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4 详细评测(上) | ifanr 爱范儿专注于拇指设备的小众讨论

by from | EchoKou 译,Logout 校,转载请注明 ifanr.com 译文链接。

这是 Ars 对 iOS 4 各项改变所做的详细介绍,非常详细,就是没怎么用过 iOS 4 的人也能看明白。文章很长,分两部分放出。上半部分包括多任务、主屏/整体 UI 改变、Home 键、文件夹、主屏墙纸、邮件。

iOS 4(之前被称为 iPhone OS 4)是苹果移动操作系统的一次主要升级,带来了许多重要的改变——引入了“多任务”,对第三方开发者开放了数千个 API——其它改进主要是在对现有功能的调整。

坦率地说我们喜欢这次升级。对 iPhone 4、iPhone 3GS 和 iPhone 3G 用户(还包括第二代和第三代 iPod Touch 用户)来说,iOS 4 会为你的设备增加有用的新功能,让它发挥更大的功用。然而它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在这篇评测里我们也会提到。

由于 iOS 4 的发布早于 iPhone 4(而且兼容除新版 iPhone 以外的更多设备),我们也分两篇文章来评测 iPhone 4 与 iOS 4 。iPhone 4 有某些特定的功能,我们在 iPhone 4 的评测中会提到。这篇评测基于 iPhone 3GS 上的 iOS 4——iPhone 3GS 是 iPhone 4 发布之前{zx1}的产品。

多任务

iOS 4 {zd0}最明显的升级就是为第三方程序增加“多任务”能力——也就是说你不必退出程序就能执行另一个程序的功能。自从 iPhone 2007 年首次发布以来,用户就一直要求增加多任务,3 年后多任务终于来了(只有 iPhone 4、iPhone 3GS 和 8G 以上版本的第三代 iPod Touch 支持多任务)。

Apple 自己的程序一直都可以实现真正的多任务(例如在打游戏的时候仍然能收到 iCal 的提醒,或边浏览网页边听音乐),但第三方程序现在也有了一些有限的多任务能力,方便用户使用。

为什么是“有限的”?因为 iOS 多任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真正的多任务——和你的桌面电脑不同,甚至和苹果自己的 iPhone 程序也不同。苹果宣称,第三方多任务只支持部分功能,以保证电力续航和性能。这么说,新的多任务究竟能带来什么?实际上答案并不是程序有多么“多任务”,而是能够“在后台处理一些事情”。

· 音频:听音乐的时候在手机上完成其它操作,例如用 Pandora 和 NPR 程序听流媒体广播。以前必须要先退出程序(也就是关掉音乐),才能回短信、收邮件,现在不需要了。

· VoIP类似,执行其它操作的时候不需要退出 Skype 之类的 VoIP 服务。

· 地理位置:GPS、导航软件等在后台也可以为你指路。不再需要将导航软件保持在前台就能进行定位。

· 本地提醒:第三方程序想要发出提醒的时候,不再需要单纯依靠推送通知。例如,如果你在 Omni 设置了提醒,时间到了就会自动提示你,不再需要走一大堆网络管道再通知到你。这自然就减少了某些类型的提醒对网络连接的依赖程度,也能降低对无线宽带使用。

· 完成任务:如果在某个程序中启动了一项任务(例如在你最喜欢的游戏里下载新地图),后来又切换到另一个程序。现在任务能够在后台完成,不会强迫你把进行下载的程序保持在前台干等。

· 程序快速切换:基本上是把程序“暂停”,让你能切换到其他任务再切换回来,回到你切换前的状态。

第三方程序在后台不能做什么?

· 抓取更新:希望 Twitter、IM 或 IRC 客户端挂在后台的时候就能更新的人这次会失望的。除非这些程序通过推送提醒告诉你新消息来了(比如 AIM),否则程序不能自动检测更新,除非在前台运行。

· 横跨整个操作系统的任务:用户一直希望他们喜欢的程序(如 TextExpander)在整个操作系统都能运行,例如在邮件和消息服务中。但这不行,iOS 4 不是 Mac OS X——苹果仍希望程序在绝大多数时候待在自己的地盘里。

在任何时候由一个程序切换到另一个,之前的程序会自动进入后台、并被添加进“程序抽屉(app drawer,下方弹出的程序列表)”中。无论在哪儿都能连按两次 Home 键进入程序抽屉,屏幕下方弹出一排图标,可以滑动查看。

双击 Home键后立即向右滑动,就能看到方向锁(随后详细介绍)和当前所放音频的控制器。再向右滑动,就能看到最近打开的程序——点击某个程序图标就能切换过去,而且程序停留在上次退到后台之前的样子。整体来说多任务功能是受限的,但系统能让你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当前所做的事情上终归是好的(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开发者都出色地在程序里保留了上次使用的状态,方便返回)。

我们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横屏的时候双击 Home 键,程序抽屉任留在竖屏状态(下图):

程序抽屉移到侧面不是什么问题,但图标朝向仍停留在竖屏模式下。难道不能把图标转回来?与苹果惯常注意细节的特点相背,这似乎是一次疏忽。

虽然乔布斯曾批判了让用户自己管理程序的想法(他曾在 4 月的媒体活动中说,“If you have a task manager, you have failed!——如果有任务管理器,你就失败了!”),但你现在可以随时退出正在运行的程序。一般来说不需要这么做——苹果基本上冻结了所有的后台进程,除了上文提及的 AIM 程序那种例外。因此这样的多任务不会影响性能,不过现在的选择会让那些有洁癖的人很高兴。

按住程序抽屉里的程序图标不放,所有的图标都会开始抖动(和按住主屏程序图标的效果一样),再按下左上角的“-”,你想关掉的程序图标就消失了。

以上看来,苹果的“多任务”基本上和之前的预计相符(除了横屏模式下图标反转的问题)。一个缺点是你无法将双击 Home 键设为其它操作了——现在专为进入程序抽屉而保留。这种操作成了新的特性,得大于失。设备锁定的情况下双击 Home 键仍可以看到音频控制。

和其他的智能手机相比,Apple 的多任务限制{zd0}(意料之中)。例如 Windows Mobile 6.x 允许所有程序在后台任意运行——没有{dy}方还是第三方程序的分别(Windows Phone 7 支持第三方程序在后台保存状态,但不支持后台多任务)。Palm WebOS 和 Windows Mobile 6.x 类似,对非前台运行的程序没有限制。Android 模式比较混杂,但服务也可以在后台运行,除非系统决定终止它(内存不足、电量不足等情况下)。

Marco Arment 是一位开发者,他自己所认为的好媒介,在有限牺牲下,更大程度上满足用户(以及开发者)的需求。简单地说就是程序能够让系统知道自己隔多长时间请求一次数据,系统也能根据包括电池电量和 CPU 使用率在内的多种因素决定是否需要终止程序。这无疑为 iOS 4 的后台运行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我们只能期待苹果会将 Arment 的一些建议融入到未来的系统升级中。

主屏幕和整体 UI 变化

说完多任务,第二大主要变化就是主屏幕的工作方式的改进。

文件夹

当中最引人注意更新都和文件夹有关:用户可以将程序按照类型、口味或其它任意组合进行分类。把程序图标拖到另一个上就能完成此操作:

然后 iOS 4 会让你为文件夹命名,默认的文件夹名称是系统根据类别智能定义的。你可以任意命名,需要修改的时候则按住主屏幕上的文件夹图标直到出现抖动。

每个文件夹可以存储 12 个条目,我觉得这已经不少了——以类别划分,我没几类的程序超过 12 个。不过对重度 iPhone 游戏玩家来说这也许是个严重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按照游戏类型进行分类(例如策略类、射击类等等)。现在还不能建子文件夹,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但某些对分类有特别癖好的用户可能需要更深入的文件夹网络。

文件夹功能中我很喜欢的一个细节是它的数量标识。如果程序有数量标识,它所在的文件夹图标上也会显示数量——例如邮件的未读条目、Words with Friends 游戏里的待完成数量都会显示在文件夹上。

总得来说,文件夹实现的很好。通过使用,我有几点感受。首先,把程序整理到文件夹以后,很容易忘记它被放哪儿了(起码一开始是如此)。对于靠程序图标的样子记忆的用户来说不是太好:大多数文件夹图标看起来一模一样(不能自定义文件夹图标),所以如果不记得当时放在哪儿了,寻找某个特定的程序时就会非常郁闷。我自己就不停地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寻找,{zh1}还是放弃了,改用 iOS 4 内置的 Spotlight 搜索。事实上,之前我一直没找到用Spotlight 搜索的理由——现在它变成了我的找程序工具,都是托文件夹的福。

让我很烦的还有一点,就是程序启动后文件夹的表现。启动文件夹内程序后,主屏幕的文件夹不会关闭——就是说点 Home 键也是回到该文件夹,而不是主屏幕。我经常被这一点搞得火大,我希望点 Home 键的时候能回到主屏幕。但在 iOS 4 里,必须再点一次才能到我想要的位置。其他好几位 iOS 4 用户似乎也有同样的烦恼,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交流,只有少数人说他们喜欢这样的设计。个人看法不同吧。

Home 键功能变得更多-也更少了

点 Home 键,要么回到主屏幕、要么回到之前的文件夹。但双击 Home 键却能进入多任务程序抽屉,这点在多任务一节已经讨论了。你还可以快速划动找到最近打开过的程序。双击 Home 键,然后向右划动,总能找到管理当前播放音乐的控制器(默认是 iPod 程序)和屏幕方向锁。

让我们为屏幕方向锁向 Cupertino 方向致敬吧。

苹果终于为那些在床上、喝醉后等等不在标准姿势下使用 iPhone 的用户提供了全局的屏幕方向锁定操作。当然,iPad 的硬件锁定是最理想的,但现在的操作我也知足了。锁定屏幕方向后 iPhone 就会在菜单栏右上方显示一个锁定图标。

奇怪的是方向锁定只能把 iPhone 锁在竖屏模式。没法锁定横屏模式——事实上,如果你在横屏模式下锁定方向,系统会先切换到竖屏再锁定。我讨厌横屏,所以这一点对我没影响,但也觉得奇怪。喜欢横屏的用户无疑会很郁闷。

Home 键的新功能也有负作用,就是不能再为 Home 键设定其它功能了。之前在 iPhone OS 3.x 上,用户可以设置双击 Home 调出拍照程序(我个人非常喜欢)、手机设定、音频播放程序或者搜索,但在 iOS 4 上都不复存在了。我很失望,不能按照我之前喜欢的方法尽快地调出拍照程序了,但这个取舍似乎是值得的,只是需要时间来适应。(译注:装上 iOS 4 后不支持多任务的老设备依然可以定义此操作)

改变主屏幕墙纸

这不算是主要的功能变化,但苹现在让你能改变主屏幕墙纸,而不仅仅是锁屏画面(之前如果不越狱就只能设定锁屏画面)。浏览照片的时候,点击图片,再次点击左下角的箭头,就跳出选项“设定为墙纸”,然后弹出如下选项:

注意:和桌面电脑一样,夸张的背景可能产生干扰,还会让顶部的半透明菜单栏特别显眼。另外,iPhone 3G 和 iPod touch 二代似乎不支持这个功能。为啥?没人知道。很明显墙纸的设定需要一定的硬件处理能力支持。一位读者解释说:苹果为了让主屏在花哨的墙纸下也能获得可读性,为图标和文字增加了阴影,老款机型运行此{tx}时表现很差,所以干脆彻底放弃了这个功能。

邮件的重要更新

邮件程序的核心功能相比 iPhone OS 3 没有太大变化,不过苹果对界面做出了许多改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增加了统一收件箱,你可以在一处看到来自所有收件箱的所有邮件。我不能说这是自己一直想要的功能(我从没用过桌面版的 Mail),但这是最多 iPhone 版 Mail 呼声{zg}的功能,大多数 iPhone 用户不希望收件箱分散开来。

从某个收件箱的具体内容返回几层就能看到上面的截屏。“收件箱”和“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收件箱只显示每个账户里收到的新邮件,而账户将会显示你该账户内所有内容,包括文件夹、草稿、垃圾邮件等等。

更有用的一个新功能是对话式邮件。现在你的信息可以按照对话分类,返回查看以前的内容也更方便。收件箱内邮件右侧的灰色小框所显示的数字指明这是一组对话。

这个数字很明显代表着对话的邮件数目。点击该条内容时,屏幕显示该对话的每一封邮件,再次点击以阅读特定邮件。有些人或许觉得烦,因为多了一次点击才能看到邮件内容,这个功能的开启是可以设置的,路径是设置>邮件>按对话方式排列。

对话功能延伸到信息的删除和归档。向右划动删除邮件会问你是否要删除对话中所有邮件。有个地方做得不错,根据邮件账户的不同,归档方式也有所不同,在 Gmail 账户下,它会问你是否需要将整个对话归档。

麻烦的是没有简单的办法删除 Gmail 账户里某一封邮件——就好像 Gmail 早期,Google 想当然地认为你想要保留每一封垃圾邮件。另一个迂回的删除 Gmail 邮件办法是,把要删除的信息移动到垃圾箱。但需要好几步操作,总体而言很痛苦(更新:可以在设定里修改操作。进入 Gmail 账户修改设定,把邮件归档设置为“关”)。

苹果还支持通过第三方软件打开邮件附件。这当然很受欢迎,特别是希望通过 App Store 的某些程序来整理图片或看 PDF 文档。

(邮件的{zh1}一个重要更新是支持多个 Exchange 账户,但我们没有机会测试。这对于厌烦了 iPhone OS 3.x 下只能绑定一个账户的企业用户来说也是巨大的改进)。

7 条评论了已经

Trackbacks/Pingbacks.

发表评论

字体为 粗体 是必填项目,邮箱地址 永远不会 公布。

允许部分 HTML 代码: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URLs(网站链接)必须完整有效 (比如: http://www.ifanr.com),所有标签都必须完整的关闭。

超出部分系统将会自动分段及换行。

请保证评论内容是与日志或 Blog 内容相关的,灌水、攻击性或不恰当的评论 可能 会被编辑或删除。

    • (147)
    • (217)
    • (83)
    • (259)
    • (154)
    • (54)
    • (53)
    • (378)
    • (237)
    • (75)
    • (102)
    • (86)
    • (151)
      • (70)
      • (14)
      • (15)
      • (16)
      • (1)
    • (25)
    • (16)
    • (4)
    • 这是 Ars 对 iOS 4 各项改变所做的详细介绍,非常详细专业。文章很长,分两部分放出。上半部分包括多任务、主屏/整体 UI 改变、Home 键、文件夹、主屏墙纸、邮件。
    • N9 还是 E7?本站的 Superlights (他带来的 N8 界面评测)透露说这不是 N9 ,而是 E 系列的一款机器,采用 Symbian^3 ,年内发售。应该是 nHD 分辨率下{dy}款突破 3.5″ 的机器。
    • iAd 和天上人间——标题如果是 Facetime 和天上人间 ,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Porntime...)。但是和 Facetime 比较, iAd 也许会带来更长远,也更危险的改变。
    • 为便于分享,交流,应繁体读者的要求,ifanr 提供了全站简繁体显示转换功能,切换链接在右边栏的下部。请点击此链接帮助测试:http://ifanr.in/c0B1LU 感谢~
    • “这是一个相当霸气的平台,可以说是完xx全为广告商服务的,它不在乎用户的电池,不在乎用户的流量,甚至不在乎用户的感受。”Windows Phone 7 将成为一台霸气的“广告机器”
    • {zh1}对 ifanr 的xx者说声抱歉,用主帐号伸张是不得已为之,我们做不到圣人那般被人打了左脸还给右脸。该表达的已经表达,能让大家对我们的立场和态度有所认识,能澄清一些别人的污蔑和曲解,我们已经非常高兴,此事到此为止,再次抱歉污染了大家周日的 timeline,感谢继续xx我们。

郑重声明:资讯 【iOS 4 详细评测(上) | ifanr 爱范儿专注于拇指设备的小众讨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