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焕:更吵的北京如何宜居

   ■ 北京论坛

       在非城市主干道区域,街道尽可能地不要太宽,不太宽的街道不仅宜居、宜商,而且有利于通过植树,有效降低噪声。

       近日公布的2009年《北京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市功能区的环境噪声同比都呈现攀高趋势,市区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1分贝,比去年升高0.5分贝。尤其是夜间噪声超标的情况正在增多;而1类区即居住文教区域,昼夜的噪声年均值都超标。(6月18日《北京科技报》)

       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人口和交通压力不断增大,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这并不等于城市面对噪声污染可以无所作为。到目前为止,人类虽然还没办法xxxx城市噪音,但减少噪声污染,却有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现代化城市中,汽车交通是城市噪声的主导因素,交通噪声能量最强、影响面最广。所以,给车辆降噪便是最重要的手段。汽车的噪音来自两方面,即发动机轰鸣声和车辆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噪音。德国交通部门规定,所有汽车特别是大型公交车和运输卡车的发动机,必须配备机舱隔音降噪装置,以有效隔离、降低发动机噪声。

       减少磨擦噪声方面,在道路设计和建设中,正在研究和使用吸音沥青技术,道路最上面一层沥青含有22%的废旧橡胶颗粒,就像在地板上铺了层地毯,消匿行走之声。据悉,铺上沥青橡胶后,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车轮与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可以降低56%。

       除了从源头上减少噪声源,还可以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xxx采取有效办法,尽可能地让环境“吃掉”噪声,或者让建筑等屏蔽噪声。比如,在住宅密集地区的道路,大量采用特殊的降噪音材料,在交通频繁地段安装隔音屏。但是北京的道路往往很宽,两侧的楼宇很高,隔音屏不仅影响城市景观,高度和效果也都有限。因此,在城市规划前期就应充分考虑噪声的影响,在非城市主干道区域,街道尽可能地不要太宽,不太宽的街道不仅宜居、宜商,而且有利于通过植树,有效降低噪声。

       在不得不需要尽可能宽敞的城市主干道,则应该留出足够的绿化带,绿化带主要应以植成片的树木为主。现在的问题是,很多绿化带种草多,植树少,不仅耗水,降噪效果较差。试验表明,成片的树林可降低噪音20分贝—35分贝,特别是有较好隔音、除噪效果的泡桐、水杉、龙柏、槐树等。

       降噪的法律手段也不可缺少。德国在治理城市噪音污染方面,就颁布了各种法律,建立了完整的噪音污染投诉体系。没有紧急情况不允许汽车鸣笛,在居民密集区对车速有严格的限制。德国政府还规定,受到噪音污染的家庭可从政府得到补贴,用于购建消音设备,以保护城市环境。

       不论是噪声、尾气,还是交通拥堵,汽车已成城市的主要污染源,因此,除了上述各种措施,还应通过经济、法律、补贴政策等手段,倡导更为环保、公交化的城市出行习惯,全面降低城市的噪声、尾气污染,减少交通拥堵,使城市更宜居。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童大焕:更吵的北京如何宜居】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