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概念不符合客观规律,“超级玉米”难成登海顶梁柱_陈奇印_新浪博客

   2009年底到今年5月,登海种业股价从25元左右{zg}摸至59.81元,而“超级玉米”概念在此轮飙涨中功不可没,为多家机构和投资者追捧。但是,以登海种业2009年年报数据计算,“超级玉米”的种植面积并未达到登海种业之前计划的500万亩,预计仅有不到100万亩种植面积,由此也未成为登海种业业绩的顶梁柱。也有育种专家指称:“超级玉米概念不符合客观规律。”

   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登海种业董事长李登海提出《关于加速研发推广超级玉米的建议》,其中超级玉米是指抗病、抗倒、优质、高产稳产并具有亩产1000~2000公斤的新玉米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佟屏亚说,从2007年起,李登海任“超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项目(2007~2010年)首席专家,有关方面拨给总经费8746万元,而登海种业宣布2007~2010年的三年里,超级玉米推广面积分别达到67万亩、500万亩、1000万亩,目标实现后,预计为登海种业每年增加销售收入3亿元,年净利润1.5亿元。

  产量高被登海种业一再强调是超级玉米的核心特征之一。根据登海种业的资料,2005年,李登海育成的紧凑型超级玉米新品种创造了亩产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2006年,又创造了亩产1316.87公斤的当年高产纪录,并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玉米高产创建中出现了较多的亩产1100公斤以上的高产典型。

  但是,佟屏亚日前发表博客文章指出,“超级玉米”中看不中用,叫好不叫座。在大田中“超级玉米”没有实现超吨粮或双吨粮,产量甚至还比不上普通玉米,更谈不上和郑单958、先玉335相提并论。

  佟屏亚表示:“目前国内{zh0}的玉米种子是‘郑单958’和‘先玉335’两个品种,亩产为600~700公斤,超级玉米大面积种植不可能达到每亩1000公斤以上的水平,除非在小面积实验田上,用绣花织锦的手段进行种植,但是农民不可能像育种专家那样去精心照料玉米生长。”

  另一位xx玉米育种专家告诉《{dy}财经日报》:“‘郑单958’在国内主产区东北、黄淮平原大田种植的亩产水平{zg}在800公斤左右,按照国内目前的技术水平,除非进行特殊栽培和管理,大面积玉米种植亩产水平要达到1000公斤以上难度比较大,超级玉米还是一个概念。”

  辽宁联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许云岱去年、前年都在自家公司的试验田里种植了超级玉米,他对记者表示,在同样的管理水平和种植条件下,超级玉米无论是在产量还是抗逆性等方面,只能算是中等偏上,并不是{zh0}的,超级玉米在东北种植面积不大。

  而一位参观过登海种业超级玉米试验田的专家也对记者说,实际情况并没有登海种业宣称的那么好。

  登海种业2009年年报显示,2009年,登海种业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661、登海662、登海701先后通过省级和{gjj}审定,当年登海种业重点加大新审定超级玉米新品种的推广销售力度,全年超级玉米新品种实现销售收入2024.74万元,销售利润1079.46万元。

  佟屏亚说,超级玉米种子的售价要高出一般种子,每斤15元左右。据此测算,2009年登海种业卖出了约135万斤超级玉米种子,而国内目前每亩的用种量2~3斤,意味着超级玉米种子的种植面积45万~67.5万亩,与登海种业2009计划的500万亩相去甚远。而2024.74万元的销售收入和1079.46万元的利润,与销售收入3亿元、年净利润1.5亿元的目标同样相差悬殊。

  2009年,与美国先锋公司合资的“先玉335”为登海种业贡献了3.18亿元的营业收入,占全部收入的56%,约是超级玉米种子收入的16倍。

  截至记者发稿时,登海种业对于本报的采访未予回应。

   【作者:傅勉 来源:{dy}财经日报】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概念不符合客观规律,“超级玉米”难成登海顶梁柱_陈奇印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