷用拐杖指着路边一颗果实上长着白毛的草,说:“这东西的根就是药。你挖回去煎汤,只要连吃三剂就好。”

“真的吗?”

“你看,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能说瞎话吗?告诉你吧,这是我家独传的秘方,就借你的嘴传给世人吧。”

老爷爷说完,转身走了。

年青人还是半信半疑。过了一会,他觉得肚子好受了一点,就挖了几棵果实上长着白毛的野草回家了。到了家,他并没有煎汤吃。可是到了下半夜,肚子又疼起来,泻肚子的次数也增多了。年青人实在受不住了,只好试试老人的办法。他把那些野草的根子洗干净,又切了片、煎成汤。这天晚上,他喝了一剂;第二天早晨,又喝了一剂……到第三天,肚子竟不疼了,也不泄了。年青人十分高兴。

后来,邻居中有许多人得了痢疾。那个年青人就扛上铁锹,到村外荒地里去挖这种药草。他挖了一篮子回来,送给病人。病人吃过都好了。人们问年青人:“你什么时候学会医道啦?”

年青人便对大家讲述了老爷爷传授单方的故事。

人们又问:“哪儿的老爷爷?”

“我忘问啦。”

“这叫xxx草呢?”

“老爷爷没说。”

年青人十分后悔。过了几天,他来到上次碰见老人的地方,想找到老人,当面致谢。可是,问来问去,怎么也打听不出那位老人的来历和下落。大伙都说:“没有见过这么一位老先生啊!”

年轻人很失望。他坐在与老人相遇的道边上发愣。这时,他看见土梗上有一颗长满白毛的药草,正随风轻轻摇动。那长着白毛的药草,多像一位白发老头啊!年轻人惊叫道:“哎呀,那位老爷爷怕是南极仙翁显圣,亲传秘方来了吧!对,不能让后辈忘记那位传药的老爷爷,这种草,就叫‘白头翁’吧。

白头翁有毒,自己不要随意用。

灵芝

灵芝原来是天蓬元帅的千金,因违天规,受贬后托草投胎而来。灵芝姑娘长得特别美,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也不足以表达。玉皇大帝虽有三宫六院,可那些娘后嫔妃无一人比得上她。有{yt}玉皇传旨,宣天蓬到凌霄宝殿见驾。天篷元帅以为自己行为失检,大祸临头,颤颤惊惊地跪在金殿上不敢仰视,喃喃地奏道:“陛下宣微臣上殿,不知有何见谕?”玉皇一改往常的威严,满脸笑容,说话不再绕圈子。“爱卿休得惊慌,今日宣你非为别事,寡人最近得悉你有一女,品貌双优,欲破內宫额满之禁,例外纳为一万零一号贵妃,终日侍奉左右同享天庭之荣华,不知爱卿意下如何?”天篷本来官瘾极大,苦于无进身之阶,此刻一听,连忙捣蒜一般叩首谢恩。并求玉皇早点择良辰吉日迎接女儿。玉皇大悦,给了天篷十分厚重的封赏。

话说天篷兴冲冲回到家中,喜眉笑眼地把此事告诉了灵芝,估摸女儿也一定会高兴的。料不到灵芝一口回绝:“女儿回禀元帅,别看那玉皇至高{zz1},实乃无恶不作的轻薄好色之徒。他那么多后妃,有几个得到好下场?父亲尚有一点爱女之心,也不会睁眼看女儿落入虎口。”天篷做梦也想不到的美事,被女儿当肥皂泡吹掉了。他深知女儿吃软不吃硬,忙开口哄道:“傻孩子,你难道不知一人进宫全家得福吗?你别看这贵妃的品位,比王母诸后低几等级,只要你用心求取恩宠,前程无量。你若一味固执,誓违圣命,玉皇岂能饶你?咱全家的荣华富贵势必断送你手!”他暗中布置了丫环使女把灵芝软禁起来。

被囚的灵芝,日夜啼哭,悲哀欲绝。她深知自己的父亲是个卖女求荣的货色,压根儿就不指望这种人回心转意。她趁戒备不严之时,悄悄溜出帅府,变成一根不显眼的小草,向凡间飘去。玉皇得知此事,气得暴跳如雷。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掩盖天庭的丑闻,便发布“驱逐灵芝出仙界,贬她为一棵独居山野的小草,不准她在肥沃的土地上落脚,不准她再择偶婚配,也不准她再有一般小草那样有遮体的外衣,孤单地终身寂寞,裸茎露杆,等到她觉得这样活不如死,决定悔改,再予赦免。”从此灵芝在人间扎根了。这当然是一种美丽的神话。

鱼腥草

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勾践忍辱负重假意百般讨好夫差,方被放回越国(今绍兴)。传说勾践回国的{dy}年,越国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为了和国人共渡难关,勾践翻山越岭终于寻找到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而且生长能力特别强,总是割了又长,生生不息。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的野菜渡过了难关。这种野菜有鱼腥味,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丁香

传说有一显贵,自恃才高八斗,瞧不起平民百姓。一日过河,无船无桥,央求一农夫背他,并许以银两。农夫说:“我出一上联,你若能对出,不要银子背你过去。”显贵欣然应允。农夫说:“水冷酒,一点,二点,三点水。”显贵百思不得其意,回去后卧床不起。遍请名医、金石无效,竟呜呼哀哉了。后在坟头长出一株丁香花,其同僚见了大悟:“他终于把下联对出来了——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字。”



郑重声明:资讯 【中药的故事2_李博士的空间---等待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