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能移植,探索的种子得自植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苹果树能移植,探索的种子得自植
洪信良本报特约评论员
  据报道,不久前,牛顿母校剑桥大学将一株苹果树苗赠予了李嘉诚先生,它是由牛顿苹果树的移植木栽种而成的,李嘉诚先生将它转送给他捐巨资创办的汕头大学。可广东的气候条件本不适宜种苹果树,为此,汕大拿出10万元奖金,面向全国举办“牛顿的挑战”苹果树移植方案征集大赛,目前已征集到近500份方案。

  牛顿与苹果树的故事妇孺皆知,虽然故事的细节版本不同出入很大,乃至本身的真伪也有争议,但人们宁可信其有。牛顿的苹果树,在他故乡的庄园里有,在剑桥大学里有,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拿大约克大学等校园里也有。虽然它已被证实砍伐于1820年,但有人在物理学杂志上考证它老树发新枝,一直活到了现在。它活着,是英国人的荣耀,也是全世界人的美好愿望。

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棵象征着人类探索自然法则、以智慧之光照亮思想黑夜的精神追求的苹果树,能随缘“分身”于中国的大学,也是件挺有意味的事。只是汕头大学舍近求远,不直接找果树专家、生物技术专家帮忙,却以10万元巨奖向大学生征集方案,让人感觉别扭。当然,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10万元绝不是白扔的,无非是想借“树”筑“巢”,提升学校的名气,引来更多的“凤凰”。这个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的营销策略,应该说也还谈不上恶劣,至少比“孙悟空的故乡”之类的自我标榜要靠谱些,有意义些。

  事实上早在2007年,天津大学校长就从牛顿家乡伍尔斯索普庄园,剪了“牛顿苹果树”的枝条带回国内嫁接,这株苹果树早已在天津大学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牛顿苹果树”子子孙孙繁衍开来,哪{yt}中国的每所大学都有一棵,想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
  问题是,“牛顿苹果树”可以不断嫁接或移植,牛顿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却不是能够靠嫁接、移植而拥有的。而独立探索、自主创新的精神与能力,又恰恰是目前的中国大学最欠缺的。

  “钱学森之问”不应该成为“天问”。要培养出杰出人才,得自个提供适宜的土壤,细心培育种子,然后提供生长的自由空间。牛顿小时候并不显得聪明,学习也不怎么样,在中国的老师或家长看来也就“差生”一个。但这并不妨碍他后来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以分数为标准来衡量孩子的一切,无论“好生”还是“差生”,书包都一样沉重,早早地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欲望。以“爱之深,责之切”为口号,不断地拔苗助长,在这样的培植方法下,再好的“种子”也成不了好苗,长不成参天大树了。

  哪怕苹果掉下来把头砸破了,要是没有自小养成探索的精神,也是不可能灵光乍现的。“牛顿苹果树”移植了很多,如果仅仅成为附庸风雅的炫耀资本,在科学创造上却苍白一片,开不出花结不了果,那么,校园里的苹果树也会在风中冷笑的。


郑重声明:资讯 【苹果树能移植,探索的种子得自植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