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行 7 日喀则_颐翁_新浪博客

                                      遥望山上的xx台

 

               高原行     日喀则  

 

    早就听说和向往日喀则,主要是那里的班禅故居吸引人。

    可去过之后,并没有看到班禅故居。只看到了他的灵塔。相比拉萨的布达拉宫,要差许多。城市建设也要差的多的多。简直无法相提并论。路上参观的所谓西藏{wy}保存完好的,奴隶主庄园---帕拉庄园。也很一般。不但没有看出其凶残的一面。反而觉得这奴隶主很善良,很艰苦朴素。几代人一直住着那么一套破烂不堪的院落。木制的门槛都磨的很深很深了。与想象中的花天酒地的奴隶主形象,几乎是天壤之别。他的{wy}的一个情人,还是其管家的妻子,给他生了三个孩子。找这个情人,也还是因为他的夫人不生育。真是够纯朴的。{wy}像点样子的屋子,就是他每天念经的佛堂了。其实与他的地位比,很不相称。据说管理22个庄园。是西藏12个大庄园主之一。后来随达赖喇嘛逃往了印度。

    去时的路上,乘车盘山瞭望羊卓雍错湖。

    据说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它也是{wy}建了水电站的西藏湖泊。可惜没有下车去看看水电站的实际情景。在车上只看到了水坝。第二天回来的路上,看了xx台。也只是在山下望了望。

 

 网上搜的资料附后   

          帕拉庄园   羊卓雍错    扎什伦布寺
    帕拉全称帕觉拉康.西藏封建农奴社会的贵族分为赞普后裔、亚奚家族、第本家族,其余统称为格巴四种,帕觉拉康系第本家族.帕拉庄园属贵族庄园.  1904年,英国侵略军烧毁了原在江孜县城附近江嘎村的帕拉庄园,抗英战争结束后,1937年帕拉庄园迁到目前的班久伦布村,又叫班久伦布庄园.
  班久伦布庄园主扎西旺久为逃避服兵役当过林布寺小喇嘛,还俗后主持庄园日常事务.他整顿庄园经济,扩充庄园规模,加强对农奴的统治,到西藏民主改革以前,虽不能与先祖时的帕拉家族相比,但地位依旧显赫.帕拉家族在江孜、白朗、康马、山南、拉萨等地有三十七座庄园、十二个牧场、三万多克土地(一克相当于半亩)、一万四千多头(只)牲畜,占有三千多农奴.其中主庄园--班久伦布庄园就拥有农奴100多,整个庄园建筑高大雄伟,有房屋82间、5357.5平方米(庄主三人,人均1785.8平方米)房屋,设有经堂、会客厅、卧室和专门玩xx的大厅.房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经堂陈设考究;卧室之中,金银玉器琳琅满目;还有名贵食品、餐具、进口酒、进口白醋、珍贵裘皮服饰等,极其奢华.这一切与朗生院里生活着的家奴,形成了鲜明对比.朗生院是专门为庄园主服务的家奴的住处,这些家奴是庄主从所属庄园和属民中强征过来的.民改前,这里住着14户60多人,在班久伦布庄园从事织卡垫、织氆氇、马夫、炊事、酿酒、裁缝、侍卫等繁重工作,他们年收入{zg}16甲克(1甲克相当于24斤)粮,有的13甲克粮,有的甚至{yt}只有一勺糌粑(大约二两),靠着这些微薄收入养活全家.朗生院总面积150.66平方米,人均不足2.5平方米,{zd0}的间房面积14.58平方米,最小的仅有4.05平方米,家奴们祖祖辈辈就住在这些低矮、阴暗的房间里.当时一户三代七口人,因人多房少,除了冬季寒冷季节外,大多数时间睡在露天大院里.每户除了极其简单的生活用具外,一无所有.家奴年老失去劳动力时被庄园主一脚踢开,过着极其悲惨的晚年生活.现在仍住在班久伦布村的村长拉巴罗杰之姨母石达,从十三岁至五十岁给帕拉织氆氇,年老眼瞎,失去劳动力时被庄主赶出庄园,过着极度困难的晚年生活.
    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下,生产力水平低下(平均亩产约90斤左右),广大农奴不仅没有自己的土地,还要承担相当重的无偿劳役,缴纳数十种实物或货币租.广大农奴过着苟延残喘的生活,生活在社会{zd1}层的朗生更是如此.位于班久伦布庄园的班久伦布村,那时有131人,其中20%是庄园的朗生,该庄园的朗生与旧西藏其他地方的朗生一样,没有生产资料,没有教育、文化权力,受庄园主{jd1}支配,丝毫无人身权,被视作会说话的工具.朗生的子女亦为朗生,无论什么原因,一旦沦为朗生,不仅自己,连子孙后代也永远无出头之日,受到庄园的残酷剥削和人身摧残.
      帕拉庄园是目前西藏保存最完好的奴隶主庄园,位居十二大庄园之列.它是旧西藏贵族和农奴两种不同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旧西藏的缩影.帕拉庄园原建于江孜江嘎村,1904年英军入侵时被焚毁,抗英战争结束后,帕拉庄园重建于江孜城西南年楚河的另一侧,距离江孜4公里的班久伦布村,随着帕拉家族权势的增大,帕拉庄园的规模日益扩展.帕拉原是不丹一个部落的酋长,因不丹内乱迁到西藏,并取得西藏地方政府官衔.其后代先后在西藏噶厦政府中任高官,家财雄厚.
    帕拉庄园主旺久当过林布寺小喇嘛,还俗后主持庄园的日常事务.他整顿庄园经济,扩充庄园规模,加强对农奴的统治.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帕拉庄园共有附属小庄园22个,牧场6个,农田8600多亩,牲畜14250多头,奴隶2440多名.1959年,帕拉旺久参与叛乱并外逃,其庄园理应全部没收,当时的江孜分工委考虑到帕拉庄园系西藏十二大庄园之一,具有特殊意义,对其进行了妥善的保护.随后,县委、县府对其进行了多次维修.帕拉庄园是如今{wy}保存完好的旧西藏贵族庄园.
   庄园现存房屋57间,主体楼高三层,建筑配套完整,装修考究,设有经堂、会客厅、卧室,还有玩xx的专用大厅.房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经堂陈设考究,经书、佛龛保存完好;卧室中,金银玉器琳琅满目;还有帕拉贵族当年遗留下来的名贵食品、餐具、进口酒、进口白醋、珍贵裘皮服饰,极尽奢华之能事,生动再现帕拉家族当年的豪华生活场景.主体大楼中,陈列着皮鞭、脚镣等刑具,庄园中还保存着旧时的监狱,这是西藏贵族统治农奴的工具.至今仍保持原貌的朗生院13间,其朗生住房,拥挤,低矮、阴暗,形同牢笼,与贵族的豪华住宅形成鲜明对比.而今帕拉庄园多花树水石和家禽畜类,整体布局类似园林,平时非常安静.

  羊卓雍湖(以下简称为“羊湖”)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县境内。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是北麓{zd0}的。羊湖汊口较多,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湖”。湖内分布有10余个小岛,大的可容五六户居住,小的则仅有百余平方米。它是高原堰塞湖,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水域面积630多平方公里,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并附有空姆错、沉错和纠错等3小湖,历史上曾为外流湖,上述湖连为一体,湖水由墨曲流入雅鲁藏布江,但后来由于湖水退缩成为内流湖,并分为若干小湖,其湖面高度相差不过6.5米,湖中山地突冗,有21个小岛,各自独立水面,{zd0}面积约18平方公里,岛上牧草肥美,野鸟成群。此湖的一绝是它的水源来自周围的雪山,但却没有出水口,雪水的融化与湖水的蒸发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西出拉萨,经过曲水大桥,沿拉亚公路南行170公里,美丽的、碧玉般的羊卓雍湖便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就是藏民所说的“圣湖”,藏语意为“上面牧区的碧玉湖”,也有称之为“天鹅湖”。

羊卓雍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长数百公里,海拔高度4400米,水面面积约638平方公里。另外两个“圣湖”,一个在藏北,叫纳木错,面积约1993平方公里,是西藏{dy}大内陆湖。另一个在阿里地区,叫。

羊湖湖滨是优良的,多牧群及野生动植物,周围5000米海拔的山上有雪猪,草滩上偶尔会遇到野羊和。此外羊湖还有西藏{zd0}的人工养殖渔场,以养殖高原裂腹鱼、高原裸鲤为主。湖中有大小岛屿21个,岛上生活着各种候鸟,使这里成为西藏{zd0}的水鸟栖息地。湖西有等三大雪峰。此峰高7206米,是后藏地区最重要的神山,也是西藏传统四大神山之一。另外,世界上海拔{zg}的——羊湖电站即坐落于此。
另外,人们崇奉羊卓雍措更多的是将她奉为羊卓雍措达钦姆,即羊卓雍措大湖主多杰盖吉佐即金刚障碍之主,是藏区的女护法神。因此,羊卓雍措既是龙女的化身,又是女护法神的驻锡地,兼具多重功能和神力。

据民间传说,羊卓雍湖是天上一位下凡变成的。湖水碧波如镜,水草丰美,是一个丰饶的高原牧场。当地藏族人民用民歌赞美羊卓雍湖:“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这里是一个富饶的xx“鱼库”,湖中的鱼类,藏量惊人。但是,牧民不吃鱼,也反对捕鱼和打鸟。如今这种不吃鱼的习俗,虽有所变化,但毕竟还是鱼多而吃鱼者少。
冬天,羊湖冰封,似素衣美女横躺在喜马拉雅群峰的怀抱里。春末夏初,牧人便将牛羊运到湖中的十数座小岛上,让它们悠闲地享用牧草,而小岛上、湖水中,黄鸭、天鹅成群嬉戏,成了牧人{zj0}的伴侣。夏天,湖畔水草丰富,正是牧人放牧牛羊的好季节。到了初冬,人与牲畜才重返湖岸。

   据记载,羊卓雍错形似蝎子,相传曾为9个小湖,空行母益西措杰担心湖中许多生灵干死,把7两黄金抛向空中并祈愿、诵咒,又把所有小湖连为一体,其形似莲花生的手持铁蝎。流域内一些地名与蝎子有关,如湖上游热耶白比吾、热域曲龙热耶、热域为蝎子左右角,指该地正处在蝎子的左右角之位置;居蝎子心脏位置的圆布多岛屿上有一座公元16世纪中叶仁增多俄迥乃兴建的宁玛派小寺遗址,寺附近还有莲花生大师的手印,湖西南还有桑丁寺,故称西藏三大圣湖之一。
  汽车沿整个湖要走几个小时,但人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因为它不是一个规整的湖泊,倒像是一条自在的河流,在宽谷中随意漂泅,而后又连成片。从地图上可以大致了解它的走向。正是这种“支离破碎”使得它和草原、山峦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特格局,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羊卓雍错风景秀丽,站在海拔4790米的岗巴拉山顶向南眺望,像一块镶嵌在群峰之中的蓝宝石,碧蓝的湖水平滑如镜,白云、雪峰清晰地倒映其上,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湖滨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这里还是藏南{zd0}的小鸟栖息地,有天鹅、黄鸭、水鸽、水鹰、鹭鸶和沙鸥等多种水鸟。每当产卵季节,湖里的十多个小岛便成了xx蛋场,场面极其壮观。微风拂过,湖水涟漪轻漾,浮光跃鱼,令人陶醉。湖中盛产高原裸鲤鱼,其肉细嫩鲜美。
  羊卓雍错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羊卓雍错,“羊”,上面,;“卓”,牧场;“雍”,碧玉;“错”湖。连起来就是“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这是字面上对羊湖的解释,而羊湖在藏人心目当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因为无论你在那个角度,都不能看到羊卓的全貌,她有三个姐妹,空母错,沉错,巴久错,以即古羊卓雍错四姐妹在巨大的湖盆中,手足相连,难以割舍,共同组成了让我们肉眼看不到边的圣湖。她的身躯蜿蜒在群山中达一百三十多公里,只有在地图或是高空你才能惊喜的发现她犹如耳坠,镶嵌在山的耳轮之上。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她会显现出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好似梦幻一般。
  羊卓雍错的一绝是她的水源来自四周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雪水,但她确没有出水口,雪水的流入与自然的蒸发达到一种奇特的动态平衡。

羊卓雍湖还是野生禽类的乐园。像、、、等应有尽有。那成千上万只白色在湖面飞翔的画面,十分奇异壮观。关于白色水鸟,还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羊卓雍湖是一潭碧玉似的清水。湖边有一个叫白地的村子,村里住着一位漂亮的姑娘,她每天夜里都要到湖里,因此,她的肌肤像白玉一般洁净。村中有一个农奴主看中了这位姑娘,要把她霸为己有。但姑娘已有自己的心上人,说什么也不愿意嫁给农奴主。有{yt}夜里,农奴主躲在湖中,乘姑娘下水洗澡时,一把将姑娘抱出水面,要把她抱回家去。这时,天上飘来一朵彩云,云端站着一位仙女,她用佛珠将凶残的农奴主打死,但农奴主还是死死抱着姑娘不松手,结果两个人都沉入湖中,姑娘也被淹死了。第二天黎明,人们来到湖边寻找她,呼喊她的名字。突然,从湖中飞出了一只白色的水鸟。这只水鸟就是姑娘的化身。从此以后,水鸟总是在湖里戏水,在湖面上空飞翔。白云似的羊群,白色的水鸟,加上这个神奇的传说,使羊卓雍湖成为一个神秘“圣湖”。

据说,虔诚的徒每年都要绕湖一圈,骑马需要一个月左右。这等于他们到拉萨朝圣一次,这样做,至少“佛会保佑他这一年”吉祥如意。不过,羊卓雍湖之所以被称为“圣湖”、据说主要原因是它能帮助人们寻找的xx灵童。

    湖光山色,景色如画,仿如置身人间仙境,羊湖是集高原湖泊、雪山、、、、野生动、寺庙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湖中浮游生物很多,鱼饵丰富,每到夏天,鱼群便由深水游到浅水区觅食、产卵,几乎徒手就可捞到,再加上藏人不吃鱼,这里便成了鱼类的天堂。湖中盛产高原裸鲤,鱼类蕴藏两可达8亿多公斤,有"西藏鱼库"之称。此地也是西藏{zd0}的水鸟栖息地,周围还有常年不溶的雪山冰峰,{zg}的达海拔7000多米。湖泊、雪峰与蓝天融为一体,让人流连忘返。

人崇拜羊卓雍错更多的是将她奉为羊卓措达钦姆即金刚障碍之主,是藏区的女护法神。因此,羊卓雍错既是龙女的化身,又是女护法神的驻锡地,兼具多重功能或神力。羊卓雍错是野生禽类的乐园,成千上万只白色水鸟在湖面飞翔,十分壮观。关于白色水鸟,
    有一个 。很久以前,湖边有个叫白地的村子,村里里住着位漂亮的姑娘,她每天夜里都要到湖里洗澡。农奴主看中了姑娘,要把她霸为已有。但姑娘已有心上人,不愿意嫁给农奴主。{yt}夜里,农奴主将她抱出水面。这时,天上飘来一朵彩云,云端站着位仙女,仙女用佛珠将农奴主打死,但农奴主还是死抱着姑娘不松手,2人都沉入湖中淹死了。第2天黎明,湖中飞出一只白色水鸟,是姑娘的化身。从此,水鸟总是在羊卓雍错上飞翔。
    羊卓雍错被称为圣湖,据说主要原因是她能帮人们寻找达赖喇嘛的。达赖圆寂后,由西藏上层僧俗组成负责寻找灵童的班子,先要请大活佛打挂、巫师降神,指出灵童所在的大方位;然后到羊卓雍错颂经祈祷,向湖中投哈达,宝瓶,药料等;{zh1},主持仪式的人会从湖中看出显影,指示灵童所在的更加具体的方位。如果上述3种仪式所示方位一致,便可派出人马,循所示方位寻找灵童。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位于在西藏城区的宗山上。二十九年(1903)英军由亚东入侵西藏,沿途遭西藏人民的抵抗。1904年,英军推进到江孜,向宗山猛烈进攻,中国守山军民坚守阵地达3月之久,打退了英军多次进攻,终因弹尽援绝,寡不敌众,宗山失守。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xxx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耸立在江孜古城中央,屹立在白居寺对面的悬崖峭壁上,山顶海拔4187米,现有大小房间193间,存古建筑7064平方米。江孜是古代苏毗部落的都城,的父亲襄日松赞降服了苏毗,江孜便成了贵族的封地,并发展为沟通前后藏的重要通衢。加之又是亚东商埠的必经之地,因此依然是西藏一大重镇。江孜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交通的方便,以及政治、文化、经济的发达,在西藏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1904年春,就在这宗山上江孜军民写下了反抗英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从此人们称江孜为英雄城。电影《红河谷》就再现这段历史。宗山抗英遗址又是{wy}保存比较完整的原西藏地方政府“宗”府所在地。

  宗山,还是西藏旧政府江孜宗所在地,在这里可以依稀找到当年江孜宗办公、生活、念经等情况的痕迹。清朝乾隆年间大臣巡边的四块石碑,仍保存完好,故宗山也有其十分重要的文物价值。

     宗山并不高,只有100多米。但江孜周围地势平坦,宗山就显得鹤立鸡群,很有军事意义。加上江孜的海拔已经超过4000米,爬上宗山并不容易。所以,很早就在宗山上修筑城堡,建立江孜宗政府,作为的门户。藏语"宗"意为城堡、要塞,也是原西藏地方政权县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宗山建筑约建于14世纪初,主要有(县长)办公室、经堂、佛殿及各类仓库等,全部依山势由山腰一直建至山顶。建筑高大宏伟,居高临下,气势壮丽。后来为了抵抗侵略者,守山军民在山坡用大石块砌筑起一圈高 5~8米、宽约4米的围墙,并沿墙及前崖修筑了许多炮台,给英军以沉重打击。但在持续的战火中,几乎被侵略者毁为一片废墟。现仅存炮台遗迹、带弹孔的残坦断壁以及东部代本(藏军指挥官)的一处住室。西藏地方政府已对之加以维修保护。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是西藏{zd0}的寺庙之一,位于西藏日喀则市的尼色日山坡上,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西藏的{zd0}寺院。扎什伦布寺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庙。扎什伦布寺在藏语中意为“须弥福寿”、“吉祥须弥”,是西藏少数几个未受文化大革命破坏的寺庙之一。
  扎什伦布寺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由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徒弟根敦珠巴(达赖喇嘛一世)创建,到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自此以后逐渐成为历世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寺院依山傍水而建,呈阶梯状堆砌,在寺庙的入口处即可看到壮观、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落,殿、楼耸峙。扎什伦布寺分为宫殿(班禅拉丈)、勘布会议(后藏地方政府{zg}机关)、班禅灵塔殿、经学院4部分。有大小金顶14个,金顶碧瓦,巍峨庄严,经堂56座,房务3600余间,寺僧800余名。在白色房屋上面所有金顶的褐色建筑群,是历代班禅的灵塔,其右前方是一座高大的白墙,每逢节日,巨幅的唐卡在这里展示,整个寺庙则被一圈高墙围着。
  寺内有四个扎仓(经学院),名桑林、夏孜、吉康、阿巴,分别教授佛教显宗和密宗。殿堂的内部绘满了壁画,壁画有风格多样,各有特色。寺内历代班禅的银制灵塔保存十分完好,塔上镶嵌着各色的名贵宝石。在弥陀大殿内,鎏金铜佛像高达26.8米。
  寺内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有礼佛图、十八罗汉图等。寺内有许多佛像、唐卡(卷轴佛画)、刺绣、供器等珍贵历史文物,,各殿内的壁画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主;寺内有明清两代皇帝颁发的大量金玉印章、封诰、敕书以及八思巴文的元代“大司徒印”印章等文物,是研究西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和藏汉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扎什伦布寺在日喀则市西面的尼玛山南坡上,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大小金顶14座,扎仓4个,灵塔殿、大小经堂等56座,是后藏{zd0}的寺院,也是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扎什伦布寺始建于1447年9月。1446年,宗喀巴的第八弟子、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为纪念去世的经师希饶僧格,聘请西藏、尼泊尔工匠在日喀则精制了一尊2.7米高的释迦牟尼镀金铜像。为安放此像,根敦珠巴在帕竹政权的资助下,于公元1447年9月开始动工修建寺院,历时12年将所造之像置于该寺净室内。开始寺院定名为“岗坚典培”,意为雪域兴佛寺。后来根敦珠巴将其更名为“扎什伦布巴吉德经钦却唐皆南巴杰娃林”,意为吉祥宏固资丰福聚殊胜诸方州,简称“扎什伦布寺”,取“吉祥须弥”之意。据史书记载,根敦珠巴是后藏萨迦人,也是{dy}个把黄教传到后藏的人。后来在建立达赖活佛xx系统时,他被格鲁派追认为{dy}世达赖。公元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曲结受扎什伦布寺之邀,担任了该寺的16任法台。自此,扎什伦布寺成为历代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

  扎什伦布寺占地约18.5公顷,建筑均面南偏东。寺院中心为殿堂区,建有措钦大殿、拉康、班禅拉章、强巴殿、晒佛台等。其南北两侧为扎仓和密村(僧舍)。寺院南部有几片果树林卡,林卡东部系原班禅堪布会议厅所在地。
  【措钦大殿 (大经堂)】 位于全寺的中心地带,面阔九间,进深七间,有四十八根柱子,是全寺最为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1447年,至1459年落成,可容僧众3800人。正中为释迦牟尼佛殿,供奉着释迦牟尼镀金佛像。
  【甲纳拉康】 意为汉佛堂,这在西藏其它寺院是没有的。它位于四世班禅灵塔殿西侧,是七世班禅丹必尼玛在乾隆年间所建。殿内专设一室供奉乾隆皇帝画像原作,像前有一“道光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牌位。汉佛堂内的偏殿是清朝驻藏大臣同班禅会晤时的客厅。据说过去每逢皇帝传下圣旨,便由驻藏大臣在此佛堂宣读,班禅接旨后,再同驻藏大臣到会晤厅叙谈。在陈列厅还珍藏着清朝皇室赐给历世班禅的金册金印、玉册玉印等无价之宝,以及各种礼品,如隋唐时期的古佛、唐朝的9尊青铜佛像、元朝的赤身女度母像、明朝的永乐古瓷,以及罕见的贝叶经、玉石如意、元明织品等等。
  【强巴佛殿】 是扎寺最为xx的佛殿,殿内供奉着世界上{zd0}的铜佛——强巴佛。据记载,该殿是由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于1904年亲自主持建造的,计用工匠110人,耗时两年,工程花费极大,仅黄金就用了八千多两。强巴佛殿建筑面积862平方米,殿高约30米。整个大殿分为莲花殿、胸部殿、面部殿和冠部殿五层,每层顶角各卧雄狮一尊。从大殿攀登到顶层,共有木梯105阶。佛殿全部用方石垒砌而成。强巴佛就在这宏大的殿内结跏跌坐坐在3.8米高的莲花基座上,高26.2米,肩宽11.5米,耳长2.2米,仅眉宇间镶饰的大小钻石就有32颗,珍珠、琥珀、珊瑚、松耳石有1400多颗,其它珍贵装饰品更是难计其数。如此巨大的铜铸佛像,绝无丝毫粗糙之处,丰满的佛体、倍感细腻的肌肤都显示出xx精湛的工艺。这尊世上{zd0}的铜佛,所披袈裟也是{zd0}的。据史书记载,强巴铜佛曾更换过两次袈裟,{dy}次是1904年,第二次是1957年。1985年,扎什伦布寺举行了第三次更换袈裟的隆重仪式。
  【展佛台】 位于扎什伦布寺最东头,是由一世达赖根敦珠巴创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曲康夏】 是四世班禅灵塔殿,建成于1666年,是扎什伦布寺最早的灵塔殿。灵塔高约11米,塔身以银皮包裹,遍身珠宝镶嵌,雕饰华丽,造型生动。建造该灵塔共用去黄金2700两、白银33000两、铜39000公斤、绸缎9000多尺,各种珍珠宝石不计其数。灵塔殿顶为重檐歇山鎏金瓦顶,阳光下光灿耀人,极为宏伟壮丽。四世班禅灵塔,后移置于五世班禅灵塔殿内。
  【班禅东陵扎什南捷】 该殿是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祀殿。xx期间五至九世班禅灵塔遭到严重破坏,无法一一恢复。1982年,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请示中央修一座合葬灵塔祀殿,中央很快予以批准,并拨款780万元及黄金108.85公斤、白银1000公斤、水银665公斤、紫铜皮5638公斤、木材1099立方米、钢材11.8吨,水泥1105.67吨、石料71782块。此外,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扎什伦布寺及十世班禅大师本人为修建灵塔赠送了相当数量的珍珠、宝石、翡翠、白银等,各地信徒更是踊跃捐赠钱物。灵塔祀殿从1984年4月开工,1988年12月竣工,共历时4年8个月。
  【释颂南捷】 即十世班禅灵塔殿。十世班禅大师在完成合葬五世至九世班禅的遗骨后,悄然圆寂在自己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1989年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了“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修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灵塔和祀殿的决定”。1990年9月20日,灵塔祀殿正式奠基动工,历时3年,于1993年8月峻工。释颂南捷大殿总面积为1933平方米,高度为35.25米。大殿主体为钢筋水泥框架,用花岗石砌成,殿墙厚度达1.83米,能防御八级地震。整个建筑以西藏古代寺院建筑风格为主,采用现代工艺和古代风格相结合的方式建筑。这是50年代以来,国家投资最多、建筑规模{zd0}的一座寺院灵塔。为此,国家拨专款6404万元,黄金614公斤,白银275.22公斤以及其它许多建筑用料。十世班禅大师灵塔面积为253平方米,塔身高11.55米,以金皮包裹,遍镶珠宝。共用宝石868个,珠宝24种6794颗,还有大陨石1个、金制xx符13个,琥珀445个。
  历经近五个多世纪风雨的扎什伦布寺,依然以它恢宏的气势、绚丽的色彩、神圣而庄严的殿宇耸立于尼玛山上。甘丹寺是自黄教创世以来建立最早的黄教大寺,而扎什伦布寺在后来的发展中,无论从教理、教规、寺院经济及规模,还是以名人高僧倍出,终成为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来讲,它都当之无愧地成为藏传佛教六大寺的首寺。

   十世班禅大师全名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班禅额尔德尼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xx系统的一种称号,确吉坚赞是他的法名。大师于1938年2月19日诞生于该县文都藏族乡毛玉村,俗名贡布才旦。1941年被认定为九世班禅xx灵童,3岁后迎请到塔尔寺供养,1949年8月10日在塔尔寺坐床。 1952年6月底抵达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至1989年1月28日在喀则扎什伦布寺圆寂。大师先后担任过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代理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等重要职务,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杰出的佛教{lx}。  班禅大师故居附近的文都寺,是大师幼年出家学经的母寺。该寺于公元1402年(明惠帝建文四年)由宗喀巴大师弟子东宗喜绕坚赞创建。现建有十世班禅大师纪念塔,气势宏伟、精美壮观,具藏传佛教风格。

  近来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再次引起各界xx。3月27日他在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座谈会上,用流利的汉语普通话和藏语作了发言,28日上午,他又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上用流利的英语发表了演讲。19岁的少年大师有如此语言天赋,许多人惊羡不已。  索朗扎巴家的老二
  西藏那曲地区嘉黎县的索朗扎巴家有两个儿子,坚赞诺布排行老二,他就是后来的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兄弟两个性格迥异,一般家庭往往是老大稳重含蓄性格偏于内向,老二则因更被父母疼爱而活泼好动,性格外向。这家的两兄弟却恰恰相反。哥哥活泼好动,弟弟沉着稳健。
  记得1995年12月班禅大师即将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坐床典礼前,我曾有幸去拜会了大师一家。一进院门,便有一个手持玩具枪的男孩冲了出来,一阵热闹后被母亲拉入屋中。此后几年我又见过几次这位活佛的兄长,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份变化,他也逐步沉稳了不少,但是男孩子的那份机智和顽皮常常溢于言表。
  班禅大师则xx不同。坐床典礼那天,凌晨即起,一个不到6岁的男童,坐在宝座上几个小时,竟然毫无浮躁,稳稳地接受着各种礼仪。无怪第十世班禅大师的母亲说,十一世班禅这方面的功夫与十世班禅大师xx一样。索朗扎巴家这个乖巧的男孩,懂事起就知道模仿学习,最喜欢的游戏是学寺庙的佛事活动,吹螺号、摸顶,讲经说法,而且煞有介事。少年活佛的慧根相当深厚。正是这种坐得住,学得进的沉稳性格,加之聪慧异常,悟性颇高,使班禅活佛在此后的修习生活中耐得住一般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严格戒律,勤学精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十一世班禅继位后开始了他的修习生涯。在少年活佛漫长的修习生涯中,14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这5110天的日子却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迈着坚实的步子,朝着一代宗教{lx}的圣坛稳步前行的基础。班禅在宗教方面的每一步修行程序都是扎什伦布寺和宗教界严格按照藏传佛教的仪轨和定制进行的。
  但是班禅活佛成长的社会环境已经与他的前辈们有很大的不同。要担当重任必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活佛修习生涯中的必修课。入寺之前,家在偏远的牧区,年仅5岁的班禅活佛几乎没有接触到任何书本知识。甚至所讲的藏语也只是家乡的方言,更不要说识字了。寺庙请来专业教师,每周安排两个半天学习藏语文、汉语文和数学,每天晚饭前,活佛都要进行文化知识的复习,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聪慧的班禅活佛对文化学习有极大的兴趣,想象丰富,问题不断,常常拿着书本大声朗读,很快他就能够自己拼读藏文,藏文书法更是日日长进。一次班禅活佛去参观一个展览,主办单位请他在贵宾签字薄上签字留念。他接过笔,把薄子看了看,从容落笔,一行漂亮的藏文书法跃然纸上,令在场的人啧啧赞叹。汉语文的学习速度也让人欣喜。  十一世班禅在不长的时间中学习藏文、藏语(各地藏族基本可以通用的“拉萨话”),汉文、汉语,英文、英语。而且语言学习只是他繁重的宗教修习日程表中的一小部分,晨钟暮鼓,付出的艰辛真是非一般少年所能承受。十一世班禅的路还很长,他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20岁之前按照一般的佛教修习次第,他要接受比丘戒律,如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准备考“格西”学位。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以他的佛学知识和弘扬佛法的使命感,辛勤修佛、礼佛,得到越来越多的藏传佛教界僧众和信教群众的拥戴,正在逐步树立起藏传佛教格鲁派大师的地位。同时他以坚韧的毅力和刻苦的学习精神,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了一个自强不息的榜样。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高原行 7 日喀则_颐翁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