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上的人物传记

宣纸上的人物传记
文/黄礼孩

 

 

 

  绘画是一种肖似的艺术。通常人们以像或不像作为标准来衡量肖像画。当然,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肖似有形象上的肖似,也有精神上的肖似。其实肖像画还有更多的可能,比如罗寒雷的肖像画呈现的是艺术的真实。她不画人物本来的模样,她画人物应有的精神内涵,这让她的工笔人物画摆脱写真,摆脱照相机的功能,展示艺术的奇妙魅力。她的画风细致高雅,画感明快流转,她擅于控制人物的面部表情,丝丝入扣地让生命的姿态舒展开来。读者与她的人物相遇,生命的情态就起伏,就蔓延,就融合或分开……
  2010年上半年,罗寒蕾给画家方土画的肖像画便是一幅精神与身体双重存在的肖像画。方土首先是一个水墨画家,他的水墨因心造境,气象多样,在墨的变化里寻找水墨画新的抱负。在实验水墨之外,方土画传统的兰却是风神俊朗,深得其味。方土的另一个身份是广州画院院长,他果敢、执着、充沛,有锐气,做事风风火火。就这样,来自艺术的沉浸和管理的磨砺让方土成为一个丰富的人。一个丰富的人才能给画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宗三先生说:“每一个体的人都是生命的创造品、结晶品。他(她)存在于世,有其种种生动活泼的表现形态或姿态。”每一个人都是奇特的生灵,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不为人知的密码。罗寒蕾认识的方土自然有别于他人,她画她所知道的方土,画他的气质、他的性格、他的内心世界。方土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是一个有特点的艺术家,他的光头,他的胡子已是他自身的文化符号。而作为文化名人的方土,他常面对媒体或社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寒蕾敏锐地抓住方土善言的一面来画,并把他作为文化人的思辨巧妙融入其中。
  描绘存在的事物有时比想象困难,太熟悉的事物反而无从下手。我想,画方土这个丰富的名流多少是有难度的。但真正的画家xx可以跨越来自现实的限制,不断接近人物的内心,与绘画中的人物对话,抓住最有个性的一面来画,从而完成一个人物在宣纸上的传记。罗寒蕾画了一个感性的画家方土,她还要画出一个智性的方土,她要尽可能在一个画面上呈现人物更微妙的变化。都说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寒蕾画方土的肖像画时,她专注于眼神的素描。不了解方土的人,单从他的眼神已可以看到一个快人快语的形象,一个敢于坦言的形象,一个充满激情的形象。
  寒蕾的肖像画画面干净,她没有过多的装饰但也不简化,简化会伤害到绘画的可视性和丰富性。罗寒蕾重细节,看她单色的线条,它的直、细、粗、折、弯、曲各不相同,它们一起勾勒出一个生动的人物。对肌理的处理一直是罗寒蕾的拿手好戏,她醉心于此,并渴望在其中显露新见。她不满意传统工笔画的中规中矩,她用色大胆,但不喧哗,是那种在不知不觉中的融入和渗透。优秀的绘画是物质和精神、材料和精湛技巧的总和。罗寒蕾的这些才华在方土这张肖像上可看到,她抽离外在的热闹,凝聚人物的心性,勾现艺术的真实。她画的是人物的性情,她那充满教养的笔触自然落在人本真的面相上。



《方土》 45×45cm 2010年纸本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宣纸上的人物传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