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设计的果“客房”(8)_baishi62_新浪博客

续我的博文“酒店设计的果“客房”(7)。

9.酒店客房相关的建筑物理:

9.1.酒店客房相关的建筑声环境: 客房的噪声控制是酒店设计成败的关键,为使客人有好的休息环境,噪声控制是建筑师及室内设计师涵养的表现。

9.1.1.还是先看相关规范:《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9.1.1.1.第6.1.1条 旅馆的允许噪声级,应符合表6.1.1的规定。

室内允许噪声级,表 6.1.1

 

 

 

 

9.1.1.2.第6.2.1条客房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标准,应符合表6.2.1的规定。

客房空气声隔声标准 表 6.2.1

9.1.1.3.第6.2.2条 客房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应符合表6.2.2的规定。

客房撞击声隔声标准 表 6.2.2

 注:机房在客房上层,而楼板撞击隔声达不到要求时,必须对机械设备采取隔振措施。

  当确有困难时,可允许客房与客房间楼板三级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或等于85dB,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

9.1.1.4.第6.3.1条 旅馆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旅馆的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噪声状况进行分区,使产生噪声或振动的设施(如鼓风机、引风机、水泵、冷却塔等)远离客房及其它要求安静的房间。

二、客房沿交通干道或停车场布置时,应采取防噪措施,如采用密闭窗(用于有空调的旅馆);也可利用阳台或外廊进行隔声减噪处理。

9.1.1.5.第6.3.2条 客房及客房楼的隔声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客房之间的送风和排气管道,必须采取消声处理措施,设置相当于毗邻客房间隔墙隔声量的消声装置。

  二、旅馆内的楼梯、电梯间,高层旅馆的加压泵、水箱间及其它产生噪声的房间,不应与需要安静的客房、会议室、多功能大厅毗邻,更不应设置在这些房间的上部。如必须设置于上部时,应采取可靠的隔振降噪措施。

  三、走廊两侧配置客房时,相对房间的门应尽可能错开布置。

  条件许可时,宜在走廊内采用吸声处理措施,如地毯或吸声吊顶。其平均吸声系数可为0.30~0.40,走廊过长时应设弹簧门分隔。

  四、相邻客房卫生间的隔墙,应砌至上层楼板底,不留缝隙。相邻客房隔墙上的设备管线、插座等,应采取防止传声的措施。

  五、客房楼内公共卫生间(厕所、盥洗室),应设有前室。第6.3.3条中型会议室、多用途大厅,应有混响时间的设计,其体型应考虑声扩散和避免严重的声学缺陷。

9.1.2.酒店客房易产生噪音的源:由于大多数酒店采用地毯铺地,同时现酒店客房的卧具均采用棉麻制品,加之装修及家具也多采用部分棉麻制品,故酒店客房本身的低频声可谓已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酒店客房易产生噪音的源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9.1.2.1.围护结构,由于建筑节能采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多数密度低及重量轻,这就使得墙体的隔音性能降低,特别是内分隔墙,建筑师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在满足节能计算及结构构造的同时,核对一下其隔音分贝数有没有达到规范要求,不要留给室内设计师处理。

9.1.2.2.衣帽(储物)柜:也是酒店客房产生非本客房声音源的地方,为了更有效的利用酒店的空间,建筑师及室内设计师往往将卫生间对面的空间作为衣帽间(储物间),但减去卫生间及走道的宽度之后,留下的空间不多,但设计者在设计时还应考虑隔墙的厚度及隔音,特别是建筑师责任更为重大,{zh0}通过计算使其符合规范要求,设计出一个无缺的酒店客房及其衣帽间(储物间)。

9.1.2.3.吊顶以上的空间:在已建成的客房中客房之间声音传播最多的是来自吊顶。原因之一,施工人员没有将墙体砌筑到顶,将二个相邻的卫生间视为一个施工单元,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做施工图时在做细致一些,添加说明或画多一个大样图。原因之二,墙体砌筑到顶,可外粉刷没做,而吊顶本身为非吸音材料,这就要求设计及甲方人员在验收时加以注意。

9.1.2.4.管道的声音:设备设计时,管线及压力不合理,在其他临近房间使用设备时产生的高音频,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调整设计管道原理,建筑师及室内设计师在选用吊顶材料时,吸音性能以高音为主。在一个原因时管道穿墙时没做消音处理,建筑师设计时要考虑。

9.1.2.5.门的隔音不好:有些酒店看的装修很豪华,但可从门听到内外的讲话声,原因一是门本身的隔音效果不好,设计师在设计时要注意各种木材的吸音性能,夹板门要选用8毫米以上为宜,且为防止共振,二层夹板的厚度不得相同。原因之二门缝处理不好,如没有把握装修师傅制作及安装门的手艺,保守起见,设计师{zh0}选用有隔音条的门。

9.2.酒店客房相关的光环境: 人类是容易受到光线刺激的动物。光线越强烈时,活动力就越强,但是会有不安定的感觉。光线愈弱时,则活动力相对的减弱,但是从好的方面来说,则容易产生稳定和安定的感觉。光线较强时,虽然会有心胸开朗的感觉,但是又会带来压迫感。光线较弱时,会有私密性及保护的感觉,过暗则容易感觉到沮丧,有时反而会有恐惧感。客房设计时首先要考虑良好的自然采光,现时室内设计师在设计客房风格及气氛时,将卫生间与客房之间的实体分隔改为虚体风格,采用玻璃或其它原始的透空材料,给客房设计赋予别样的风格及浪漫,也可是客人在白天少用及不用人工采光,有利节约能源。需要通过对灯光的调节来营造舒适的氛围。

9.2.1.规范要求:

9.2.1.1.《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中规定,第3.2.1条客房。七、xx采光的客房间,其采光窗洞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不应小于1∶8。

9.2.1.2.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中规定,3.2.5 旅馆建筑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应符合表3.2.5 的规定

 

9.2.2.客房光设计考虑:

9.2.2.1.从人本身考虑,客房的光源卧床区以反射光及间接采光为主,避免产生没必要的眩光;客厅、小会议室等可考虑直接采光。卧床区、卫生间及酒吧等的穿衣镜、化妆镜前考虑局部投射照明等,灯具安装在镜子上方,在视野60度立体角之外,以免产生眩光,具体灯具选择应为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及设备工程师共同商定的结果。

9.2.2.2.客房的照度一般照明取50-100Lux,但局部照明,如床头阅读照明照度,可取300Lux的照度值;色温卧室用3500K以下的光源,会客厅、洗手间及酒吧用3500K以上的光源;卧室选用暖色调,洗手间选用冷色调或高色温;显色性要求: Ra>90。根据节能的需要,客房尽量选用节能灯,但要考虑光衰,维护部门要定期对光源有光衰而更换光源;同样为了节能设计时应选用多种灯具分开关控制,根据需要确定开灯数,达到节能效果。

9.3.酒店客房相关的热环境:我国地域从南到北跨过多个纬度,建筑热工设计的要求也不同,但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设计时要符合基本规范及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9.3.1.设计xx点:设备的合理选用是保证客房热环境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如广州广园东一个大型居住区内的五星级酒店采用了远大的(溴化锂)空调主机,而利用其废热通过热交换设备产生热水,故这个500多套客房的酒店没有设专门的热水锅炉房,满足客房的热水供应,又节约了能源。

9.3.2.客房需要有好的景观,往往设有大面积的玻璃门窗,设计是为达到热环境的规范要求,只能被动的加厚玻璃、增加玻璃门窗樘数、或改变传统材料(如选用low-e 玻璃及短热框料)加大了成本,其实一些古老的设计配件本身就是很好的热维护措施,如印尼巴厘岛的Inna 酒店客房的门窗采用了一趟玻璃,一趟木门时又可以降噪,也可以防风,最主要的是木的保温热工性能比玻璃要好,满足了多种使用功能,又达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

9.3.3.采暖及空调系统及原理的方案考虑,采暖及空调选用集中、是分体还是局部分体,对客房的热环境及节能影响远大,由于客房属于间歇式使用能源,故选用设备时以分体独立使用为{sx}。

9.3.4.其它设计如考虑有穿堂风的客房形式,窗帘选用三道式(其中一道为遮光)、灯光不采用白炽灯、墙体的轻质内装修,均可改变客房的热环境。

待续,下一节将为“酒店设计的中使用功能分析”的博写。(声明:本文为原创博文,只是一些工作体会,如可为博友参考开心不已,但有特殊原因需拷贝及转载,可发纸条与我联系)。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酒店设计的果“客房”(8)_baishi62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