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急需保险产品国外形成市场完善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急需保险产品 国外形成市场完善体系


  有消息称,上海世博会全部入境的布展物资价值超过了8.6亿美元,上海保监会联合辖下保险公司为世博会投出了预期几百亿元的保额。而此前不久,国家九部委联合下发文件,为促进金融市场体系和文化企业更好对接,鼓励保险公司探索开展信用保险业务,鼓励保险公司投资文化企业的债权和股权,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侵权险、产品完工险、损失险、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新产品。保险公司一改在文化事业发展中相对低调的“角色”,将被推到舞台聚光灯下。

  文化创意急需保险产品和服

  2006年,华谊兄弟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为电影《夜宴》的海外发行上了保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夜宴》提供一年的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保额在1500万至2000万美元,这是中国信保首次涉足文化创意产业,是影视作品海外发行与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首次合作,也是中国内地金融机构首次为单个电影投资项目提供授信。这份保额还使《夜宴》获得了深圳发展银行5000万元的xx。

  实际上,无论是从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产业本身健康发展来看,保险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都非常重要。在演出界摸爬滚打多年的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董事长安庭表示:“演出无小事,它和电影不同,不管你准备得多么充分,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风险。有一次,我们一个演出团队从西安出发到成都,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不想突然下起大雪,大雪封山,走不了,只好找来火车把道具运到宜昌码头,再通过水路到重庆,{zh1},还是比预期晚了{yt}到成都,耽误了演出。所以,遇到这种突发事件,比如气候变化,就算准备得再万无一失,也难免出现不测。所以,我只能说,‘演出无小事’,如果有应急预案,有保险就好了。”

  《开心麻花》系列总制作人马驰也表示,“其实,演出业哪个环节都需要保险。做演出是一个非常劳心的工作,我们制作人就像家长一样,每场戏都在后台盯着,如履薄冰,因为每场演出都不同,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而且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意外。话剧《索马里海盗》上演的时候,一个演员不小心碰到了木枪,后来额头上缝了三针,当时,观众在台前捧腹之时,他们却不知道,120已经在后台等待了”。

  市场已经出现新型“特殊保险”

  太平洋保险上海总公司参与了上海世博会的保险业务。上海世博局要求所有展会参与者必须投保综合责任保险、建筑安装工程险、财产保险、展品和艺术品保险等四项规定保险。其中综合责任险由中国人保{dj2}承保,后三个则由人保牵头的12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承保,包括东京海上和三井住友两家日资保险公司,在后三项保险中,人保承保额都占60%,每项保险分别有9家不同公司参与。对于来自各个国家的精粹艺术品,组委会都投入了巨大的力量进行价值评估、鉴定包括保费测算等工作,而且还和英国的劳合社等展开再保的合作。

  太平洋保险北京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去年中国保监会的年会已经下达了一个文件,内容就是关于支持文化产业振兴,保险公司的介入正在落实当中。太保上海总公司新产品调查研究也正在进程中,内容涉及信用和xx等xxx,包括债权、股权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像这次世博会,引进了国外很多国宝级文化产品,太保也是头一次为艺术品做保险。

  国联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保险经纪公司,从专业分工来说,是帮助待保客户分散风险的一个综合服务机构。其负责人闪志强说,完工险、侵权险等特殊保险品种他们已经实际操作过,因为国内好多出版媒体尤其是动漫游戏生产商经常为境外机构做服务工作,而外方通常要求有完工保障,完工险在国外也是比较普遍的,所以他们会联系外方保险公司为国内保险公司做“代保险”,就是由外方保险公司为国内保险公司进行保险,通过这种“迂回”操作来实现保险的目的。

  无形资产风险大成制约因素

  但纵观国内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文化产业的项目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而且保险的内容也是传统的那几种,显得十分保守。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蒲天红说,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做的都是常规险种,无非就是公众责任险、人身、财产、责任、货运、信用等几大类,这几大类适用于各行业。原来八一电影厂、北京电影制片厂都跟他们有过合作,就是对主要演员投保意外伤害、医疗之类,另外还有些贵重器材的财产保险,发生意外自然灾害之类的公众责任险,专门针对文化产业的产品仍属空缺。对艺术品的投保他们也涉及过,但{jd1}是慎重投保,为数很少,虽然属于财产险的类别,但大部分公司对工艺品、古玩字画、现金首饰等都是“除外”的不保财产。“保险实际上的意义就是赔偿机制,但古玩字画是惟一的,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理赔起来也很麻烦,更难鉴定它的损失。比如,张大千的画滴了一滴墨水上去,这损失到底怎么算?”蒲天红说。不过他也介绍道,近几年大部分产险公司已经开始涉足艺术品保险,是作为“特约保险”的形式来涉及艺术品,必须特指某一物品,价格经过双方协商。保险公司肯定会进行评估,再确定保额赔率,虽然有此类产品,但将其列为常规项目的公司几乎没有。

  太保负责人说,国外有专门做艺术品保险的公司,尤其是针对画廊展出作品和拍卖作品,其实保险公司的承保价值也是艺术品市场定价的一大标准。他们了解到国内有这方面的需求,但很少做,此前的案例有对陈逸飞画展的保险,保额高达60亿元,也包括此次世博会期间的艺术品保险,这个“特殊产品”非常细致,包括保安队伍的力量、运输队伍的经验,现场展览空间的温度、环境,保险公司都要有细节上的要求。

  目前大多保险公司都会投保的项目有公众责任险,比如大型演唱会、演出遭遇意外自然灾害,也有演员的人身险,甚至国外演员来中国还能享受到财产保险,电影院、演艺设施等也可投财产保险。但多数负责人都表示,像完工保险目前国内要推出的话是要有勇气的,这种完工保险是属于担保性质的,需要各种手段的配合来促进完工,保险公司要提出一些制约条件,比如演员状况、拍摄现场环境等等,很复杂。而对一个文化项目或公司,保险公司要直接给予融资或投资其股权、债权,肯定要对产品将来的可行性、盈利程度、风险控制仔细研究,而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缺乏透彻了解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知识产权属无形资产,文化产业的风险怎么把控这是关键。”蒲天红说,据他了解,在国内好像还没有保险公司直接投资文化企业股权、债权的先例。

  “常规军”需要新市场

  记者采访几家综合型的保险公司时,他们对文化产业的现状都不太了解,对文化市场需要保险力量介入的实际市场需求也掌握不多。面对众多优质文化项目和“嗷嗷待哺”的企业,保险业的态度仍显得相对保守。

  国联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正在做一个出版单位转制的大项目,近几年也一直在跟踪一些文化企业的转制过程。闪志强说,北京的出版单位转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家明文规定,今年7月1日之前出版单位员工集体进入社保,而已退休员工享受的是基本保险。出版单位全部实行企业化管理,轻装上阵,从行业发展来说,是对中国出版行业的重新洗牌。但就保险开展来说,问题也多。

  转企改制后员工的社会保险问题就是一大困难。闪志强说,出版行业机制这么多年来内部并没发生彻底转变,比起以前的“铁饭碗”和内部福利,很多人的观念无法扭转也无法接受现实,比如现在要求他们参加基本保险范畴,实行更市场化的操作,已退休员工的养老金由社会保险去发放,如果原来单位发3000元,社会上只能领2500元。

  闪志强说,目前也缺乏能符合转制单位的突破性险种。目前国内出版单位员工的年龄结构都是偏大的,对很多年龄大的员工来说,其身体健康条件已经不允许再参加健康保险,比如有些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所以会被保险公司拒保,国内偏向于长期护理的保障没有。但像长期护理,结合账户型管理的医疗服务,国外保险产品有很多可供选择的余地。

  太保负责人说,其实保险公司也希望能开发一些新险种。像环境污染的责任险保单以前是没有的,或者说过去保险公司没有能力或不愿意承保的,但现在有了。现在的保险公司都具备了一定的金融保险能力,如果最终有市场需求并且有一定利润,那保险公司会很乐意进入的。他说,目前保险公司之间的“同质化”竞争非常厉害,各家产品差不多,原来保险产品半年保护期的“屏障”也没有多大约束力了。就针对文化产业的新险种来说,开发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和精力,但可能一弄好很快就被别人学会了,互相之间还有激烈的价格竞争。“起码常规险种的经营是很稳定的,很多保险为什么一到中国能躲就躲就是这个原因。”他认为,除非保监会牵头做这事,进行相关调研,并拨定费率,还应该对保险公司制定一些鼓励政策。

  蒲天红说,文化产业的保险需要解决的也是那几个核心问题,中国的市场环境是否可以发展下去这个险种,有没有收入保证,风险是否可控,费率能不能量化地计算出来,还能不能带来盈利?这些都还需要调研和探讨。他建议道,保险公司的操作经验是{dy}位的。如果国外有这类产品,可以效仿。

  太保相关人士说,国外保险有很多有特色的、量身定做的险种,比如英国保险市场,还能给演员个人的眉毛、头发都投保,《哈利·波特》出版后保险公司都会专门帮你研究做版权保护。但在国内开发新险种,要向保监会报,一般做出来价格也非常高,客户不一定需要。即使做出来了,国内竞争太激烈了,光北京就有上百家保险公司,如果是做文化产业的险种,应该是财产险公司的业务,但这块北京也有几十家公司。

  国外形成市场完善体系

  在国外影业发达地区,企业的银行xx业务,除了有专门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还有再保险公司。银行会和保险公司之间有直接关联,如果制片方无力还款,保险公司将向银行赔钱,同时这家保险公司会找一家再担保公司,把自己的风险再度分散。此外,国际上甚至还有监票和票款保管公司,把票房回款放到第三方中介公司那里,保证所得票房要优先用于还款,还款后剩下的钱xx公司才能拿走。这种相对健全很多的结构,已经在国际上运作很多年。

  保险服务也是金融机构能够为电影电视业提供的重要服务项目,甚至于在融资的过程中,保险服务就已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好莱坞的融资过程中,保证人(一般为完片保证公司)充当了提供保险服务的角色:其任务是确保影片按照商定时间、预算与质量完成交付。这就要求保证人非常熟悉影视生产流程,并且能够对剧本质量、资金筹集、相关制作人员的素质、制作公司的还款能力、影片完成后的收益等等进行xxx的评估,对影片的制作过程进行监控,汇报制片开支状况。一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完片保证公司将代为银行承担损失。专门的完片保证公司称为“Coin-pletion Bond Company”或“Completion Guarantor”。实际上是保险公司的一种形式,这是金融保险行业在影视产业的重要业务。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在发放影视xx时专门要求有保险的保证,而这样的服务无疑可以加强资金使用者的信贷能力,增强银行的融资信心,提高影视制作机构向银行xx融资的成功率。另一方面,由于事关完片保证公司的切身利益,作为影片制作监督的保证公司会对制作过程严格要求,从而客观上确保了影片如期高质量完成,并且使现有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国内还没有保险公司开展这种业务,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客观环境造成的高风险阻碍。另外,在保险公司参与的融资项目中,通常{zh1}xx与否的决定权是在保险公司手中——保险公司同意受保,银行几乎会百分之百同意借款。因为此时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很小:如若保险公司对保险标的不予受理,那么再去向银行xx融资将会变得相当困难。保险公司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出于自身利益与风险考虑会设置一系列条件,在电影开拍之后还会派专人在片场监督。这样一来,导演的拍摄计划有时会受到限制,因为稍有与保险合同不符、增加保险公司风险的拍摄计划都会招致保险公司的抗议与阻挠。在我国,拍摄电影基本是以导演为中心的,“凭空”出来一个监督自己的人,自己拍戏时另一个人在一旁指手画脚,这对大多数导演来说也许一时还无法接受。

  保险公司在影视领域的项目不xx于融资。在影视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电影保险不仅保护电影制作者免受可能的商业打击,还避免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延误、电影相关工作人员的伤亡、道具损坏所造成的损失等各个方面,可谓无微不至。好莱坞几乎全靠保险业帮助自身进行风险管理,每年保险公司都能签下大笔的合同,而制片公司也可以借此将意外带来的损失降至{zd1}。根据加州纽约保险信息(INC),2005年电影相关产品的保险费超过2亿美元,在这一领域业务开展得比较好的保险公司包括美国友邦(AIG)、消防员基金保险公司(Fireman’s Fund)以及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Lloyd’s)。此外,在欧洲、美国还有专门的电影保险公司,包括IMS Film Insurance、Media Insurance等等。这种非融资性质的保险风险比较低,保险公司也比较看重这片市场。而且,通常完片保证公司与投资商等商谈签订保证合同的时候就会要求制片商购买这些形式的商业保险。

李季,男,博士,中国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六个月。
主要研究领域: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城市产业园规划与建设研究;区域文化产业规划与发展研究;创意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课题规划和研究。
学术社会兼职:中国商业经济联合会应用经济学分会副会长,甘肃省、内蒙自治区、海南等省市文化创意产业规划课题负责人。

郑重声明:资讯 【文化创意产业急需保险产品国外形成市场完善体系】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