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里村有集市。当时在农村只知道农历,每逢二、五、八为寨里集市,每十天有三次。每逢集市,各村来的人很多。交易分为几个区域,有粮食、食品、棉布、牲口、家禽及其他。
粮食交易区,各种粮食、豆类。边河的大米多数通过集市交换到其他地方。当时一斤大米可以换三斤玉米面。人们觉得玉米面吃了顶饿。这里没有专门的蔬菜交易,个别时候也有买卖的,就在这个区域。
棉花买卖时有弹好的,也有带棉籽的。棉籽可用来轧棉籽油,家里困难的,还可以磨面吃。我小时候就吃过棉籽饼子,因为磨不烂,吃到肚里难受,还大便下不去,母亲只好用手抠。
食品区有凉粉、扒糕、煎饼、馒头、猪肉(称烧茶肉)、驴肉(称咸马肉)豆腐、烧饼、油饼(称麻糖,都要加糖和麻酱混合物)
牲口区面积较大,买卖各种牛、骡、驴,由经纪人从中讲价(都是在袖子里用手来讲,别人不明白)。鸡鸭猪等也在附近。家里养猪,长大了卖了换头小的再养,以换些粮食。
每年正月二十五,是寨里庙。各种席棚搭满了村南的大片农田上。一般都要请两台戏,还有很多棚里都是吃饭的地方。路两旁的小摊贩,专卖各种孩子吃的东西,如糖果、糖葫芦、各种带颜色的甜水。玩具有小风车、风筝、木制玩具等。庙会是孩子{zg}兴的地方,可以玩,可以吃,还可以有小朋友一起玩。庙会三天,唱戏时间要长些。之后大片土地被踩踏得变成很硬的大光板,麦苗全都看不见了。但是,据说麦田主人都很乐意,因为麦子收获更多。
已投稿到: |
|
---|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