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忆之家乡(五)_无忧堂主_新浪博客

寨里村有集市。当时在农村只知道农历,每逢二、五、八为寨里集市,每十天有三次。每逢集市,各村来的人很多。交易分为几个区域,有粮食、食品、棉布、牲口、家禽及其他。

 

粮食交易区,各种粮食、豆类。边河的大米多数通过集市交换到其他地方。当时一斤大米可以换三斤玉米面。人们觉得玉米面吃了顶饿。这里没有专门的蔬菜交易,个别时候也有买卖的,就在这个区域。

 

棉花买卖时有弹好的,也有带棉籽的。棉籽可用来轧棉籽油,家里困难的,还可以磨面吃。我小时候就吃过棉籽饼子,因为磨不烂,吃到肚里难受,还大便下不去,母亲只好用手抠。

 

食品区有凉粉、扒糕、煎饼、馒头、猪肉(称烧茶肉)、驴肉(称咸马肉)豆腐、烧饼、油饼(称麻糖,都要加糖和麻酱混合物)

 

牲口区面积较大,买卖各种牛、骡、驴,由经纪人从中讲价(都是在袖子里用手来讲,别人不明白)。鸡鸭猪等也在附近。家里养猪,长大了卖了换头小的再养,以换些粮食。

 

每年正月二十五,是寨里庙。各种席棚搭满了村南的大片农田上。一般都要请两台戏,还有很多棚里都是吃饭的地方。路两旁的小摊贩,专卖各种孩子吃的东西,如糖果、糖葫芦、各种带颜色的甜水。玩具有小风车、风筝、木制玩具等。庙会是孩子{zg}兴的地方,可以玩,可以吃,还可以有小朋友一起玩。庙会三天,唱戏时间要长些。之后大片土地被踩踏得变成很硬的大光板,麦苗全都看不见了。但是,据说麦田主人都很乐意,因为麦子收获更多。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少年忆之家乡(五)_无忧堂主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