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课】电视包装人才应聘技巧

中国电视包装方兴未艾,虽然发展了10几年,但对不少人来说还属全新的行业,对于大中专科学校还常常不了解或被列入新媒体、多媒体等专业。面对就业定位不准的大学毕业生,来到公司相当于部门主管画饼充饥,竖几个稻草人,吓唬吓唬麻雀还可以,真来个偷西瓜的就要砸锅。所以熟手炙手可热。如果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还保持热情,踏实的同志,去任何地方都是宝。

 

回头说说不符合条件的,那么确实需要一些技巧,或者说是认识,才能够来应这个聘。本人招聘过N多人才,面试过N多设计,三维动画,电视包装设计师,创意文案,制片,剪辑等等等等。逐步积累了一些微薄的经验,大家分享一下,因此看此文章最有用的就是两种人:电视包装公司人力主管,和实实在在想加入这个行业或者换个好工作的应聘者:

 

1、经验科学,作品说话:

  首先,还是锐风行老话,也是老肖的标准开场白:咱们这行是经验科学,就和做饭,当医生一样。纸上谈兵没用,就得上来练练。所以,应聘设计广告,美术,电视节目包装等等相关行业职位,{dy}的就是作品,作品最能够展示你,并且让招聘单位能直接直观的将你划入考虑范围。从业10年我所经手没带作品通过的还是“0”,因为根本无从考证你是什么样的。

 

2、作品的格式

N多初学者愿意把文件渲染的超大,原大,无压缩且没有任何音乐。就直接来了 。他们的心情我非常理解,

希望片子清楚一点,大一点。在自己家放的很好很流畅,往往一来就卡壳,一般看到这样的作品就是很尴尬,首先作为心软的我,看到学生辛苦而来,总是对自己要求说要把所有的作品坚持看完,结果卡卡的一看半个小时30秒都没出来,白费。时间耽误不起,另外一方面学生也因为放不出来而更加紧张,面试效果很差。当然为了缓解尴尬,不少学生还找很多借口这个盘不成了  那个什么原因了。这样一来就不是你作品生熟的问题了,改推卸责任了。有这个习惯的工作人员是不能要的。因此基本上就PASS了。尽管有时候还把作品看完。顺便一般,都还稍微给学生说说,下次提醒别带这么大的作品了,没用。

 

3、作品即自己——作品的质量与真实

N年经验总结,我发现一条规律。在应聘者拿来的一大堆作品中,一般最差的作品最能反映其本人的实际水平。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毕业时候作品东拼西凑的情况普遍存在,好的作品往往是历届学生的,哥们朋友的,本科作品可能是研究生做的,那些作品相对好一些,靓丽一些,但是{jd1}不是本人的实际水平。都是招牌。为了抓住机会拿的别人的作品。其次中间不放几张自己的作品是不好的,不够最诚实的。

因此一般作品集中都回放一个或者几个自己觉得自己做的不错的作品。那么好那几张,就是他的真实水平了。所以好的不用看了只看坏的就成。坏的才决定了这个学生对差的承受度和对好的控制力。

 

4、作品的数量、分类和呈现方式

作品数量不宜过多,但是更不要太少。太少基本都PASS掉了。太多的作品容易耽误太多时间。显得没有效率。作品事宜排版分类,附加创作说明。这样企业看的清楚明白,才能更好的作出选择,每次看到整齐干净,分类清晰明确的作品集和简历时,我都会为这个学生加分。因为他考虑到如何做好一个事,一个东西,具有这样能力的人才是将来能做好工作的人。

 

6、作品的选择

众多作品该选那个?我想在这里,你应该去了解一下你目标应聘的工作的主要业务情况,针对这样业务情况去设计你自己作品的几个组成。基本上重复雷同的东西不要放太多。应该有方向的选择一些能表现你各个能力的作品。举例咱们电视包装专业或者是影视动画专业的同学,我们需要准备,如:美术基础类、美术创作类、设计基础、设计创作类、然后才是动画类专业类的作品。大家注意{zh1}一项比较多,其实失去了很多机会,因为{zh1}一项恰恰是你最薄弱和入职最需要补充的部分,应当把你全面的素质呈现给用人单位。作品的跳跃性增加了成功的机会。

 

5、电子格式的呈现方式

电视包装或动画影视专业的同学,经常要通过EMAIL发送简历和作品的应聘者或者学生需要注意,网络邮件的容量有限,速度也有限,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动画截桢,格式使用JPG排版排好,附设计说明,这样的作品让收邮件的人力主管能够一目了然,快速的获得你作品信息,一免长时间下载或者整理浪费时间导致放弃你的审核。另外截图等也有一定的欺骗性,才能使得你的作品更容易被视频技术主管通过。

比截图方法弱一点的才是链接发送(即上传后把链接发送给公司,公司下载后观看)或附加发送(即电子邮件发送)因为没有时间和机会和人力资源主管面谈,作品能够到达就变的及其重要。

 

6、证书的作用

入行几年,你发现其实xx证书的作用有限,甚至很微弱。多数艺术设计广告类的企业单位更多的是要看你实实在在的作品,有好的作品就算小学xx也敢要。所以xxxxxx,是身份的证明,各类证书是技能知识的证明,都不能证明你有工作能力。企业恰恰需要的是你的工作能力。因此不要突出这些证书,他们放在所有作品后面就可以,只是证明无需多言。太多的强调证件,企业人力资源之能认为你是个书呆子。证书多半还是给自己看的,看了后带在身上,自己增加了自信心。锐风行培训颁发的广播电视协会证书,在业内是政府认同的行业证书,目前属于{wy}。另外锐客级别证书配合学生毕业作品也能够打开未来的大门。因为这些证书和作品是紧密围绕实战而来,行业标准而来的。

 

7、填写应聘登记表

应聘登记表一般比较复杂,对企业来说并不复杂甚至有些简单,但是对应聘者来说都感觉复杂,实际上,这个表是让企业了解你全部信息的主要途径,其他并没有机会接触太多,只此一次,把握机会。我建议把全部信息填写满,并且对不明白的信息及时问企业,这样还增加了一些交流的机会实际上你就能加深领导对你的印象。具体到我,比较看重的几条包括:

家庭父母的情况,工作状况,因为实际上一个人的最根本素质教育在于家庭,家庭父母的信息非常重要,它影响着眼前这个人的发展空间。另外住址比较重要,远近是初级上班者{zd0}的成本,如果太远估计很难坚持下来。其三就是在学校的奖项。以及专业外担任的工作情况,这些能看出应聘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归属感。

总之填写的完整,规矩,认真的表格,是一个职员性格素质的体现也是他对这份工作渴求的态度。相反反复问来问去总是不想填写全面,潦草,措辞不准确,字迹混乱的学生或者职员,要思考一下原因了。

 

8、工作经验或是实习经验问题:

登记里还有一项履历,就是记录职员之前的工作经验。有工作经验,相关工作经验,哪怕是失败的经验都是有价值的。但是不断跳槽,一年内换一两次工作的,都是不可取的人才:要么恃才傲物,无法融入团队,要么就是有硬伤,否则为何N个单位都不能呆住。事实上,任何一个团队,集体,和单位都在寻求一种平衡和稳定,这就是继续发展的机会。同样的作为任何一个工作和职位,没有一段时间的钻研和投入,是不可能深入与成就的。

 

9、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为什么?

因此过去我还是学生的时候不理解为什么所有招聘都写要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学生从毕业到走入社会,两年正是熟悉一个工作一个职位一个专业一套系统的必要时间。两年后可以称做成熟。因此这样才是可用之才。之前都有一个培训培养的过程,是要投入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机会成本的,背着这三个成本,企业用人压力大,职员工作不能覆盖成本,很难发展。从职员的角度来看,很难看到这些潜在的成本,更多的是自身的付出与回报。因此与其花大成本换取难发展和少理解,不如去用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成手。

2年,不可超越,就如同十月怀胎一样。不否认个别人能力强,能够在不到两年之内胜任工作,但是99%的人或者说,正常的人,都需要这个过程,否则就是早产,就要冒风险。

 

10、三个月试用期,不可超越。

在企业用人之季可能马上上岗的现象也存在,在稀缺人才的情况下,可能空降无试用期的高手现象也存在。

然而这决非是一种常态现象。如同锻造的钢,建盖的楼工期可以提前,但是不保证哪天会裂,什么情况就要塌。因此抄劲儿不一定是好事,要付出比常人高几倍的代价。事实上三个月的试用期对于一个新参加工作,或者加入一个新团队的人来说并不富裕。在这个时间里,需要学习专业知识,企业的文化理念,和同事达成默契,融入到大流程中,熟悉软件硬件设备,做好各种人事业物的接口……因此我个人认为试用期这个名词是不准确的,应当叫比如说“流程导入期”什么的,因为试用这个概念是错的,甚至是歧义的,让人感觉企业欺负人把新职员边缘化,或者是职员已经能用了现在试验一下,实际上多数时间是不能用,是在导入。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是平等的。相互试验的,你适合不适合这里,这里适合不适合你,都是需要拷量的,当然目标是一致的,既然双方都花费了至少是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那么能适合是最合适的:)

实践证明,经过三个月导入期的人员往往存活率比较大,而且成功率比较高。这基于双方的信任和一段时间的真实准确的实践和考量。而那些曾经信誓旦旦的未走完三个月转正的职员往往是走的最快的,这就是当时没有经过考验的代价,对双方都是代价。

 

11、面试交谈——认同阐述

电视包装行业或影视制作,如同其他设计行业一样,是具有一定特殊形态,特点的行业。又如同护士医生,来了病人就要看,不管什么情况,xx,xx春节假日都要站岗放哨,一次不能辣,这就叫行业特色。在任职前能够对行业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职业的职责和优势有一定认同,都对他的职业生涯有帮助。在应聘时候,能够准确说明对企业目前状态的认识,了解,从哪个渠道来的,还有对这个行业,职业自身特点的理解和认同,都会为你加分。

 

12、面试交谈——职位阐述

 对于应聘者,对公司、业务、和应聘的职位有一个了解是必要的。也是这个人做不做功课,有没有心理准备的考验。在面试交谈中,建议对自己目标的职位有一个阐述,职位是什么?都有哪些工作,应该负责任什么,尽可能的早了解,阐述清晰。这样如果错了,也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正,如果你这样做,能做到成功的几率增加50%

 

13、留下咨询方式

多数情况不能即刻定下招聘结果,往往需要再等候消息。这个时候要问清楚时间,沟通方式,联络信息,以便回去后追问确认,有时候稍微用心一些就能够成功。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用心一点一定可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锐课】电视包装人才应聘技巧】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