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瑞典的Spotify | Asia-Thinking.com

(本文作者為Li Zhe, 目前於瑞典哥特堡旅居工作, 山東人, 以親身體驗介紹Spotify)

说起瑞典的Startup就不能不提Spotify,用“令人疯狂”一点也不过分,记得去年我所在的公司产品发布后大家做总结,有个Developer说:“我最感谢的就是Spotify陪我度过一个个加班的日子。“,由此可以看出Spotify已经深深融入到每个用户的生活中。是什么令Spotify这么与众不同?

我以前用过Pandora和Last.fm,自从去年开始用Spotify以后就再也没用过了。前两个应该算是Web application,不需要安装软件(flash还是要装的,sorry iPhone:)),所以用户体验就被你的网络速度所限,从搜索到播放最短也要等几秒钟。而用Spotify的感觉就是这些音乐就在你的电脑里,真的就和他们是你的mp3一样。无论是搜索,还是播放,一点延迟也没有,这应该是得益于Peer-to-peer技术。从用户体验上来说{jd1}是接近xx的,而且除了支持Windows,Mac和Linux之外,还支持Symbian,iPhone OS和Android。

我觉得Spotify在技术上并没有特别的地方,所用的都是比较成熟的架构。它特别的地方就是和音乐出版公司的关系,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歌曲资源。记得在一篇,它的CEO,Daniel Ek提到每天加入的新歌量是10000首,而当时Spotify已经收录了600万的歌曲。从Spotify可以看到,目前与他们签约的知名发行商有Universal, Sony Music, EMI, Warner Music等等。其实从2008年我开始使用Spotify时起就发现他们已经收录了大部分的流行歌曲,只是不知道是Spotify的公关能力强,还是创始人的关系多。相信办随着Spotify品牌的成长,会有更多的厂商加入。

而说起Spotify的创始人,除了另外一个比较神秘的Martin Lorentzon就是26岁的创业家Daniel Ek了。开始(话说瑞典很多企业家都是未成年创办企业,像是Ikea的老板Ingvar Kamprad也是17岁创建Ikea),创立了已经被Tradera(瑞典的Ebay)收购的广告公司Advertigo,还有就是大名鼎鼎的uTorrent。此人前途{jd1}不可限量。

初期推广模式

Spotify在瑞典的推广是典型的viral marketing方式,最早的测试帐号是要有invitation才能注册的。注册后会拿到两个invitation名额,可以发给朋友。以我的体会是在办公室的传播最快。传统的白领们,{yt}8小时在电脑前,少数人听iPod里的歌,大部分人听收音机,网上电台,last.fm或是youtube上的mv。所以spotify成为他们的新宠也不奇怪,任何时候,想听什么有什么,或者早上打开开始播放一个playlist然后就不管了,或者用他的radio功能。音质比youtube和last.fm好,比iPod方便,曲库比last.fm全。xx是以质量取胜。只不过拿到一个invitation是非常难的事情。不过也好,毕竟容易到手的东西不会珍惜:)而现在这个早期的内测帐号已经xx没有了,现在的免费帐号每月只能听20小时音乐。

以慢取胜

他们推广的节奏{zd0}的特点就是慢。与比的公司急急忙忙抢占市场不同,Spotifyxx就像一个晚饭后散步的老者,搞的那些本国没有Spotify的用户天天着急:Spotify什么时候来?他们却从来不着急。在我看来,慢可能有这几个原因:
1. 吊人味口
2. 根据每个国家优化网络服务,确保每个国家用户体验相同。
3. 和发行商把版权分成问题谈好,还有购买渠道的Partner要选好。
4. 针对本地的广告服务要完成。
所以可见慢也是有原因的,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发行商担心本地市场受影响等等。我觉得Spotify进入中文市场还是会有一段时间。不过去年的时候听说李嘉诚旗下的公司也给Spotify投了几千万港币,大陆的合作伙伴好像是tom.com。

盈利和分成

目前Spotify的盈利模式主要应该是广告+用户订阅+歌曲销售分成。
广告的形式主要在歌曲间隙插入的音频广告和Spotify界面本身的图片链接广告。由于我听的音乐口味比较杂,不知道这些广告会不会根据你的爱好而改变。不过现在在这里发广告的公司还是少。
用户订阅主要由Premium/Unlimited用户提供,其中Premium帐号每月10欧,Unlimited是5欧。如果你在合作运营商那里签了Android和iPhone的话,premium就是3欧每月。,这样就算是没有网络也一样播放。而如果你要用Spotify手机端的话(Android/iPhone/Symbian),就必须有Premium帐号。
歌曲的销售是通过7Digital,价格和iTune上的歌曲差不多,不过听说Spotify分到的比例比iTune大,,0.99美元的歌,在iTune作者可收到0.63美元,在Spotify你只能拿到0.0017美元。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数据不准确,可能的情况是在Spotify只要有人收听了你的歌曲你就可以收到钱,然后卖歌的收入是另算的。在这种情况下广告可能会用来支付作者收入。

社会化功能尝试

其中最成功的应该就是playlist分享了。在网上你可以下载到各种口味,适合各种场合的playlist。比如说有适合办公的,有适合party的。有段时间Fiat还做了一个6000小时的playlist,适合在开车时听。
然后另外一个值得一体的尝试就是收集facebook上所有好友的playlist和listen history。当然你可以设置自己的隐私选择要不要共享。

未来

听说Google也会在2011年时推出一个类似的音乐服务。其实在中国大陆Google早有尝试,不过是音乐下载,那是为了对付baidu而产生的功能。这一次Google希望能整合Android,从而达到和iTune抗衡的目的。不过在下看来它{wy}的优势可能就是免费。因为Spotify目前在iPhone和Android上都有客户端而且整合的非常好,{wy}的缺陷就是要订阅它的Premium服务。以Google前几次被动推出的服务的质量来看(Buzz, orkut),我觉得不很乐观。本身cloud-streaming的技术要求非常低,而技术才是Google的长项。
对于Spotify来说,能开发出新的盈利模式才是它的主要挑战。不过它的未来{jd1}是一片光明。传统音乐产业太需要一个新的发行模式了,而Spotify就是其中的可能的模式之一。

關於Li Zhe

Li Zhe目前於瑞典哥特堡旅居工作, 山東人. 主要專注在電腦及網路Startups. 現在住瑞典, 能提供我們一些關於當地相關領域的發展和思維.

可以參觀他的或是更多他個人.

(Ewan:感謝Li Zhe)


Name *

Mail *

Website

郑重声明:资讯 【来自瑞典的Spotify | Asia-Thinking.com】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