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匠”转型记 山西日报_尹建增_新浪博客



    上海世博会“山西活动周”期间,中外游客们除了可以欣赏到精彩的山西精品舞台剧目展演,还能全天候地观看山西16项{gjj}非遗项目的现场制作展示。蒋村麻纸制作工艺就是其中的一项。

  在忻州市定襄县蒋村麻纸研究所展位前,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人们观赏着该研究所生产的麻纸,以及在蒋村麻纸上用水印技术复制印刷的王羲之《兰亭序》、唐太宗《贞观宝翰》、中国四大名帖之一《绛帖》等,许多国内外参观者看了水墨印制的作品后,爱不释手,啧啧称赞,认为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突破性继承和创新。

  是谁让濒临失传的古老工艺焕发出新的活力,是谁为我国古籍复制印刷找到了这么好的载体,他就是山西梓古轩水墨印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安民。他从40年前的一个小木匠“转型”为今天的水印技术、麻纸制作工艺的传承者。

  1954年,郭安民出生于原平市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中兄妹5个,郭安民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郭安民从小就聪颖过人,在学校里成绩也很好。课余时间,总是喜欢搞一些小发明、小制作。他不仅是班里小伙伴们佩服的人,更是弟妹们崇拜的偶像。

  天有不测风云,小学毕业那一年,父亲由于长期劳累病倒了。身为长子的郭安民不得不放弃了心爱的学业,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为了找出路,备尝生活艰辛的郭安民萌生了学一门手艺的想法。正好同村的一个儿时的玩伴准备学木匠,郭安民知道了,偷偷拿了家里5颗鸡蛋,恳求小伙伴拜师学艺的时候带上他。拜师之后,他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比周围所有学习的人都勤奋,师傅也很喜欢他。一个偶然的机会,师傅带着郭安民给村里一个铸工车间做砖模子,他做得又快又好。这次经历让大家对郭安民刮目相看。

  这件事后,郭安民的名气传遍了十里八乡,大家有什么活都愿意交给他做。一次,郭安民给一位老乡做完家具后,老乡告诉他,印刷厂有些印刷器材,因为本地做不了,需要从河北、东北等地采购。这让郭安民很好奇,他决定到印刷厂探个究竟。原来,印刷厂的字库、拣字工人的手盘等木质器材,要求精度很高,当地木匠都加工不了,只能从外地购买。郭安民听了很不服气,请求印刷厂让他试一试。

  通过几次反复的试验以后,初出茅庐的郭安民小试牛刀便得到了老师傅们的认同,这使他信心倍增,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研究中。但是,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在一次做木工活中,他被电锯割伤,造成股骨骨折,伤好后不能长时间站立,再也不能从事木工工作了。

  不干木工活自己又能干什么呢?正当郭安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跟他经常有业务来往的一位印刷厂负责人给他出主意,伤好后可以回老家办一个小印刷厂。这让郭安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

  当时当地一个中学曾试图办一家印刷厂,但因为人才、资金等条件制约,最终放弃了。听说这件事后,郭安民自告奋勇地找到了这所中学的校长。在郭安民和校方的不懈努力下,印刷厂终于建成了。虽然只有2间房,3台机器,4名员工,但郭安民还是信心满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开始允许个人开办印刷厂,这给了郭安民新的发展希望。1991年,他带着家人走出大山,在太原安了家,并经营起了一家小型印刷厂。一家人过上了安稳舒适的生活。可安稳的生活没过多久,郭安民毅然放弃了收益甚佳的印刷厂,在山西印刷研究所副所长刘鸣指导下,专心致志地做起了水墨印刷研究。

  无数次的失败后,郭安民感到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解决那么多的技术难题,于是他开始四处奔走,多方请教专家、学者。为了搞清传统水印墨汁里的原料成分,郭安民冒着盛夏的酷暑带着儿子到芜湖考察。结果,儿子病倒在了旅店。从芜湖回来后,已经几年没有生活来源的郭安民一家再也不能承担城里高额的费用,举家搬到了太原市尖草坪区偏僻的西留庄。在这里,郭安民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也迎来了事业的黎明。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郭安民的水印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利用新研究的墨汁,现代印刷机已经能够在宣纸上印字了。

  为了获得与传统水印印刷一样的艺术效果,郭安民继续埋头研究,拜师访友,不耻下问。2003年年底的{yt},郭安民研究了一个墨汁新配方,刚巧一位书法家朋友送来一幅书法作品,郭安民便用这个新配方进行印刷。结果,等印刷成品送到书法家手中时,他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老郭,恭喜你,你成功了。”原来,用新配方印出的书法作品,将水洇、墨嫩以及飞白的书法艺术效果栩栩如生地体现在了印刷品上,如同书法家亲手书写的一样。

  经过6年的努力,郭安民研究的环保水性墨实现了传统水印技术与现代机器印刷的结合,并于2004年10月正式获得了国家专利,采用这种墨印刷出来的产品,字迹清新,墨香常留。

  但是经过历史考证,宣纸的寿命不及麻纸,许多出土的古籍文物多是麻纸,郭安民再度将精力投入到麻纸的研究和恢复生产中,经过多年的奔波,他发现定襄蒋村麻纸历史悠久,生产工艺成熟,只是局限于裱糊顶棚和窗户,还不能达到印刷要求,为了改进蒋村麻纸,郭安民又在2006年成立了定襄蒋村麻纸研究所,经过几年努力,终于使这一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创新延续。

  今天的郭安民,终于带着他的麻纸系列产品走上了世博会,不仅得到了众多艺术人士的喜爱,也使他的人生更臻xx,我们真心祝愿他的事业再创高峰!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小木匠”转型记 山西日报_尹建增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