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的涉台古建筑_芳霏远扬_新浪博客

    

    连城与一衣带水的台湾有着深厚的渊源,解放前有去台人员二千多人,包括第二、三代现有在台人员一万多人,是闽西地区去台湾人员较多的一个县份。近年来连城与台湾的文化交流也较多,如2006年9月份,台湾高雄县仁武乡民俗运动委员会曾组织30多人到我县的新泉镇进行“犁春牛、牛犁阵”文化交流活动;台湾的xx媒体中视、东森、中天、客家等多家电视台也曾多次到连城冠豸山拍摄风景名胜和风土人情的电视剧。连城县也有着较多xx的涉台村落,如庙前芷溪村、宣和培田村、莒溪壁州村、四堡马屋村、罗坊乡罗坊村等。这些古村落保存着大量雕刻精美的古建筑,其中有几个村落还保存着几处完好的涉台古建筑。xx的有以下几个,它们都是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一、培田大夫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培田大夫第也称继述堂,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坐西朝东。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建造者吴昌同同治甲子得到朝廷乐善好施的旌表并被诰封为奉直大夫,昭武大夫。宅祠合一,占地面积6900平方米,由围墙、宇坪、中央厅堂部分及两侧横屋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外雨坪、门楼、院坪、下厅、天井、中厅、天井、上厅。共有18厅24井,108个房间。中厅为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建筑用材为砖木混合。青砖外墙,门楼为三间四柱三楼式。大门前、门厅前各有石狮一对,门前有一口月塘。大夫第是培田村保存最完整,规模{zd0}的建筑,装饰华丽,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二、 四堡马氏宗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上马氏祠堂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147号,也叫上祠堂。为马姓宗祠建筑。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天井、大厅、后厅组成,大厅面阔三间,进深四柱,硬山顶,穿斗式,砖木结构,宗祠前有一口半月池塘。建筑在选址上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2、下马氏祠堂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中南村145号,也叫下祠堂,始建于明代,90年代重修,为马姓宗祠建筑。占地面积约220平方米,坐北朝南,整组建筑由天井、大厅、后厅组成。大厅进深五柱,穿斗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天井两侧有2道通明万历21年的石碑。整组建筑在选址、形制上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三、  大厅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四桥村,为四堡现有开间{zd0},层高{zg}的古代祠堂,现为马姓祠堂,建筑占地面积约510平方米。整组建筑主轴线东偏南45度左右,面向溪流开门。门楼木结构,入即为宽敞的天井院、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悬山顶砖木混合结构,抬梁式,天井两边回廊;前廊为卷棚式。第二进天井院及后厅。主入口前有一小场院,残存有6根石龙旗杆。门楼全木结构,尺度宏大。

   大厅厦是当地现存开间{zd0};层高{zg}的古代祠堂,在构筑形态,大木雕饰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四、定敷公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敷公祠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四堡乡雾阁村青云路11号,建于清代,原为雾阁村邹氏祖祠,新中国成立以前,该古祠用来操办祭祖等活动,民国时期,在此设立小学。古田会议后,朱德等革命领导人率四军一、四纵队曾驻扎于此,1999年经维修,辟为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座西朝东,整个建筑面积为1300平方米,沿东西向轴线,纵深布列月塘,八字形平面门楼、回字形平面的天井式单进院落。围绕中央天井,西侧为门厅(下厅)及南北两侧对称布置的下房,南北两为敞廊,东侧为院落的核心厅堂及其厢房,主体院落的北、东两侧包绕以小园林式侧院,内有一方亭。

    正厅面阔正间,进深正柱,抬梁式结构,硬山顶,砖木结构。

    月塘以石块围砌,色彩斑斓,门楼飞檐翘角,由365只木刻喜鹊堆斗而成,门窗隔扇雕饰精美,天井中以各色鹅卵石铺砌龙凤戏珠及“万”字边图案。整个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五、壁州天后宫(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壁州天后宫位于连城县莒溪镇壁州村永隆桥与文昌阁的中间,占地面积440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末年,嘉庆初年完成,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宫殿式砖木结构,正殿正上方挂“坤元殿”横匾游戏,上部斗拱式升顶,八角藻井顶上有阴阳八卦,天花板上画有逼真的鱼游戏水图,左右串坊楣坊等处有彩色绘画。正厅顶外挂有“聪明两作”等匾额,正殿左右各有厢廊,步下五阶是长廊,左右石板壁上雕有一对麒麟,中间为大天井,下厅设有40余平方米的戏台,戏台顶部天花板上绘有彩色“巨龙”。大门有三个,一个中门,二个侧门,门外有草坪,四周砌有围墙,西北有土地公庙一座。2001年与文昌阁、永隆桥合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连城县涉台文物。

 





    六、珨瑚庙(连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珨瑚庙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朋口镇马埔村,明正统年间(1436-1449)建,1943年、1980年、1997年重修。200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庙占地面积702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上厅下廊,面阔18米,进深26米,穿斗式,硬山顶,木结构,厅堂高10米,前廊弯椽卷棚顶,檐下用平棚,庙内有一空坪234平方米,庙左前有一座门楼,门楼石雕雕刻雕饰精美,庙内梁柱、凿井雕刻精美。此庙为纪念闽王王审知而建,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历史研究价值。



    七、芷溪黄氏家庙(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庚福公祠也为黄氏家庙,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茶山口,是清顺治十三年建造,康熙三十年落成。坐东向西,大门朝南,面积约480平方米。建筑中轴线上由围墙、半月塘,雨坪、门楼、门厅、天井与正厅组成,二进五开间,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抬梁穿斗式混合式,硬山顶屋顶,三合土地板。建筑有内外两个门楼,外门楼为八字石门楼,内门楼为木牌歇山顶三迭落斗拱楼,门楼前立一对石狮子与一对抱鼓石,砖木结构,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八、翠畴公祠(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翠畴公祠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清代建筑,坐东向西,外门楼朝南,面积约70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半月塘、前院、门楼、前厅、天井、后厅组成。两侧各有一直横屋,右侧后方还有花园、鱼池、亭台等。后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主体悬山顶屋顶,横屋硬山顶屋顶,三合土地板。内外双重大门,外门楼石构门额上刻“汪波遗泽”,下有双狮戏球等高浮雕;内大门为歇山顶木牌楼。堂内木雕刻、墙上漆画壁画众多,且工艺精湛,砖木结构,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九、集鳝堂(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渔溪公祠俗称集鳣堂,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庙前镇芷红村坑桥东边松树坝路80号,建于清康熙年间,主体坐东朝西,大门朝南,占地面积1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356平方米。主体建筑中轴线上由围墙、前院、大门、门厅、天井、门、前厅、天井、中厅、天井、后厅组成,两侧各辅以二直横屋。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硬山顶屋顶,三合土地板。典型的“七厅十八井”格局,住房101间,该宅有前门坪、后花园、内外学堂,内学堂学文,外学堂学武,门前一对旗杆石保存完整,后厅保留一座木雕精美的神龛,中厅匾额“渔溪”,后厅匾额“集鳣堂”三字(为福州才子邱珍芳所题),还有伊秉绶、书寿序、林则徐题字,艺术价值高,保存完好。门楼完好,八字石构门楼,门额上刻“南离辉映”,每字少一划,为清书法家何绍基所书。砖木结构平房,上、中、下厅宽阔,四进横屋天井相隔,出入方便,采光通风,冬暖夏凉,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连城的涉台古建筑_芳霏远扬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