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物老师不识货 挖到珍稀活化石生物下锅烹煮

点击查看原图

资料图:活化石海豆芽。(台湾《联合报》图片)

“怎么办?我们把活化石下锅了!”台湾彰化县自然与生物科技领域辅导团教师挖到一枚贝壳,以为是常见孔雀贝,为便于保存下锅烹煮,但后来遍查资料并求助日本专家,确认是有活化石之称的珍稀“海豆芽”,让这群教师懊恼不已。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这枚海豆芽现在被泡在酒精里,辅导团老师昨天谈起,仍觉得“很不好意思”,满脸遗憾。“早知道他它是珍稀贝,拍完照就会让它回归大海”。

这群辅导团教师,为配合台教育主管部门推动海洋教育政策,每到假日就上山下海采集标本,作为教学教材。最近到福宝湿地采集贝类,发现一枚很像孔雀贝又像牡蛎的奇怪贝壳。

“我们查遍手边数据,查不出是什么贝。”这枚贝壳有圆圆肉体和一条长肉柄,“真的就像一颗豆芽菜”。后来上网发现有一名日本贝壳专家,通过邮件向他求助,没想到对方是旅日台湾人,一口答应帮忙。仔细看了照片,确认是稀有的活化石“海豆芽”。

“太好了,我们采集到活化石。”向专家求助的老师,迫不及待宣布喜讯,询问负责保管贝壳的老师,“活化石活的好不好?”这名老师满脸懊恼地说:“已经下锅了。”

辅导团老师说,他们带回标本时已讲好处理程序,不怪这名老师“不识货、手脚快”。老师说,贝壳标本通常只保留外壳;他们拍摄贝壳外观和壳内肉体后,煮熟留下外壳教学用,原本以为这枚贝壳不会太特殊,没想到杀了活化石。

辅导团的教师表示,20世纪初期,动物学家把海豆芽当成软件动物门的双壳贝,后来发现它们内部构造和发育过程,跟双壳贝xx不同,才把海豆芽独立成为新的一种动物门,叫做腕足动物门。

海豆芽存在至少四亿年,外型跟数亿年前没两样,世界现存约三百种海豆芽,常被误认为小孔雀贝或类似奇怪的牡蛎。 (云鹏)

新闻辞典:海豆芽

海豆芽学名“舌形贝”,主要栖息温带和热带海域。生物学家推断,它在地球已存在4.5亿年,是已知最古老的腕足动物。

一般双壳贝的壳是左右对开,用进水管滤食水中微生物,用出水管排废水与废物。海豆芽的壳是上下对开,没有出水管和进水管,靠着壳内两片卷曲的滤食器,通称“触手冠”,摆动上面密布纤毛引入水流和微生物。

海豆芽内壳下方有条可伸缩的肉茎,涨潮时,微微开壳,引入水流吸食浮游生物,遇险时,肉茎发生作用,立刻钻进泥底,最深可达40公分。

郑重声明:资讯 【台生物老师不识货 挖到珍稀活化石生物下锅烹煮】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