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_默默_新浪博客

  朋友发来一首诗:

  榕树茂已拱,

  前度刘郎来。

  天地依旧美,

  人事皆徘徊。

  鹤山山前伫,

  江门门外怀。

  何处我心安?

  种桃道士在。

  斟酌了半天,不明白他那句“何处我心安?种桃道士在。”是想表达哪种意思。是因为有“种桃道士”在,所以“我”心不能安吗?还是对“种桃道士”寄予着期望,期望有他在,“我”才能有心安的时候?

  我想应该是前者吧。但是,只是猜测,不能确定。

  于是,上网百度一下,想看看这个“种桃道士”具体是褒义还是贬义。

  搜索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前度刘郎”和“种桃道士”原来都源自刘禹锡的诗,我一直不知道“前度刘郎”的出处,也没有去查过,今天无意中找到了,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前度刘郎”和“种桃道士”的来源有一段故事,颇有意思:

  唐永贞年间,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动被贬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元和十年,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长安。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也有人称之为《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玄都观是长安城中的一座道观。此诗通过对人们竞相去玄都观赏桃花的盛况的描绘,寓含对当时权贵的讥刺与嘲讽。首句写草木葱茏,红尘拂面,可见人马喧阗之景象。二句点明看花,但不写去只写“回”,并以“无人不道”描状人们看花后的满足心情,则桃花本身之繁盛艳丽,已在不言之中。后二句由自身经历关合桃花,引发感慨,一方面,眼前“桃千树”皆为自己“去国十年”之后所栽,寓岁月蹉跎之慨,另一方面,以众桃喻趋炎附势之新贵,讥其不过是在“刘郎”被排挤出朝后才得以掌权,轻蔑之意显然。

  刘禹锡以桃花隐喻暂时得势的奸佞小人。这样的诗自然有人不满,他又因“语涉讥刺”而再度遭贬,一去就是十四年!

  十四年后,即大和二年,刘禹锡又被召回长安任职。春末,刘禹锡再游玄都观,题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的续篇――《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两诗之间相隔十四年,其间人事变迁甚大,当年永贞革新的反对派多已亡故或失势,此诗即针对时事,有意重提旧事,讥嘲当年权贵,表明坚定的立场与信心。前二句写观中景物变迁,十四年过去,满观桃花竟然“荡然无复一树”,仅有满观野菜之花,而由“半是苔”可见几无人迹,与前诗中那种赏花盛况形成鲜明对比。后二句写意,“桃花”喻趋炎附势之新贵,“种桃道士”则指打击革新运动的当权派,如今桃既不存,种桃者亦复不见,而被排挤的“刘郎”却又回来了!依然如故,不改初衷,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表现了作者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其刚直不阿的本性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前度刘郎今又来”的不懈斗争精神,一直为后人敬佩。刘禹锡的诗化为成语--前度刘郎。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_默默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