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沁与黑沁
那么,红沁的生成又是什么原因呢?应该和铁的矿物质有其密切关系。用化学的方式来解释(这里不注明元素结构了),二价铁进一步氧化生成三价铁是产生红沁的直接原因。而我国含铁的地域辽阔,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在玉质的疏松和绺裂部分极易受沁。我在许多专著中看到都提到羊血、狗血玉我在这里可以认真的对大家说,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概念。前几年我委托老家兽医做过这类的实验,根本不可能,因为无论是狗还是羊都在创口发炎溃烂,就是经过xxxxx,也无法xx。根本无法长期将玉料埋于动物体内。但在蚌埠工厂内采用“提油”、“扣锈”的方法仿古染色的确是可以的。
综上所述,现代对黑沁的认识和古人是相悖的。由此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古人为什么要把古玉黑沁称之为水银沁,又为什么把战国、两汉、唐时期的古铜镜上那种表面呈白亮状态的,也称其为“水银沁”或“水银古”。现代科学考古在大量模拟试验基础上,已经把铜镜的白亮表面这种“水银沁”,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是古人用“玄锡”
我国在公元前6世纪或更早些,提炼水银的技术在已经非常成熟。在大自然中,汞有时以少量的游离状态存在,而更多的是以硫化汞固体的形式存在。硫化汞俗称辰砂、朱砂。晋·葛洪《抱朴子·金华丹》有曰:“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如再加热便又变为红色硫化汞的整个经过。由此可知我国古代的炼丹家们,早已熟悉硫化汞加热成水银,再把水银还原成丹砂的化学反应是可逆性的全过程。湖南长沙市郊马王堆汉代古墓中,尸体的半身是泡在带红色的水中的。据分析,这水中的红色物质便物含有硫化汞。那么古玉黑沁如果是水银沁的话,似乎只有与发黑色的硫化汞有关。可硫化汞是固体的,又怎么在古玉上形成黑色沁斑的呢?
下面不妨看看几例出土报告对玉器的表面状况的来分析:
南阳桐柏县月河M1墓是春秋晚期大墓。主墓室由外椁、内椁、外棺、内棺四部分组成。外椁有近50cm厚的青膏泥密封。内棺里外都髹黑漆,板间榫卯结构,顶板与底板上都铺有朱砂,底板上朱砂足有2cm厚。主墓室出土玉器最多,分生产生活、礼仪、装饰、象生四种类型,近40种形制,计700多单件;北器物室也出土了少量玉器,有青膏泥密封,但没有朱砂铺垫。主墓室出土的大小玉器中,具有黑色沁染的玉器占很大的数量,且具有贴近身躯的玉佩饰被黑沁染的特征。而北器室出土的玉器却少见黑色沁染。细分析这些黑色沁染玉器,都具有沁染面大,块状或者索条状以及细牛毛纹弥散状,由外缘向内沁染的特征。由主墓室和北室有无朱砂铺垫分析,黑色沁染玉器的上述特征,似乎与水银的黏度小、流动性大,汞珠易碎无孔不入,一滴汞珠入地中,汞化面大的特性相似。但这是否能支持朱砂(硫化汞)便是黑沁的直接原因呢?我们知道朱砂是固体硫化汞,不溶解于水,现实中与玉器相沁产生的表面附着朱砂沁是红色的,与黑沁不是一回事情。要使朱砂变成水银,只有把朱砂加热,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蒸发了,才能使朱砂还原成金属汞。很显然,墓葬里不具备加热条件,也就不能使朱砂成为水银。那么只有倾水银为池才能在墓室里存在汞。至于要使汞变黑,只要有硫化过程就可以。而墓葬含硫浓度越大,汞化面变黑的时间就越会变得越短。
因此,如物果说玉器的黑色沁染就是水银沁,那么首先应该是在墓葬环境缺氧的条件下,使墓葬含汞量不再被氧化消耗,而使汞直接对玉产生接触面,并开始晶体间浸润形成。或是通过玉材中金属阳离子与金属汞阳离子间的电解阳离子交换的过程来产生汞化面,再随着尸体的腐烂和土中释放出的硫,对玉器汞化面实施长时期硫化,慢慢变成黑色。文章至此似乎依然是假设。其实我们做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就可以知道玉器是否受水银所沁。我们利用汞容易升华的原理,即将有黑色沁染的玉器与一小片适量的碘同时放入合适的玻璃管中,或微型蒸发皿内,用文火缓缓加热,如有汞,则玻璃管上部冷却处及覆盖于微型蒸发皿的载玻片上,会有碘化汞结晶形成,热时为黄色菱形片状结晶,冷后变红色。或者,用不容易被汞齐的铁罐将玉片和水银一起存放,在水银上注入水,使水银不再氧化蒸发,经过一段时期后,将玉片取出用硫磺粉附着硫化,看是否能产生水银沁。这种实验对我们认识水银沁可以启发的作用。
探索古玉水银沁的奥秘,在目前玉文化研究中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可以在上述的表述中得出一个阶段性的结论:“真假黑色沁染皆由外界物质浸入玉体所形成。而在古墓中,只要玉器接触水银,就能使汞化面在接受长时期的硫化过程中,形成黑色沁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