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的思考_无公害食品_消化巴士网

关于构建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的思考

罗凯

(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追求农产品的优质安全既是广大消费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必然选择。而要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必须推行农业标准化。我国实行农业标准化已有多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从2001年的试点启动到2002年的全面推进,则标志着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进入了议事日程。显然,要使农业标准化工作朝着更明确的方向、更高雅的层次、更有序的程序、更理性的轨迹发展,必须构建一个相应的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

一、构建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的意义

1、构建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是农业标准化实践的需要。我国自实行农业标准化以来,特别是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从2001年的试点启动到2002年的全面推进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标准,建立了一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认证(域认定)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及其产地。在实践中,从组织机构的建立到人才队伍的培养,从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研制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体系的形成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法规制度的建立,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基地)的认定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进行到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场的建设,各地都创造、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既值得、又需要总结、升华,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同时,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组织机构不健全,农业标准不统一,认证体系不完善,推广力度不够大,市场建设不规范,等等。这些缺点都需要克服,问题都需要纠正,都需要全面、科学、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此外,农业标准化工作还将需朝着更明确的方向、更高雅的层次、更有序的程序、更理性的轨迹发展,这更需要全面、科学、正确的农业标准化理论来指导。

2、构建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是农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追求农产品的优质安全既是广大消费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必然选择,这标志着农业已进入了标准农业时代,或农业已发展到标准农业时代。所谓标准农业,应该是这样一种农业:从人们的生活水平出发,根据人们的消费需求(xxxx、品尝、卫生、审美等需求),通过统一、标准的农业管理行为的规范,统一、标准的检验检测体系的约束,统一、标准的农业生产环境的营造,统一、标准的农业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统一、标准的农业投入品的投入,统一、标准的农业生产市场的建设,生产具有统一、标准的营养水平、品尝水平、卫生水平和审美水平,并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农产品。显然,要发展标准农业,或更准确地说,要使农业在标准农业时代发展,朝着明确的方向、高雅的层次、有序的程序、理性的轨迹发展,必须构建一个足以支撑其的理论体系——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

3、构建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是农业理论体系建设的需要。首先,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是农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无疑,农业理论体系包含农业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含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也无疑,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标准农业时代,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在农业理论体系中占据的地位日益突出,日益重要。其次,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需要农业其他理论体系来渗透。农业标准化既然是农业的一个方面、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便无不与农业其他方面互相渗透;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也既然是农业理论体系的一个方面、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便也无不与农业其他理论体系互相渗透。例如,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及其理论,离不开作物栽培技术及其理论;农业产地环境控制技术和优化技术及其理论,离不开农业生态技术及其理论;农业投入品质量控制技术及其理论,离不开农业投入品生产技术及其理论;农业标准化市场建设及其理论,离不开农产品流通技巧及其理论。{zh1},农业理论体系需要农业标准理论体系来丰富。既然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是农业理论体系的一个方面、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农业理论体系就不能缺少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否则,便不全面,不完善。同时,农业理论总体系及其他子体系在渗透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的同时,也需要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来渗透、来完善。例如,随着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及其理论的建立,作物栽培技术就会逐渐进步到标准水平,作物栽培技术理论也会相应地逐渐发展到标准水平。

二、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1、农业标准化的基本问题。内容应包括:①农业标准化的概念与特征;②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历史与现状;③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意义;④中外农业标准化之比较。

2、农业标准制修订。内容应包括:①农产品标准制修订;②农业投入品标准制修订;③农业生产环境标准制修订;④农业生产过程技术规程标准制修订。

3、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制。内容应包括:①农业投入品质量控制技术研制;②环境控制技术和优化技术研制;③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研制;④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制。

4、农业标准化生产进行。内容应包括:①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②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③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组织;④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⑤农业标准化生产资金筹集;⑥农业标准化生产物资落实;⑦农业标准化xxxx培育。

5、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场建设。内容应包括:①安全优质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建设;②安全优质农产品市场经营机制建设;③品牌安全优质农产品评审机制建设;④安全优质农产品宣传机制建设;⑤假、冒、伪、劣农产品打击、制裁机制建设。

6、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内容应包括:①组织机构体系建设;②人才队伍体系建设;③政策、法规体系建设;④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认定体系建设;⑤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⑥农业标准化检验检测体系建设;⑦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认可体系建设。

7、国际农业标准化。内容应包括:①国际农业标准化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态势;②世界贸易组织与农业标准;③国际农业标准组织与农业标准;④国际当前主要技术贸易壁垒;⑤我国对国际农业标准化的应对措施。

8、农业标准化实践。内容应包括:①全面实行农业标准化的典型材料;②制修订农业标准的典型材料;③研制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典型材料;④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典型材料;⑤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场的典型材料;⑥管理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典型材料。

9、附录。内容应包括:①我国农业标准化的有关文件;②我国国家、行业农业标准目录;③国际农业标准组织农业标准目录;④主要国家或地区农业标准目录。

三、构建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的主要方法

1、实践的方法。所谓实践的方法,就是将农业标准化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升华,加以系统化、理论化。我国在农业标准化的实践中,创造、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例如,在农产品认证认可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必须“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认证认可体系”这一经验,就很有价值,既值得、又需要加以总结、升华,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在经验的总结中,应善于:一是把现象的东西本质化;二是把零碎的东西系统化;三是把具体的东西抽象化;四是把实践的东西理论化。

2、吸取的方法。所谓吸取的方法,就是将其他人在农业标准化方面研究成果中的合理、科学、精华部份吸取过来,充实到本身的研究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至今,尽管还未有谁成功地构建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但已有不少人结合农业标准化实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研究农业标准化理论。无疑,在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中,不少是合理的、科学的,应予吸收过来。这样,不但可起到充实本身研究成果的作用,而且还可起到节省时间、精力和资金的作用。在吸取中,应善于:一是吸取他人在农业标准化方面研究成果中的合理、科学、精华部份;二是做到批评地吸取;三是做到有比较地吸取;四是做到将吸取部份与自身部份有机地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借鉴的方法。所谓借鉴的方法,就是借鉴其他理论、特别是其他农业理论的构建方法,构建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至今,通过人们的努力,创立了许多理论,包括许多农业理论。当然,这些理论有一些尚欠成熟,尚欠完善。不过,应该看到,这些理论大多是成熟的,完善的,或者准确地说,大多都日趋成熟,日趋完善。无疑,这些理论的创立、构建都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在借鉴中,应善于:一是利用其创立、构建之原理;二是学习其创立、构建之体系;三是借鉴其创立、构建之方法;四是熟识其创立、构建之过程;五是了解其创立、构建之问题。

4、检验的方法。所谓检验的方法,就是将在农业标准化实践基础上创立、构建起来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反复地放到农业标准化实践中应用、检验,并不断地修改,使其更加科学、可行、实用。创立、构建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用来指导农业标准化实践。而要达这一目的,创立、构建的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必须科学、可行、实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将创立、构建的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放到农业标准化实践中应用、检验。在检验中,应善于:一是坚持实践{dy}的原则;二是以检验其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为内容;三是不断地把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充实到理论体系中来;四是不断地把理论体系中不再适合实践的部份删除掉;五是不断地把理论体系中错误的东西纠正过来;六是做到实践不止,检验不止,修正不止。

?

?

(本文原载于《福建亚热带作物研究》2009年第3期)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构建农业标准化理论体系的思考_无公害食品_消化巴士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