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4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4

2010-07-01 14:50:36 阅读10 评论0 字号:

  第四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

  本章将帮助你:

  1、了解发展性评价的内涵及优点。

  2、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的评价、心理健康的评价和体育活动的评价,学习时可参考评价量表。

  3、熟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知道评价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要分别评价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

  核心概念:

  发展性评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评价

  {dy}节 发展性评价概述

  一、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现阶段较科学、较常用的评价方法,即发展性评价。在我们开展各种学前儿童教育的活动时,大多采用发展性的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

  评价目的 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素质(包括评价与自评意识与能力)健康发展,同时也要重视鉴别性评价的各种目的。

  评价对象 包括形态、机能、体能、自然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等身体发展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健康活动中非主体能力等,但以前者为主,过程与结果并重。

  评价主体 教育者、学前儿童、家长

  评价标准 包括统一的规定标准和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制定的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以形成性评价(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以促进工作目标而展开的评价)为主,但也重视诊断性评价(对幼儿各方面现有发展水平作一个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教育活动的结果作一个评价,目的在于评判活动的效果)

  教育观念基础 他育和自育相结合、以自育为基础的教育观,师童协同主体观

  一方面改革原有的对幼儿发展定期的评价,为使学前儿童能主动参与评价活动,学会测量和应测方法,了解评价结果,提高自我认识,增强发展自我的愿望;另一方面把广泛而经常存在于幼儿活动中、处于自发状态的幼儿自评和互评活动形成为有目的、有组织、系统的评价活动,并与改革后定期评价活动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

  二、发展性评价的优点

  在进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时,使用发展性评价存在许多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它尊重学前儿童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首先应尊重和满足主体的需要和权利。自我评价是幼儿健康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发展性评价十分尊重幼儿自我评价的需要和权利,为他们提供自评和评价的机会,帮助他们发展自评和评价的意识与能力。

  (二)有利于学前儿童全面素质的发展。

  运用发展性评价,不仅有利于学前儿童自我评价和评价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巩固他们所学的健康知识、技能,还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竞赛、创新等非主体能力。

  (三)有利于健康教育活动和教师教育素质的发展。

  通过评价,得到反馈信息,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活动的改进,提高教师的素质。

  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标准

  一、0-3岁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

  婴儿生长发育最常用的评价指标是形态指标,其中,身长、体重及头围这三项指标不仅测试方便,而且能为准确评价婴儿生长发育的水平提供重要信息。婴幼儿生长发育评价标准参照国际通用的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0-6岁婴幼儿体格发育标准。

  下面选取一组0-1岁儿童动作发展情况测试参考标准供大家参考。

  1-12个月儿童动作发展情况测试参考标准

  月龄 大动作 精细动作

  项目 测评方法 通过标准 项目 测评方法 通过标准

  1

  个

  月 俯卧抬头片刻 宝宝趴在床上,脸向下,双臂放在头两侧,前面用摇玲逗引其抬头 自行抬头,下额离开床面两秒 握笔杆一会儿即掉 宝宝仰卧,将笔杆放在其手中 可握笔杆2-3秒

  2

  个

  月 俯卧抬头离床面45度 宝宝俯卧,双手放在头两侧,前面用玩具逗引 可自抬头离床面,面部与床呈45度 把小手放进嘴里 宝宝仰卧,让手臂能自由活动 主动将手放进嘴里

  注视自己的手 宝宝仰卧,让手臂能自由活动 手臂在眼前注视5秒以上

  3

  个

  月 俯卧抬头离床面90度 宝宝俯卧,两臂放在头两侧,前面用玩具逗引 头离开床并与床面呈90度 手握者手 宝宝仰卧,穿者宽松,使手臂能自由活动,观察两手在胸前的位置 两手胸前接触、互握

  头能竖直且平稳 抱直宝宝,观察其头竖直情况 竖直超过10秒钟

  俯卧前臂撑起 宝宝俯卧,两臂放在头两侧,前面用玩具逗引 用张开的双手或前臂支持身体,脸正视前方 握住拨浪鼓半分钟 宝宝仰卧,将拨浪鼓或带细柄玩具塞入宝宝手中 握住玩具半分钟

  仰卧转为侧卧 宝宝仰卧在平板床上,用玩具在一侧逗引 不用帮忙,自己能从仰卧翻成侧卧

  4

  个

  月 会翻身(仰卧变侧卧) 宝宝俯卧,用玩具在其一侧逗引 能从仰卧翻成侧卧再俯卧 主动够取桌面上距手厘米的玩具并握紧 抱坐,,将玩具如摇玲放在桌面上距手厘米处 主动够取桌面上距手厘米的玩具并握紧

  扶髋能坐 抱宝宝坐在大人腿上,用两手扶其腰下的髋部 能靠大人的帮助自己坐稳5秒以上

  5

  个

  月 扶掖下能站立 双手扶宝宝掖下,站在床上或大人腿上 能站立秒以上 抓住悬吊玩具 宝宝仰卧,逗引他够取悬吊在胸前的玩具 能主动够取、抓住玩具

  两手各握一玩具 抱坐,大人先递一块方积木让宝宝抓,再向另一手呈示一块方积木 能先后用两手拿住两块方积木

  6

  个

  月 独坐片刻 让宝宝坐在床上,不扶,,给其玩具玩耍 能独自坐半分钟以上 积木从一手传至另一手 宝宝抱坐,递一方积木给宝宝拿住后,再向拿积木的手前递另一块积木 将{dy}块积木直接传至另一手后,,再去拿递来的第二块积木

  扶者站立 扶宝宝双臂站立 能扶者5秒以上

  7

  个

  月 独坐自如 让宝宝独坐在床上,,给其玩具 能独坐分钟,无需用手支撑身体 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抓起玩具 宝宝坐在床上,将一小块积木放在其手能抓到的地方 能用拇指和其他四指配合抓起小积木

  把弄到桌上的小丸 宝宝坐位,将小丸如鱼肝油胶丸,大米花等放在桌面上,鼓励其取小丸 会将所有手指弯曲把弄到小丸

  扶双手站立 扶宝宝双手腕站立 扶站10秒以上 用一个玩具敲打另一个玩具 让宝宝手中拿一只带柄塑料玩具,大人示范用小勺敲击桌面或一块小积木 会用带柄玩具敲击另一个玩具

  8

  个

  月 会自己匍行 宝宝俯卧,前面用玩具逗引,鼓励其匍行 会以手腹为支点向前匍行 用两块积木在手中对击 让宝宝一手拿一块积木,大人示范性将积木对击 能把两手合到中间,用一只手中方积木,明确击打另一只手中方积木两次以上

  会自己坐起、躺下 宝宝仰卧,鼓励其坐起再躺下 能自己从仰卧变俯卧,再变成坐位,并会自己躺下

  用一条腿支持体重想走 让宝宝靠栏边站立,前面用玩具逗引 抬起一只脚,用一条腿支持体重想走 用拇指食指对捏米花(糖丸) 宝宝坐在桌旁,将大米花或维生素药片放在桌上,鼓励其捏取 能用拇指和食指对捏取米花

  9

  个

  月 扶双手走步 将宝宝立于地面,扶 住双手鼓励其迈步 能迈3步以上 开抽屉取玩具 当者宝宝的面将玩具放在抽屉里(抽屉仅放一玩具便于开关)先示范取出再鼓励其取出 能打开抽屉取到玩具

  双手扶栏站起 宝宝坐在床上,将一玩具放在床栏上,鼓励他扶栏站起来 能自己扶栏站起直立半分钟

  10

  个

  月 能独站片刻 扶宝宝站立后松开手 能独站2秒以上 把一件玩具放进另一件中 让宝宝将眼前的玩具放进一个较大的容器(如小箱子、小篮子)里 能将1-2件玩具放进容器里

  扶椅或推车走几步 让宝宝扶者椅子、床沿或小推车,鼓励其迈步 能迈3步以上 食指拇指动作熟练 报坐,将一米花放在桌上,鼓励宝宝捏取 能熟练用拇指食指捏起米花,动作协调迅速

  11

  个

  月 会扶家具走 将宝宝领至小床边有栏杆处或长沙发边用玩具逗引 能扶家具走步以上 打开包积木的纸 在宝宝注视下,用一张信纸包起一块积木打开,再包上,鼓励宝宝找积木 宝宝主动打开包积木的纸寻找积木,将积木拿到手

  把硬皮书打开合上 在宝宝眼前示范将硬皮书打开再合上 能模仿大人将硬皮书打开合上

  独站稳 让宝宝独站,,鼓励他在父母之间独自走2-3步 能独站10秒 将圆环套在细柱子上 向宝宝示范用直径约10厘米的环套在笔杆上鼓励其学者做 能准确将环套在笔杆上

  12

  个

  月 独走几步 让宝宝独站,鼓励他在父母之间独自走2-3步 能独走2-3步 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画道道 示范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画道道 能用手握蜡笔纸上戳出点或画道道

  注:此表选自韩跃辉主编的《1岁方案》,,中国人口出版社,2002年版

  二、幼儿健康教育评价标准

  (一)幼儿身体健康标准

  下面选取北京市某幼儿园在探索实践中制定的幼儿身体健康水平目标,供参考。

  3-4岁 4-5岁 5-6岁

  (一)大肌肉动作

  1、走

  (1)会甩动双臂走

  (2)会手脚动作协调地走

  (3)会不扶梯一步一级地走上走下 (4)会按节拍变速走

  (5)会灵活地变向变速走

  2、跑

  (1)会一个跟一个自然地跑

  (2)会手脚协调地向指定方向跑

  (3)会变换方向跑 (4)会听信号变速跑 (5)会灵活躲闪跑

  3、跳

  (1)会双脚跳上跳下

  (2)会连续向前跳 (3)会单脚跳、左右跳

  (4)会双脚左右行进跳 (5)会助跑跨越障碍跳

  4、钻、爬

  (1)会手膝着地向前、向后、向侧爬

  (2)会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3)会侧躺连续翻滚

  (4)会正侧面钻和手脚协调地攀登 (5)会灵活地翻滚、钻爬、攀登

  5、投

  (1)能向上向前抛物

  (2)能自抛自接物 (3)能投准相距2米的目标

  (4)会相互抛接球 (5)能在行进中互相抛接球

  6、平衡

  (1)会单足跳

  (2)会走平衡木(25-35厘米宽) (3)会平衡地原地转圈

  (4)会在平衡木上做简单的动作 (5)会用多种器具做平衡

  7、综合动作技能

  (1)会滚球、拍球,会使用大型运动玩具 (2)会用几种方法拍球

  (3)使用多种手头运动器具 (4)会运动器具的多种玩法

  (5)掌握跳绳、推铁环等较复杂活动的技能

  8、操节

  (1)会一个跟一个走圆圈队形、做模仿操

  (2)会按节拍作操 (3)会简单分队、动作准确地做操

  (4)会按音乐节奏做韵律操、器械操 (5)会变队形做操

  (二)小肌肉动作

  1、结构造型

  (1)会用积木等材料堆高、延长、围绕

  (2)会插接或拼搭简单造型 (3)会使用辅助材料

  (4)能用多种材料建造较复杂的造型 (5)会建造大型或成组造型、复杂造型

  2、美工技能

  (1)会用印章、纸团、手掌印画

  (2)会画、折、粘简单作品 (3)会使用多种工具材料

  (4)会印染、涂色、拼、剪等多种技能 (5)会用多种工具材料制作较复杂的作品

  (三)自我保健

  1、卫生

  (1)会正确使用手绢

  (2)懂得打针、吃药能防病、治病 (3)养成个人卫生习惯

  (4)懂得简单防病常识 (5)懂得眼睛和牙齿的保健

  2、安全

  (1)不跟陌生人走、不远离成人

  (2)不摸危险物 (3)不玩危险游戏,不去危险地方

  (4)懂得交通安全 (5)会处理简单危险

  (四)生活能力

  1、穿衣

  (1)会解扣、脱衣

  (2)会穿衣、穿鞋、戴帽、扣按扣

  (3)会扣扣、扣拉锁 (4)会穿脱、折叠衣服、整理被褥

  (5)会系鞋带

  2、进餐

  (1)会用勺吃饭、不撒饭

  (2)会漱口、擦嘴、不挑食 (3)会用筷子

  (4)会分发整理餐具、收拾桌子 (5)懂得简单营养知识

  3、洗

  (1)会自己入厕、会用肥皂洗澡、擦手

  (2)会自己洗脸、擦油 (3)会刷牙

  (4)养成饭前洗手习惯 (5)会自己洗脚、洗袜子

  (二)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

  正常的智力是儿童能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基本条件,也是衡量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智力水平一般用智商(IQ)来表示,一般认为IQ低于70为智力低下。智力低下的儿童往往伴有适应能力障碍,如果IQ波动在70上下而社会适应能力好,则不能断然诊断为智力低下。

  2、情绪反应适度

  情绪愉快是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情绪反应适度表示幼儿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和生活适应能力。若在压力面前,产生恐惧、焦虑和抑制等情绪,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人际关系正常

  社会交往态度、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与状态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表现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相反,有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学前儿童,往往表现出孤独冷漠、无同情心、任性、攻击他人,,不适应集体生活,,不能与同伴和睦相处。

  4、心理特点和行为与年龄相符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若儿童的心理行为严重地偏离了自己的年龄阶段(如明显幼稚),则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5、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个体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并决定着个人的典型的行为方式,是个性的核心。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一般具有热情、勇敢、主动、活泼开朗、诚实谦虚、慷慨大方、合作互助、态度和行为方式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等性格特征;反之,,心理不健康的学前儿童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会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表现出冷漠、胆怯、孤独、依赖、说谎、执拗、自卑、自虐、吝啬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三)幼儿体育活动教育评价指标

  幼儿体育活动评价指标

  情感态度指标 1、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爱好体育游戏,在活动中感到很愉快,会自发练习动作。喜欢当众表现自己的身体本领,并有克服困难的愿望和自信。

  2、喜欢听、看体育比赛及体育明星的事,萌发爱祖国的感情,初步形成为国争光的意识。

  3、喜欢参加幼儿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建立同伴间的合作意识,并能克服困难,坚持锻炼,有坚持锻炼身体的愿望和集体荣誉感。

  认知发展指标 1、知道走、跑、跳、钻爬、平衡、支撑等动作都能锻炼身体,,它能代表基本动作发展的情况,是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2、认识各种体育器械、设备的名称及玩法,有粗浅的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一些常见的体育活动的测试内容及规则。

  动作技能目标 1、会协调地进行:走、跑、跳、钻爬、平衡、支撑等各种形式的基本动作,能完成不同类型的体育游戏、体育活动,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2、有一定的自我管理及相应的帮助能力。

  3、积极参与整理运动器械和用具,能在活动结束后,将物品器械放回原处。

  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指标

  (一)活动名称

  必须要有,名称的提法可以多种多样

  (二)活动目标

  应该包括情感、能力、知识三个纬度,,在面面俱到中做到重点突出,同一条目标可以包含几个纬度的内容,目标的表述应该清晰、准确,具有可操作性。目标的难度适中。目标的数量合适。目标表述的行为主体应该一致。活动结束时要逐条对照,目标是否都实现了。

  (三)活动准备

  包括教师的物质、环境创设的准备和学前儿童的物质、知识经验及心理的准备,,准备的材料种类要丰富,并且材料的利用率一定要高,活动准备的形式也可丰富些,可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可评价活动准备的种类、材料及利用率。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2、引导幼儿参与

  3、引导幼儿思考

  4、引导幼儿总结

  活动过程部分的评价首先看活动是否具有以上四点要求,其中导入部分要{zx0}出现,并可评价导入的形式;在2、3两个环节主要评价幼儿参与和思考的积极性及幼儿参与和思考的反馈情况,看活动中师幼互动情况如何;前面1、2、3环节中,可存在重合情况,但在评价时要注意活动开展的层次性和条理性,基本遵循由易?难,循序渐进的规律;在第4环节的评价中,首先看教师是否进行总结,再看教师是否引导幼儿总结,引导得如何。

  (五)活动延伸

  活动结束后,首先要评价教师是否想到了还需要活动延伸,再评价教师使用的活动延伸的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对该活动长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

  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任意一个内容,对幼儿园中的5-10名儿童进行评价,可参考评价量表。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4】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