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档案馆藏,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档案“含金量”,{zd0}限度地发挥馆藏珍品档案的社会效益,可以说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多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但通过几十年一代又一代档案人的不懈努力,馆藏档案除在数量上逐年增加外,珍贵档案仍觉太少,在茫茫档案馆藏中只占很少一部分,且层次不高,少重量级档案珍品。征集工作的严重滞后,制约着档案馆综合功能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档案征集工作视野不开阔、办法措施不多、体制机制不合理、档案征集工作人才匮乏、经费短缺所致。
档案征集工作作为档案馆的主要职能之一,发挥着扩大和丰富馆藏,强化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作用,是衡量一个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实际工作中,档案征集却面临着种种困境确属客观存在。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方面,档案工作人员对征集工作认识不到位。实际工作中,存在重接收轻征集的现象。每年只是按照《档案法》要求,编制接收计划,将到期单位档案接收进馆,至于需要花费一定人力、物力、财力去完成的征集工作,则采取零打碎敲、偶尔为之的态度,满足于完成上级档案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不求高质量、高水平、xx次。有的档案工作人员认为“征集工作难度大、收效微,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加之,上级档案部门在对下级考评时,档案征集工作基本不考核或占很少的比例,更加导致征集工作陷入可有可无的境地。另一方面,全社会对征集工作认识不到位。《档案法》第十一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这仅仅是对接收工作的法律规定,对征集工作却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所以,当档案部门在社会上征集珍贵档案资料时,往往会出现社会群众和部门领导不配合、不支持的现象。
2、体制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县级档案馆未设专门的档案征集机构,征集工作只是档案馆中一个单项工作。另一方面,社会征集网络不健全,档案馆难以获取大量珍贵的档案征集线索,使档案征集工作处于盲目、被动的状态。
3、经费投入不落实。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县级档案馆没有用于征集工作的专项经费,对于捐赠重要、珍贵档案的人员也仅仅是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至于征集散落在民间的珍贵档案,就更显得无能为力,没有必要的经费作为保障成为开展此项工作的{zd0}难题。
4、征集方式不灵活。由于受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县级档案馆征集工作仅局限于上级档案部门下达的征集任务,满足于被动的档案征集工作,不能主动出击,搜集大量珍贵的档案征集线索,开展上门征集。造成档案征集工作水平低、质量不高,很难凸显档案馆知名度。
5、队伍素质不适应。档案征集工作是一项劳心、劳力、磨嘴皮、动脑筋的重要工作,从事档案征集的工作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业务技能和一定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敢于吃苦、勇于奉献,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但在实际工作中,从事征集工作的人员往往思路不清,工作被动,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更主要的是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如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古汉语知识、古字画鉴定知识,在面对重要的档案资料时,有眼不识泰山,让“宝贝”白白从眼前溜走。
如何走出档案征集工作面临的种种困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强化对征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征集工作的主动性。档案征集是档案接收的重要补充形式之一,接收代替不了征集,征集工作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不受时空限制,征集对象形成时间从古到今都可,征集对象的形式可是资料,也可以是实物。实践证明,馆藏最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大多是通过征集获得的。所以征集工作对提高馆藏档案资料“含金量”,提升档案馆文化品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强化对档案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形成有利于征集工作开展的大环境。要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开展档案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重点让群众了解属于国家所有的珍贵档案,要主动向档案馆移交捐赠;不属于国家所有的珍贵档案,可向档案馆出售或要求代为保管。同时,要积极向群众宣传档案馆专业、规范、优越的保管条件,吸引群众主动配合、支持征集工作,为档案征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对内完善征集工作体制,对外建立健全征集网络。首先,在档案馆内部要建立专门征集机构,选派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热爱征集工作的人员到征集工作岗位上。其次,要完善征集工作考核机制。将征集工作量化,列入综合考评体系中,对征集工作做出较大成绩的人员和单位要进行表彰奖励。第三,要积极向县委、政府领导宣传征集工作的重要意义,争取财政划拨征集专项资金,为开展工作提供经费保障。第四,要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包括担任过一定职务的离退休干部、艺术家、教授、历史学者、民间收藏爱好者等人员组成征集网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确立征集主题,开展征集活动。
4、明确征集范围,做到有的放矢。尽管征集工作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灵活性,但也不能没有目的,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用在有价值的征集对象上。当前,应列入重点征集范围的有:(1)历代王朝、旧政权在本地从事政务活动、社会管理所形成的各类档案;(2)解放前在本地区活动的党政军机关和革命群众团体所形成的各种档案;(3)上级领导在本地区视察指导工作所形成的题词、讲话、声像、报道等材料;(4)出生在本地区或在本地区工作过的享有较高声望的教授、艺术家、劳模、运动员所形成的照片、证书、讲话稿、手迹、创作作品等;(5)外国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在本地区活动所形成的档案;(6)本地区获得的各类重要荣誉称号的牌匾、证书、锦旗等;(7)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艺术品、断档断代生活用品及土特产品;(8)本地区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严重自然灾害所形成的档案;(9)本地区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档案;(10)反映本地区行政区划、建置沿革等方面的档案。
5、征集渠道要多种多样,征集方式要因地制宜。在征集渠道上,一是召开专题会议或举办有关活动,发布征集主题,并向社会广泛宣传,动员广大群众开展征集工作。二是结合业务指导或执法检查,发现线索,及时征集。三是围绕档案编研工作进行有重点的征集。四是围绕县内举办的大型专题展览进行征集。五是积极参与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并全程跟踪,活动或会议结束后,将形成的档案资料及时收集。六是积极开展馆际档案资源共享,进行档案资料的互换、交流、复制。在征集方式上可根据档案资料的所有情况和持有者意愿,采取接受捐赠、接受寄存、收购、代为保管、征购、接收移交等多种方式进行征收。
6、整合力量,多方配合,形成征集工作的合力。征集工作面向社会,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仅靠专职征集工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局、馆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人人做征集工作的宣传员,做征集线索的提供者,各基层档案员人人做义务征集员,形成整体优势,提高征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7、着力提xx案征集人员的综合素质。大量的征集任务主要靠征集人员去完成。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征集工作的成败。一要有过硬的工作作风,能吃得苦,勇挑重担,不怕困难。二要熟悉档案征集工作的方针、政策,并能用于指导工作实践,与实际紧密结合。三要有较强的公关协调能力,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四要知识面广,尤其具有较高的古董、文物、字画等方面的鉴别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