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之——自行车_棉布衬衣_新浪博客

早上上班,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乘车了。那种夹在半道中,上不来下不去的境况实在是令人烦躁。一直想买一辆自行车,在头发娑娑作响,头戴耳机、风吹衬衣的状态下上班,苦于这个城市没有自行车道,也仅仅是无聊状态下的自我安慰的想象罢了。想起曾经骑自行车的那段岁月,心里一直颇有留恋。

 

看龙应台写《孩子你慢慢来》,里面有张照片,是龙妈妈送两岁的安德烈去幼儿园,熹微的晨风里,自行车轻盈驶过,妈妈的黄丝巾被风吹起,自行车车速缓慢,正好便于母子匀速的交流,“这是什么?”“是小狗”,“哦,小鸥”。我一直记得那个旁白,大意是“安安是这个世界的新客人,对一切都很好奇,妈妈要当好安安的导游”,母性的起步,就是一双自行车上的慧眼,引导孩子看见美与爱。

 

自行车初始发明时,大概还是个激进物事,《末代皇帝》里的溥仪,就是骑着自行车,戴个蛤蟆镜,自以为就是反抗皇权,边缘化了,有什么用呢,连故宫的一条旧门槛都越不过。旧时自行车,重实用,要承重,骨架巨大,二战的时候,日本造自行车近两米长,可以用来运载小型武器,这个我没有直观印象,不过电影里的汉奸,都是叼个鸡腿,骑辆大xx,偷鸡摸狗还扰民,莽人粗器,声势逼人。

 

在困难时代,自行车算是紧缺物资,七十年代{wp}嫁妆“三转一响”之一。《荒山之恋》里,嫁了军人的美xx,置了辆自行车,爱美成性的她,在车前放了个绒毛小兔做装饰品——这个细节极撩拨风情,在那灰天灰地,万物蛰伏的年代,她还把美的张力,星星之火一样的,漫漶到生活的每个小角落,这样满溢的生命力,一定会流出日常的边缘,荡来荡去的小兔子,其实就是个不安分的意象,后来她果然背夫别恋,{zh1}双双殉情。

 

自行车总是萌发着一种春情,它象征着廉价,弱势,蠢蠢欲动又无处安放的青春,《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发育中的少年跨在自行车上,等待着小镇上最美的女人,惊鸿一瞥之后,又飞速赶往她下一个去处,伏击美色,而在《情人》里,中国情人却是坐在豪华轿车的阴影深处,收网幼兽。自行车和加长轿车,这就是强弱关系的图腾。《道北人》里,穷人家的次子,一心想脱贫,有次骑着未婚妻赠与的新车,撞上了官家小姐,所谓百无一用是深情,自行车最终给大轿车打败,他背弃荆钗,奔向富贵。

从审美角度来说,自行车可以带来风速,xx感,飘飘的白裙,扬起的长发,养眼的平底鞋,眼波温软如春水。所以,青春剧里的美少女,都是骑车的,比如《蓝色大门》,《四月物语》,《情书》(看来尤以日韩系居多)。《蓝色生死恋》里的恩熙,素着一张脸,背着双肩包,蹬车从泰熙身边掠过——草木不语,山峦静默,芳草如织,美人入画,怎不叫人心动。

 

自行车到底是穷人的物事,喷发着草根气息。因此常常成为写实主义作品中,描述日常赤啮状小烦恼的道具。比如《孔雀》,《我的父亲母亲》,有两个卑琐不堪的故事,都是关于“偷自行车”,一个是人尽皆知的,意大利新写实派导演罗西尼的《偷自行车的人》,战后的意大利,万事萧条,民不聊生,爸爸丢掉了自行车,失去劳动工具,恶性循环,{zh1}只能沦为一个贼,再去偷别人的车,在儿子的眼泪中,众人原谅了他,他们默默的走远,儿子无声的拉起了爸爸的手。另外一个是苏童的,夫妻俩带儿子去公园,结果车被偷了,大家怨怼之后又和解,夫妻之道,犹如磨墨,一团墨色模糊中,磨损度日。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恋物之——自行车_棉布衬衣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