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雪了,早晨送和和去幼儿园的时候,雪很大风很冷,可是和和很兴奋,告诉我说:“冬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可以打雪仗、堆雪人。”看来去年那场迟来的雪,让和和至今记忆犹新。堆积的片片还没有发完,秋天仿佛就在昨天,依旧灿烂温暖,冬天却突然到来,寒风凛冽。
2009年10月31日,星期六。
这天,要送和爷爷和奶奶去杨凌的和姑姑家,早晨出时,我手忙脚乱的准备好了所有东西:和和的水壶、路上的零食、纸巾湿巾等等,就是忘记了很重要的一样东西----照相机。到了杨凌,吃过午饭,和和就着急的要去昆虫馆,因为来之前给他提过。于是在大姑姑、二姑姑的陪伴下,一起来到了博览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坐落于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范区的中心地段,占地130余亩,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包括昆虫馆、动物馆、植物馆、土壤馆、农业历史馆5个专业博览馆及蝴蝶网室、游客中心等,是一个植物分类园、种质资源保藏和展示园。博览园收藏国内外各类昆虫标本120余万号、动物标本80多万号、植物标本55万余份,收藏量居全国高校之首。
----摘于博览园门票
我们先到了昆虫馆,进入之后,发现可看的东西太多,和姑姑决定出去找个照相机去,以做留念。有化石、有标本,还有一些模拟昆虫发声、捕食的xxxx,就是孩子也能很清楚的看到昆虫多种发声原理和捕食技巧,惟妙惟肖。
↑威武的甲虫方阵。
↑现在让和和拍个照很难,不仅不配合,还故意呲牙咧嘴的,不过背后的蝴蝶真是太美了,好多都是世界名蝶。
↑和和对这个触摸屏很感兴趣,可以玩昆虫游戏和智力问答等等,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在上面随便乱摸,不停的改变画面。
↑一楼的展厅主要是各种昆虫标本,而二楼主要是讲昆虫和人类的关系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和发现了自己认识的字,很兴奋。
↑安静的展厅一角。
↑百花齐放。
这两幅画都是用蝴蝶的翅膀做成的,现场看起来更美,都是获过国际大奖的,展厅里还有一些,贴两幅共享。
↓满庭芳。
↑原来没发现,有这么多和昆虫有关的歇后语,又长见识了。
↑昆虫馆外,周尧的塑像。和和对老爷爷手里的放大镜很感兴趣,他可是被誉为“蝶神”、“虫坛怪杰”的xx学者。
第二个来到了动物馆,一进场馆,我们就被眼前的巨大化石震撼了,披毛犀,一万年前已经灭绝的物种,看起来很凶猛。
↑和和要和披毛犀合影,我正拿着相机准备开照,和和竟然直接爬上高台,站到了化石的旁边,惊得我赶紧咔嚓一下,拉下和和。
↑和和在展厅窜来窜去,我们只好走马观花,看了个大概,不过好多很专业的知识我们根本是一头雾水,也只能做简单的了解。
↑和和对这个感兴趣,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属相。
农业历史馆正在维修,所以没有进去,可是展馆对面的一堆农业用具却让和和玩了个痛快。
↑这个我不认识,似乎是用来加工农作物的。
↑推磨。
↑这个,也不认识。
↑喂马槽?
↑拴马桩?
↑进入植物馆和土壤馆之前,和和发现了园子里的一条石阶路,跑进跑出的。仔细一看,发现里面种的都是平常听说过的xxx植物。
↑和和带路,准备进入展馆。
↑↓一进植物馆,和和睡到了地上直喊累呀,我叫他也不理睬。
↑现在照相,除了抓拍还行,否则就是摆POSE了,一点都不自然。
↑↓植物馆一侧有个专门的热带植物厅,和和又开始大摆POSE。
↑土壤馆里,和和对五色土(黑土、青土、黄土、白土和红土)很感兴趣,只说见过黄土,问我其他的土在什么地方有,我只是一知半解,后来看了我国的土壤分布图,才有点知解。
↑不雅之举。
看到土壤馆里分类很细,土是土,壤是壤,我很不解,土和壤不是一回事吗?查阅后才知道:土是由岩石经历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以及剥蚀、搬运、沉积作用交错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所生成的各类沉积物。而壤是松软的土,可耕之地。
↑黄土地貌。
博览园之行,我和和和都是大开眼见、大长见识,虽然很多专业的知识并不能理解,但是看了很多种化石、活体、标本,了解了生物的生活史,他们和人类的关系,等等等等,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是昨晚写了一大半的,可是后来熟睡的和和总是吭吭唧唧的,或许是有些冷吧,于是照顾他重要,今天终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