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台北银行

最近在Brandnew看了篇关于台北银行换形象的文章,原文翻译如下:

这是自谢苗耶夫和盖斯马五十年释放出他们的现代大通标志,墨守成规,毫无戒心的全球银行品牌。它们是{dywe}的建议像大通机构使用他们的商标作为一个严肃的,几何和非文字符号。为了帮助庆祝这一重大周年谢苗耶夫将推出其{zx1}创作,是台北银行重新设计品牌,半个世纪后,与另外4个片面的商标,这个软形状及蓝色色调柔和的时间。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

在新的国际协议,将允许台湾银行在做大规模的中国市场业务的脚跟,台北银行委托谢苗耶夫和盖斯马,该公司设计大通银行的世界xx的八角形折叠负责,建立一个视觉形象,将促进将亚洲金融强国的演变。

台北银行来到公司与同样需要在1960年,大通:商标必须标志性的和持久的,使其在设计趋势持续时间超过很多,离开其家园的印记,和天气的不可预见的变化银行业。经处理的业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大通在六十年xx始,公司的身份,谢苗耶夫和盖斯马也描绘成高的银行,高科技和高接触的现实,当地和国际,东方和西方。

新的标志,是说以从在台北旗中心花灵感。在盛开是为了引出一个亲切的感觉,而正方形服务暗示金融安全。

这个标志制度,有一个双语锁定考虑周详的方式。

该商标的八角形如大通之前,典雅。绘画是一种学习和比例的曲线是干净的,而且注定是可靠的复制。谢苗耶夫运行一个纪律严明。他们还利用双语死机时各具特色的硬线的良好使用。不过,该系统,它如何利用不同的接触点和不同的观众,似乎有点干燥。


该系统扩展了紫色色调零售和信用卡表面。
当涉及到的身分,谢苗耶夫和盖斯马时间范围始终以长远的眼光(认为持久如美孚,国家广播公司和PBS引号),他们为此感到自豪。标识设计(或他们提到它,商标设计)描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方式在其网站:

商标设计挑战,我们用我们的命令所有的魔法和智慧,我们所有的技能,知识,远见和能力,在一个单一的,明确的,直接的形象,充分体现性质和组织的愿望来创造我们在寻求认同。

你不会找到该字品牌在这里。阿已成为时尚的需要进行一个简单的词来:一个公司的身份现在是(而且一直)比徽号。对于谢苗耶夫,它是关于该商标的。可以肯定的是,这是相当好适合在新兴市场的金融机构的战略。简易性可以含意实力和编制。

然而,提交保守,稳健的工作有时会走阻力最小的道路。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国,并就此而言,台湾作为一个全球大国。一个退出的恶性衰退的其他国家指出,{ldz}。然而,当我真的在此识别系统看,感觉更老比(即五十周年纪念),大通和(捕获介于Optima和Eurostile)没有帮助的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大通和台北银行马克每个造就优秀的网络图标。
从形式上说,该系统是令人高兴。通篇使用的紫色,是丰富和安慰,我喜欢如何坐在柔软的青色,自然它。但简单标记和一个朴素的,因为这可以用来帮助更多的同伴在私有的表达方式和难忘的品牌。如果你在他们的网站看看,你会发现网页设计师拼命方法,以使事情变得有趣把握。这至少部分是这个品牌的这个俊俏的图标,破裂,图像闪烁和股票,取代迫切需要品牌元素(如房子显示字体或专有模式大通最近一直使用)简单的事混乱故障。

台北主页变换的幻灯片银行框架。
这其实就是要在设计和营销之间的看不见的线。 之间的标识和品牌的区别 - 这是我发现自己经常向客户解释,熟人,朋友和家人(偶尔完成设计博客陌生人)。
 

——————————————————————

英文不太好,基本上看是没多大问题,翻译还够呛,直接用的google,里面的语病也懒得理了,看起来基本上没问题。

新标较于旧标自然清新许多,老LOGO看起来其实并没有银行的感觉,反倒是那些横杠使得电信味儿更浓,亦或是物流、速递。新标在颜色上xx颠覆了旧之前的形象,蓝色的运用使人感觉更为清新与现代,同时也更为简洁,方便应用。

按里来说自然是个好标,不过与之前不同,不知是否身在大陆,见惯了孔方兄的兄弟,哪怕这次看到这样一个由老外操刀,甚至可能连形象来源都不是空方兄的图形,没有任何的兴奋,毕竟太和谐了,跟大陆的银行都一个德行,或许他们真的喜欢这么个图形,或许他们吧认为中国人就是爱“钱”,或许是因为两岸金融方面最近签署的各种协议,为方便在大陆拓展的缘故,难不成是“陆台港澳两岸四地尽赚钱”?谁知道呢……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台北银行】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