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品荔枝_南桥旧梦_新浪博客

夏夜品荔枝

 

最近颇为烦躁,可能与天热有关。

大地像蒸笼一样,闷得我喘不过气来。幸亏连续下了几场大雨,今夜才显得格外清凉,尤其是天空升起的那轮圆月,伴有凉风的轻拂,倒让我神智有些清醒。晚饭后,我和朋友驾车一起来到城区外面的那座小山上,坐在长满荔枝树的山坡间的小亭子里,品尝着唾手可得的荔枝,乘着夜风,沐浴着清新的月光,面对这风景如画的夜色,我的思绪也随之高涨起来。许多奇异而美妙的联想也随之而产生。

小山的不远处则是一条流水喘急的河流,这便是闻名遐迩的东江。东江发源于江西,从西南流入广东,经龙川至惠州转折向西,过东莞流入珠江,在狮子洋出虎门入海。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中,有一支特殊的xx立下了辉煌战绩,这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小山的对面则是零星坐落的一些农房,农房的排列虽不整齐,但却很有特色。它们点缀了夜幕,也点缀了小山,还点化了我的身心。世界上有很多美的东西,但今夜这里的夜景却独有一番风味在心头。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丝淡淡的彩云,更使单纯的底色上增添一点灵动的景点,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也是一点情调。尤其是点缀在那些茂密的棵棵荔枝树间,那斑驳的倩影显得夜色更加富有诗意,富有灵性,富有姿色。
前几天我还在这里吃过荔枝,也曾在此参加过荔枝招商盛会,那是因为这里盛产荔枝。关于荔枝,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有道是红中有绿或在于腹,其果肉乳白色,晶莹光鲜,质地爽脆,有冰糖味,清甜带微香,爽脆如梨,浆液不见,去壳存之,三日不变。人们常说:一颗挂绿一粒金。挂绿是增城市最名贵的荔枝品种,因果身中间有一道绿痕而得名。传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位珍妃在此小解,将腰绳顺手搭在荔枝树的树枝上,随后这棵树上长成的荔枝都都带有绿痕,又称挂绿。于是,挂绿便名扬中外,但因产量稀少而价值奇高。甚至奇高的让人不可思议。据说增城的10西园挂绿荔枝经过25位买家异常激烈的竞拍,{zh1}以131.5万元的总成交额被十位买家竞拍摘走。其中,重量只有18.8克的{dy}号挂绿卖出了55.5万元的天价,不仅刷新了前几年创下的一颗荔枝5.5万元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且挂绿在几年内猛涨十倍的身价也成为当天的{zd0}亮点。
难怪历史上曾经流传过关于荔枝的许多佳话。大文学家苏轼在《荔枝叹》中叹道: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唐代诗人杜牧也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他们描述的都是当时杨贵妃吃荔枝的情景。同时,苏轼还留下了名扬千古的《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但荔枝鲜果极易变质。白居易则在《荔枝图序》中讲“若离本枝,—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色香味尽去矣”。

这时,我又想起现代作家杨朔的《荔枝蜜》,他在文中写道: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望着那慢慢西下的月亮和渐渐变浓的夜色,看着远近这片黑黝黝的荔枝园,我把思绪也轻轻地拉回了现实。我们站起身,伸了几个懒腰,便恋恋不舍地打道回府,离开了这个令我浮想联翩的神奇小山。

 

        夏夜品荔枝

                                 (图片选自网络)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夏夜品荔枝_南桥旧梦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