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深度解析各品种基本面- 宁静致远- fxj8818 - 和讯博客
2010年深度解析各品种基本面 [转贴 2010-01-15 09:03:31]   

时间:2010-01-15 07:56

  2010年我们推荐以下交易策略:在美联储加息之前,做多黄金;做多延期石油(2011年12月);在美国种植意愿调查期,做多玉米、做空大豆;从4月份做多原糖;做多铜。

  基本面将变得很重要:我们认为2010年商品相互关系将逐渐弱化。基本面将变得很重要,甚至比2009年流动性充裕的时候还重要。因此,投资者在2010年应更谨慎,增强对市场的辨别能力。2010年大宗商品仍维持紧平衡状态。

  新兴市场将继续拉动大宗商品的需求:我们的经济学家预测全球的GDP增速将达到4%。对于商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兴市场的GDP增速将达到6.5%,远高于发达国家2%的增速。

  2010年通胀风险上升:公共负债压力将迫使部分央行继续印钞票。历史上,在通胀环境下,商品的表现远远超过股票和债券。

  2010年美元将不再会像2009年那样弱:2009年弱势美元提振大宗商品价格,然而2010年美元对新兴市场汇率可能走弱,我们怀疑商品价格能否像2009年一样获得弱势美元的支撑。

  宏观风险:美元回升意味着什么

  2009年弱势美元支撑整个商品市场。进入2010年,我们的外汇交易策略团队认为美元相对于发达国家汇率将走强。美元回升的影响将取决于其成因,如果美元回升是因为美国经济比其他发达国家表现好,这将支撑商品价格,尤其是美国短缺的商品;如果美元回升是由于美联储加息,那么商品价格将显著地缺乏支撑。如果{dy}个情况发生,我们认为商品将在2010年有较好的表现。

  我们提醒投资者,针对美元回升的直接反应就是卖出商品,除非市场消化美元回升背后的原因。在美元回升之后,我们认为卖出商品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原油:在2010年二季度之前,我们并不认为市场短缺

  2009年原油价格的回升具有陡峭平坦相间的特征,原油的收益差为过剩提供了充足的证据。自2007年以来,全球需求{dy}次开始促进价格上涨。我们相信市场的焦点将重新回到原油的长期供应问题。

  我们对2010年需求抱乐观态度,预计需求增长170万桶/天,但是并不认为原油市场变得紧张。从一季度开始,市场将变得温和,但是在二季度,市场将有能力承接欧佩克50万桶/天的闲置产能重回市场。

  2010年,我们认为中国将成为原油需求增长的{zd0}贡献者,达到55万桶/天。中东需求预计增长30万桶/天。拉丁美洲和印度分别增长20万桶/天和12万桶/天。我们认为经合组织需求增长20万桶/天,因为由于经济复苏使使得原油需求大幅增加。

  在2010年,宏观经济对原油价格的支撑作用逐渐淡化,流动性在2009年对原油多头相当有利,但政策制定者将在2010年收紧流动性。我们坚持2010年对原油85美元/桶的预测。价格走势可能趋于平缓,如果宏观环境转向、基本面依然维持偏弱,那么预计欧佩克将继续保持减产,我们的平衡表显示欧佩克产量依然足够应对库存急剧下降。

  铝:上升的产量和产能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2009年铝表现一般,是伦敦金属里面表现最差的一个。由于美国建筑和汽车市场开始恢复,我们预计原铝消费量将有进一步的提高。中国房屋建筑和汽车行业铝消费增长强劲,带动全球铝使用量增长13%。

  2010年铝需求恢复,但供应问题依然是2010年铝市的重大挑战,就像2009年一样。

  供应方面的压力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增加的产量和产能将可能提高净出口量,进而增加全球的供应;第二,西方关闭的大部分产能仍处于闲置状态,并且中东和印度依然在提高产量;第三,市场仍然需要面对高库存的现实,尽管乐观的投资者认为融资交易对库存有较大的影响。一些交割仓库在2010年不可能更新,结果就是可能促进库存增加,而铝价的回升将变得很困难。

  铜:尽管库存逐渐增加,但仍然是我们青睐的基本金属

  除铅外,铜是2009年表现{zh0}的金属,迄今为止,伦敦现货价格已经上涨130%,反映出2009年一季度中国重建库存的影响。2009年二季度,除投资需求外,美国和亚洲地区重建库存,中国表观消费因进口激增而强劲,市场担心价格强劲上涨的持续性,但我们看到价格走势已经较为稳健。然而,在中国通过大量进口消化全球供应压力,并且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得到改善的推动下,我们认为铜市潜在的需求将可能使得铜价再次回升。

  在2010年,相对较低的库存水平、紧张的废铜市场和有限的闲置产能等因素将有可能再次影响价格。紧张的废铜市场,尤其是中国因素导致的原料需求压力,将成为促进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铜精矿供应也比较紧张,长协矿价格回落,并且部分大铜矿还面临劳工纠纷的威胁。在经合组织精炼铜需求改善和中国需求强劲增长的情况下,预期精炼铜供应将出现下降,这将使得精炼铜库存消费比面临回落的压力,而价格将获得提振。

  黄金:强势美元是较大的风险

  2009年四季度在投资需求激增和弱势美元的推动下,黄金突破长期压力位1000美元/盎司,并且于2009年12月3日创出1221美元/盎司的新高。

  自从那时起,加息预期或者其他主要货币尤其是欧元和日元疲软、美元短期走强,将成为主导2010年黄金价格走势的关键。

  基于近期的经验,我们认为2010年黄金价格的主要风险就是大量做空美元和做多黄金的头寸撤离而使得美元大幅走强。此外,我们并不认为黄金多头市场就此瓦解,由于主权国家债务担忧和在不影响全球脆弱的经济的情况下,收紧流动性成为投资者xx的重点。我们担心初期通胀、过度流动性及央行继续xxxx将对黄金价格构成支撑。

  总而言之,由于投资者考虑了诸多反面的影响因素,2010年黄金市场将比2009年更加反复无常。

  玉米:美国供应趋紧

  在我们看来,玉米价格已经超出我们对于2009/2010年度市场预测(我们呼吁平均价格达到4.5美元/蒲式耳)的15%。尽管现在放在玉米上的注意力集中在美国玉米推迟的收割期上以及对生产的影响,但更大的问题还在前方。在南美,可观的种植面积从玉米转移至大豆,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美国。

  先进的生物燃料又进一步促进了商业化大规模发展的可行性。在我们看来,xx政府授权的RFS将在2009/2010年度里需要7.3亿/蒲式耳的玉米增量用于生产乙醇。

  大豆:强劲的需求

  迫于南美大豆收割的临近和美国大豆创记录的丰收,我们对2009/2010年度后期的大豆保持xx。在过去的十年中,年均增长率近13.5%的中国进口一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在2009/2010年度初期供给了中国的需求,美国大豆市场显得特别强劲。然而,美国很快就会失去它的地位。

  阿根廷的干旱导致了世界大豆库存在2008/2009年度的收紧(生产从最初预期的4800万吨下降到3200万吨)。今年大豆价格的回升,导致许多生产者被激励去种大豆代替玉米。

  一旦南美大豆开始收割,1月底,中国将会有一个更大的用于采购的市场。此外,任何对中国大豆需求的不利变化可能不仅增加美国的产出,而且也会打乱世界的平衡。

  我们看跌大豆是因为我们在2010年11月大豆的合约中看到了疲软的市场。然而,由于持续扩大的种植面积,我们仍然对价格长期看涨。

  小麦:仍然充足

  在小麦上我们保持中立的观点。世界小麦的供应对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说是过剩的。目前世界库存消费比是25%,美国是43%,而5年平均值则是世界库存消费比为19%,美国为23%。

  美国小麦出口始终面临与俄国和其他黑海国家的竞争,因为世界小麦的产量在有利的条件下正在增加。在2007/2008年度,美国出口了世界小麦产量的65%,而在2009/2010年度下滑到了58%。如果美元升值,这对于美国出口来说又将形成额外的压力。

  如果玉米的价格如我们希望的那样反弹,小麦的交易价格也会得到同情性的增长,因为它是替代谷物。然而,那仅仅是增加了我们的中立性,因为我们的观点是小麦是玉米的追随者。

  从2009/2010年度初期以来,我们就已经看到了小麦和玉米价格相当高的相关性(>0.7),我们同样也看到了小麦价格和美元指数的几分负相关性(-0.3)。在还没有任何减产消息下,我们希望这些趋势在目前能够持续。

  棉花:转向中立

  当感觉到棉花价格已经回升得太多并且在目前还在持续的时候我们就开始xx了。我们看到部分农产品的价格就跟棉花一样跟随玉米和大豆的价格在上涨。从根本上说,我们注意到中国和印度都看到了向下修正的生产估值。在首次预估中,2009年5月,USDA预计中国的棉花产量将是3300万包,在一系列向下修正后,种植面积现在已经被降到3150万包。印度的棉花产量预计也要减少,目前预计将会从2460万包减少到2380万包。另外,在美国,棉花产量收割减少的预期对美棉短期有所支撑,在USDA的首次预估下,美棉产量从1330万包减少到1260万包。

  由于竞争对手的供应在减少,美国的棉花出口随后会出现一个反弹,但我们近期还是保持中立。进一步的反弹还取决于其他农产品、美元走弱和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的影响。

  白糖:至少在4月保持看涨

  我们希望白糖的价格持续回升,至少要延续到2010年4月巴西收割后迎来市场采购。由于在巴西和印度,天气问题给市场造成进一步的压力,现货价格在2009年已经翻了两倍之多。显而易见的是,糖的供应不足将持续到巴西的收割开始,关键的问题是市场要看印度购买的是原糖还是白砂糖。不管结果如何,我们看到在巴西收割季开始之前,糖的销售价格已经达到了30美分/磅。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印度将是价格的主导者。少雨造成了2009/2010年度产量只有约1500万公吨。即使需求止步不前,我们始终认为印度将需要进口至少额外的400万公吨(除此之外300—400万公吨已经预订了)以避免人民无糖可用。我们的消息来源告诉我们印度已经缩减了约100万公吨的精炼产能,这意味着印度将被迫进口300万公吨的白砂糖。这正在主导白砂糖—原糖的价差进一步扩大,整体上看,市场还是看涨的。

  在巴西,2009年度糖的产量现在看来是3400万公吨。工厂已经并且正在削减来年的生产,从与汽油的比价和稳健的汽车销售看乙醇的需求还很强劲。大雨削减了产量,巴西的工厂仅仅只能保证他们明年预期产量的30%——低于他们套期保值的水平,因此,当巴西的收割期开始时,我们希望价格能够承受住压力。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深度解析各品种基本面- 宁静致远- fxj8818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