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国近期的变体票—78_争上邮_新浪博客

    近年来,对我国邮票和其他邮资品发行中出现的变体票品(简称变体票),曾经有多篇文章进行论述,颇多争议。其中似乎又以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为甚。一种观点认为,在我国现有的邮票发行制度下,不可能存在变体票,加之印制技术愈来愈精良,至少是大的变体不可能出现。此可称之为基本否定派或反对派,他们同时认为,目前市面上的所谓漏色、变色、无齿、打孔移位等,均属来路不明(即通过非法途径或手段从邮票厂流出),或人为变造。另一种观点则属基本肯定派,他们不仅认为有变体票的存在,有的还认为,无论是何种来路的变体票,因为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均应予以承认。既使有些变体票可能是从邮票厂直接流出的,这也说明有关部门和邮政系统存在着漏洞,属管理责任,板子不应打在收藏者身上。

    时至今日,争论仍没有{zh1}定论,但事实上,似乎是反对派的意见占了上风。这一结果不仅影响了收藏者的积极性,更对邮集编组者及其参加高级别的邮票展览产生了更为严重的作用。因为无论是对传统集邮者,还是专题集邮者,要编组一部像样的、能获得一定奖级(如镀xx)的邮集参加高级别的邮展,就离不开变体票品。以专题邮集参展为例,在{gjj}的邮票展览中,许多评审员不提倡甚至反对邮集中使用我国近期的变体邮票。至于在具体的评审中是否造成扣分,不得而知。但作为参展者,笔者曾因邮集中使用我国近期的变体票,受到评审员的善意忠告,{zh1}只好将该类素材从邮集中撤下。

    但是,去年在洛阳举办的世界邮展上传递的信息却令笔者(我相信还有其他许多邮友)有所不解。在我们评价不高,甚至不让使用的许多我国近期的变体邮票,以较为重要的邮品的“姿态”,频频出现在国外的许多专题邮集中,其中有些邮集获得了金奖以上的高奖。这到底是我们把宝石当作了沙砾,还是展示者邮识不够?那么,还有评委,这些可都是FIP评审{sjj}的“大腕”。

    什么是变体票?其实,变体票就是由于印制过程中人为的失误或机器故障等原因,使邮票在刷色、用纸、打孔,以及图案等方面出了差错,而在例行检验时又未发现,从而进入了邮票发行渠道,直至流入使用范围。通俗点讲,变体票其实是在印制过程中形成的,且因疏于检验而出厂,又从邮政发行部门售出的“不合格残次品”。平心而论,不管是人的因素,还是设备原因,失误和故障都是不可{jd1}避免的,因此,变体票的客观存在不容置疑。纵观邮票发行史,综观各国邮政的发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变体票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拿一些法制比较健全、经济和科技较为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变体票也时常发现。我国何能独善其身?

    当然,也应承认,由于经济利益诱导和其他多种原因,目前的变体票,确实有的不是通过正常发行渠道流出的,而是从邮票厂直接流到市场上的半成品、印刷废品等,如个别票的整版无齿票、未完成刷色的整版邮票、未裁切的邮资片等。对这些直接从印厂流出的“变体票”,国际上的态度也是较为坚决的,一般评价较低,这可从其市场价格上反映出来。但问题是,我们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不能因为有关部门管理不善等原因,而否定从正常途径流出变体票的存在。而且,现在的邮票发行体制,特别是纪特邮票,并不像有的人所称的那样完善,本身就有弊端。试问,有谁能在纪念邮票和纪念邮资封片发行时,能从邮政窗口购到当日的新票?全国邮政局又有多少个窗口可以买到纪念和特种邮票?对此,有关部门应该认真反思,找出问题的根源。如果说市场中一些“来路不明”票品存在是标的话,那么,邮政管理体制、发行体制才是本。只有治本,才是根本。只有治本,才能有利于中国邮政和集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说说我国近期的变体票—78_争上邮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