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社区,我们如何畅享乐活之乐?走进 会城市{zj0}实践区的诸多案例馆,我们逐渐找到了答案……
食 住宅角落改成社区菜园
大米、果蔬、啤酒……展望未来生活,人们在“吃什么”方面也许不会有多大的突破。但是,送入口中的美味产自何方、究竟如何制成?每样食物背后的故事,也许会大有看头。
苹果、青椒、南瓜、土豆……伦敦案例馆二楼展厅中,伦敦一户居民在阳台上的一季收成,装满了整整一个皮箱。不出家门,也能收获果实?在伦敦,市政府提出的“都市种植”项目让农场从郊外搬到了城市社区之中。
这个以鼓励人们利用城中空间种植瓜果蔬菜的项目,目标是到2012年增加2012个新的种植空间。缺乏资金没关系,伦敦发展署将提供特别基金;不懂种植技术也不要紧,政府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在政府的鼓励下,如今,越来越多的伦敦市民成为“都市种植”的铁杆“粉丝”。屋顶、废弃建筑工地、公园、被忽视的住宅角落都逐步被改造成社区菜园。铁路两旁的土地变身成为菜地,就连运河里的一艘艘驳船也演变成为流动的菜园。而医院、学校和心理健康诊所则热衷于研究种植对于医疗的价值。
在伦敦人眼中,社区菜园在城市中的流行,可谓“一举多得”: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获取食物的新途径;而对伦敦的儿童来说,更有着别样的意义:亲手种植的果蔬,吃起来格外香甜,品尝自己亲手种植的食物同时,“珍惜”两字也种进了心田。
住 智慧房屋成“身心之居”
时代发展到今天,对大多数人来说,房子已不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栖身之所,我们对它有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环保、智能化,真正成为我们的身心之居。
原木质的墙面、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房子四周见缝插绿,在阿尔萨斯展馆,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典型民宅。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阿尔萨斯人关注生活品质的提高,率先从居住房屋开始。如今,在阿尔萨斯,越来越多的新建筑和翻新楼宇都是节能型的,使用了可循环再生能源(太阳能、木材等),这一出色的典型建筑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典范。对此,工作人员很骄傲:“法国各地的人都来到这里,从当地建筑中激发灵感,以便回去治理家乡。”
而在伦敦案例馆,这里的房子似乎更具“智慧”——它就像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能呼吸、会思考,还能排汗、清洁、自给供能。这样的房子集聚在伦敦近郊的“贝丁顿”社区,也是世界{sg}零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型公共社区。在这个社区,所有建筑物都能被安装上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自然能源采集系统,及雨水收集系统,再加上低碳环保建筑材质,实现了自然能源的多重、充分利用和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这样的房子不仅能“观云识天气”,还能时刻与主人“对话”,展示自身运行状态,充分体现“智慧之居”。
行 人人都骑自行车
从来没有一届世博会,让自行车变得如此光芒耀眼。马尔默、欧登塞、巴塞罗那……当自行车被众多案例馆频频提及的时候,也许预示着,骑自行车出行将成为未来社区生活中,人们的一种全新生活态度。
80%的孩子骑车上学,70%的成人骑车出行……北欧的丹麦欧登塞,俨然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自行车之城”,{zh0}的创意和智慧都在自行车上得以体现。
电动自行车、卧式自行车、特制的三轮自行车……在这里,几乎人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自行车。喜欢郊游的,可以骑上“度假车”,车身轻巧、后座上配备了四个大小适中的储物囊,骑上它便可自在地远足;爱美的女士,可以在车篮上做文章,藤编的车篮一路增加了浓浓的生活情趣。
而欧登塞的孩子,从小与自行车亲密接触。孩子长到两三岁,就会被父母抱上一辆粉红色的没有踏板的童车,手扶车把、两脚着地,掌握平衡感。长大后就能跟随父母骑上一辆由一大一小拼接而成的组合式自行车。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登塞,每辆自行车上都会装上一盏小小的安全灯。这盏灯依靠车轮转动时间电磁原理而发电,不需要电池。多了这盏小小的车灯,涉及骑车人的交通事故减少了32%。
未来社区,城市对骑车人的友好态度也在细节中尽现。以欧登塞为例,这个只有20多万人口的城市,拥有超过500公里的自行车道网络;从家出发通往上班地点的工作路线,从家到学校的安全路线,直达城市景点的景观路线,直通商业区的捷径……各种自行车道,保障了自行车的通行“特权”;街头,随处可见的免费打气筒、清洁饮水管、停靠点、行李寄存箱等各种人性化的设施,为骑车人免除了后顾之忧。乐活出行的人,充分享受到了快乐。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