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张晋岗经典心理分析:小人心理
1、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原生家庭动力关系和早期亲子教育模式对人一生的影响;2、擅长情感婚姻和家庭问题解决;3、国际认证催眠师;4、性心理问题专家,家庭xx师;5、擅长精神分析和释梦,惯于使用意象对话技术进行深度人格整合;6、《海峡导报》心理专栏特约心理评论专家;厦广经济交通台“心灵鸡汤”特约心理专家。厦门心理咨询网: www.xmglhm.com。海西心理咨询网www.hxxlzx.com 群:89936777/95725381/46993924

     

心理专家张晋岗经典心理分析:

小人心理

正人君子与小人的评论与争执,自古以来,就没有平息过,这是一个永远存在而永远也无法说清的问题,如果谁认为自己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了,君子与小人谁是谁非已有定论,那一定已经相当的偏颇了。

作为一个研究心理学的人来说,张晋岗不打算分析君子与小人的对与错,我只是说说小人们的心理特征,供君子们看待小人时参考,以便不被其骚扰和困扰。

网络上流传这样几点关于小人的评论,随手摘来,略作评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也算是我先自我小人一把。

小人大概有如下特点,每一种类型其实都有其独特的心理成因。

1喜欢造谣生事,他们造谣生事都另有目的,并不以造谣生事为乐。

【心理分析】所谓造谣生事,无非就是把没有的说成有的,颠倒黑白或者搬弄是非,从中影响(相比较破坏一词,我更倾向于使用影响。)某种人际关系,或者左右事态发展,以此达到个人利益{zd0}化,至于别人利益如何,不是操纵者考虑的内容。单从这类小人行动目的来说,并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因为从根源上说每个人最终都在为了个人利益生活和工作。但是我们评论一个人是否小人时,会习惯性把xx点锁定在“这个人是不是在满足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兼顾到别人的利益,或者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是不是符合社会伦理的要求标准——礼义廉耻。”当整个社会在运用一套逻辑或者道德规范要求所有人时,就会有一个问题,也就是必然会有一部分人是不遵从这套道德逻辑和把行为存放于道德约束之外的。

2喜欢挑拨离间,为了某种目的,他们可以用离间法挑拨同事间感情制造他们不合,好从中取利。

【心理分析】凭什么我们会认为这样的谋取利益的方式是不妥当的?什么样的关系经不起挑拨?为什么脆弱的关系还不能被破坏,为什么脆弱的关系被破坏之后还要指责破坏者?

3喜欢拍马奉承,这种虽不一定小,但这种很容易因为受宠而说别人坏话。

【心理分析】为什么有人喜欢被拍马屁?是喜欢被拍的人滋养了这一类型的小人,如果指责,应该去指责那种喜欢被拍的人;小人受宠之后容易说别人坏话,这很容易理解,就是他担心有人把他的宠夺走了,就这么简单。遇到这种类型的人就是要悄悄地行动,不要让他感觉到你有机会被宠,然后你暗中行事,乖乖得到实惠就可以了,因为你要知道现在不是你得宠,等到你得宠的时候,你才可以大摇大摆的做事情。 有人说,我揭穿他,我劝你千万别做这样的傻事。比如我问你,你揭穿他什么?揭穿他说你的坏话,那你会更惨,因为当他被揭穿的时候,你说坏话的行径就会暴露无遗,结果受苦的还是你。

4喜欢阳奉阴违,这种行为代表他们这种行事风格,因此你也可能表里不一这也是小人行径的一种。

【心理分析】表面上奉承和遵守约定,暗地里贬低和背信弃义,这是因为有人总是喜欢表面文章,或者有人好面子,然后让一部分不敢说真心话,只好这样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或者表面上我让你看不出我的想法,然后背地里我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法去做,这也叫兵不厌诈。

  5喜欢西瓜倚大边,谁得势就依附谁,谁失势就抛弃谁。

【心理分析】这当然是一种适者生存{zh0}的演绎。对于寄生虫一类的人,或者对于藤蔓类植物,当然是离开倒下的那一棵树,去寻找仍旧鲜活的树木,因为那里可以获得足够的阳光。自然法则如此,为何人要置身法外?

6喜欢踩着别人的鲜血前进,也就是利用你为其开路,而你牺牲他们不乎。

【心理分析】牺牲者自然会获得人们的敬仰和尊重,借此攀升者自然会受到不齿和唾弃的评价,人人志向不同,各得其所而已。如果你不去牺牲,又怎么会有人踩着鲜血前进?!

7喜欢落井下石,只要有人跌倒他们会追上来再补一脚。

【心理分析】落井者多为处事不慎,或者深受陷害等一类遭遇困境的人, 而且这一类型的人多是相对于恶势力而言的一种忠良之辈,要是虎豹豺狼一类,我想也不必被列入落井下石之中来说了。这些落井者一定是被恶势力所控制,而对于没有办法有足够的力量来对付恶势力,而又要在这个时候生活下去的人来说,保全自己成了{zd0}的需要,在保全的基础上,有的人就想不但保全自己,而且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或者好处,以备不时之需,就可能表现出投靠恶势力的倾向,再把攻击的矛头对准“落井者”,心里默想:兄弟,对不住了,随后,闭上眼睛,丢下一块大石头。有的人说,不是的,那些落井下石者非常凶恶,不会这么人道和自责,他们就是看着落难人的更加悲惨他们心里才高兴,那我说,如果这样,就好解释了,这些人的内心里面早年一定承受过更严重的创伤没有很好的平复,不然他们不会喜欢制造这么残忍和血腥的场面。所有外显的行为都被一个内在的影子诱发。

8喜欢找替死鬼,明明自己有错却死不承认,硬要找个人来背罪。

【心理分析】心理专家张晋岗认为,在危险关头,保全自己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之道。这里的保全,对于动物来说,就是保全身体和生命,或者保全自己的孩子。而对于一个经过高度进化并经历文明熏陶的人来说,保全自己除了基础的生理保全,还有名誉保全。但是在生命保全和名誉保全出现冲突和矛盾的时候,有的人选择保全生命,而丢了名节,而有的人保全名节,却丢了生命,我认为作为一个人,无论做出那个选择,都是可以被理解和宽容的。我这里说的保全是生命个体内部非常重要的基础能力,每一个生命体都在随时随地的保持着自己的生存感,一旦发现周围出现危险或者有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情,个体很快会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自我保护的反应方式。有时候,这些反应是不受意识支配的,属于纯粹的生理反应,或者叫做潜意识反应、无意识反应,例如汶川地震中xx的范跑跑老师,其实就是一个潜意识保护潜能运作良好的例子。

对于一部分自己明明有错,却不敢承认,非要找一个替罪羊来的人来说,承认自己有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在这类人的心中,犯错就是特别严重的事情,想到犯错可能遭受的惩罚是他们不愿意或者不能承担的,于是,转移恐惧或者逃避恐惧的结局就成他们自然而然的生理选择,或者说,这个选择连他们自己都觉得羞耻,但是对不起,他还是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为什么?因为潜意识的觉知到犯错后可能收到的惩罚是他无法承受的,于是,赶紧想办法回避这个问题就成了生命里面最主要的选择,面对潜意识,意识有时候无能为力。

同时,我们也有理由推断,总是不敢或者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犯了错也要推到别人身上的人,小时候可能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1)      父母都非常宠孩子,孩子犯了错误都是被袒护的;

(2)      孩子犯了错误之后,父母非常严厉的惩罚孩子,犯错成了孩子内心非常恐惧的一件事情;

(3)      父母本身就是不敢承认错误的人,不但袒护孩子,自己犯了错,也是百般狡辩或者推到别人身上;

(4)      人格上面存在一些缺陷,安全感极度缺乏。

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我特别不愿意站在一个社会伦理的角度去评判和指责小人,我认为小人和君子相比而言,只是社会中形象不同的两类人而已,他们不同也就是各自所扮演的道德身份不同,在作为人的本质上,在社会文化的坐标上,他们只是处于不同的位置而已。

另外,我之所以针对小人的8种表现,很认真的“替小人做了无罪辩护”或者平反,是因为,作为人,行为表现,心理形态总是千差万别,这是社会存在的一种永远无法更改的现实,对于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来说,接受现实是成熟人的标志。心理学说,在现实面前,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我觉得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那么既然,这个社会,人类社会永远都无法把所有人变成一样的,那我们就只好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让君子们,经常辱骂或者厌烦小人的君子们能够免受困扰或者能够坦然处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的知彼,我更愿意让大家看到所谓小人的心理状态,看到对方行为的真正心理成因,大概我们的愤慨和恼怒程度会被大面积的降低;看到对方的心理状况,就会更清楚的了解对方的行为特征,掌握对方的行为特征,略动脑筋,就可以做到应付自如,游刃有余了。

我们最常看到的事实是,所有指责小人者,大部分是认为自己是君子的,或者被所谓的小人伤害者,或者说被我们看到的受伤的多是君子,这是为什么?难道小人从不受伤?最可能的解释就是小人受伤都偷偷地藏起来不外宣,还有就是,小人从不出来指责君子如何如何,而君子却总是指责小人,在这一点上,其实让人感觉非常滑稽,到底怎么做才是君子之道?这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学现象,就是小人总是“愿意”承受大家的指责而采用自己喜欢的行为,而君子总是因为不愿意被指责而违背自己的内心意愿采取行动。这是肯定的,不然,为什么君子总要出来指责小人的行为呢?仅仅是因为小人的行为与社会道德要求不吻合?心理学认为,让我们愤愤不平的,多是我们想做却不能做的,我们内心里面存在着很多压抑,所以才喋喋不休,特别是看到别人做了我们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时,我们更会感觉到委屈和愤怒。这些有趣的情绪很多时候不为人所知,都被伦理的帽子给掩盖了。

也有一部分人是做着小人之事却口口声声讨伐小人者。那些自认为是君子者,一旦指责小人就容易被人看出是假君子,因为有些人开口闭口“做人要厚道”,其实他内心里面冲突的很,稍不留神就会冒出小人做法,而且这类人很容易让周围人丧失警惕,所以李敖才说:宁做真小人,不做假君子。

小人是任何一个社会发展中都必然会出现的一类人,从整体上消灭就跟要消灭“我们人体内的xx”一样,结果会如何?

人人都会遇见小人,就跟人人都会生病一样,朋友关系、职场关系,小人调节着社会运行的平衡,没有小人看不到君子,没有小人看不到朋友间的关系薄或者厚,没有小人,就看不到那些黑暗的利益关系,小人就会找准黑暗的地方下手,揭露黑幕。健康的身体不怕得病,强壮的心灵经得起考验。

当我们自我感觉到被小人所害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去指责小人,而是想想看小人出于什么样的内心需要才这样做,这样的做法自己是不是也曾有过?另外,要想想看,自己为什么没有防住小人而被其所困,但凡被小人所困者都是自身有小人所依赖的东西,所谓“臭味相投”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有的人说,不会啊,我就是一个正人君子,而他就是一个十足小人,那我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百分之百的正人君子,也没有什么{jd1}的xx的小人,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可能做出或君子或小人的举止,这才是真正的人,所以我们才会有“淬不及防”这一说,就在你淬不及防被小人伤害的那一刻,你要想想自己松懈了什么,在哪里失误了,这是自我反省的好机会。说一个人想要永远不被小人所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离开这个是世界。

在这里我送给所有因小人而苦恼又想要防备小人的君子们一句话:要做君子,必然要受小人之困;要做小人,必然要受指责之苦;君子小人一起相处,各自接纳自己的命运吧。

 

作者:张晋岗(主任心理咨询师 家庭xx师 精神分析师)

厦门格铼海曼心理咨询机构

钢子老师工作室

 

郑重声明:资讯 【心理专家张晋岗经典心理分析:小人心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