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淄博教师继续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引电子书)电子书连载15

 

    Teacher:Let's see Leo's life together.

    设计意图:回答问题并利用图示,直观地解读现在完成进行时,

Post reading:

Task l   Talk about our studying life:The more we know each other, the happier we'll be.

┏━━━━━┳━━━━━━━━┳━━━━━━━━┓

┃    Name  ┃    Hobby       ┃    How long    ┃

┣━━━━━╋━━━━━━━━╋━━━━━━━━┫

┃    I     ┃    swimmmg     ┃    for 3 years ┃

┣━━━━━╋━━━━━━━━╋━━━━━━━━┫

┃    Tom   ┃playing soccer  ┃    for…       ┃

┗━━━━━┻━━━━━━━━┻━━━━━━━━┛

    My name is...l like swimming and I have been swimming for 3 years.

    In my group,Tom likes playing soccer and he has been playing it for...

    设计意图:在任务完成之中掌握现在完成进行时的实际运用,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

了解。

    Task 2  Finish the letter to Leo.

    Dear Leo,       How is it going?  I'd like to share my teaching life with you. I started teaching in 1996.

I                                for 13 years.

        China is a great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of 5                                 . There are many dy-

nasties(朝代)  in China,for example,Qing Dynasty,                                and so on.

         New China was founded (建立)in                 . This year is her               _birthday. I'rn proud

of being a Chinese. The more I know about Chinese history,_                            I love China.

                                                                                                                                                                              Yours ,

                 Sarah

设计意图:通过综合的语言运用,巩固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

3.作业布置

Homework:

        Do you want to make good friends with Leo?  You can write Leo an e-mail,telling your life

/ hobby and tell him more about Chinese history.

       Le01234@ gmail. com

Remember:the more...the better

【五)板书设计

┏━━━━━━━━━━━━━━━━━━━━━━━━━━━━━━━━━━━━━━━━━┓

┃                          Unit 6   Reading I've been studying history in China.   ┃

┃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 the happier we'll be.        ┃

┣━━━━━━━━━━━━━━┳━━━━━━━━━━━━┳━━━━━━━━━━━━━┫

┃Useful expressions          ┃Reading strategies      ┃    Grammar               ┃

┣━━━━━━┳━━━━━━━╋━━━━━━━━━━━━╋━━━━━━━━━━━━━┫

┃            ┃Moscow        ┃                        ┃                          ┃

┃foreigner   ┃              ┃                        ┃                          ┃

┃            ┃Russia        ┃                        ┃                          ┃

┃Australia   ┃              ┃1. Finding key words    ┃                          ┃

┃Australian  ┃capital       ┃                        ┃ 1. have/has been doing   ┃

┃Jewish      ┃    st} le    ┃2. Cet the information  ┃                          ┃

┃            ┃Heilongjiang  ┃around them quickly.    ┃2. the more...the more... ┃

┃Jew         ┃              ┃                        ┃                          ┃

┃            ┃Province      ┃                        ┃                          ┃

┗━━━━━━┻━━━━━━━┻━━━━━━━━━━━━┻━━━━━━━━━━━━━┛

    (六)反思总结

    优点:

    (1)本节课将课文改编为一封来信,从创设真实的环境入手,体现了任务型教学“强

调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接近真实世界和真实生活”的原则。{zh1}又以一封回信结尾,真

实的环境从开始一直贯穿到结尾,浑然一体,算是比较圆满。另外整个课的设计开放性

较强,比较大气。

    (2)词汇教学重视在情境中渗透,自然,不突兀,并紧接着以口头形式巩固,环节落

实扎实,为下面较难的环节做好了的铺垫。

    (3)阅读策略的提出、渗透、练习自然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既体现学生学习

的过程,又根据学情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真实有效。

    (4)语法教学自然地体现在阅读中,且图表设计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接受。

    缺点:

    (l)教师心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赛课的大会场,还是紧张。    (2)本课设计虽符合任务型教学,但难免落入俗套,脱不开固定的模式,比如快读、

细读、搭配等几个环节,几乎所有选手都有用到。以后要在阅读课的设计土再有所突破。

    (3)环节太多,挤掉了学生阅读文章的时间,个别学生读得不充分,任务完成情况有待

改进。

    (4)部分学生不适应教师全口语授课,教师怎样在不影响教学进度、仍然保持口语

授课的前提下,照顾到全体学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课堂实施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教学活

动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最基本、

最重要的技能,便是上课技能,即课堂实施技能。任何成功的教学,无不源于教师对教学

内容深刻的把握和对学生充分的了解,源于教师精巧的设计和扎实的教学技能。课堂

中每一个精彩环节的顺利推进,都离不开教师扎实教学技能的“行为干预”。也就是说,

教师技能决定着课堂的实效。

  (一)创设情境

  赞可夫曾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

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可能发挥其作

用。”同时,《课程标准》也指出:“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

有知识出发,创没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

创设情境已经成了课堂教学越来越普遍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也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

素。然而很多无意义的情境依然存在,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的形式主义现象也较为普遍。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采访果蔬会》第三个知识窗,连除应用题①

    课本中呈现的是果冻包装车间,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有960个果冻。要求

学生通过探究后明白,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一种思路是先求960个果冻可以装多

少包,然后求可以装多少盒,算式是:960÷2÷4。另一种思路是先求一盒果冻有多少个,

再求960个果冻可以包多少盒,算式是:960÷(2 x4)。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

学方法,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以下呈现的是三种不同教学过程:

    镜头一:

    教师用实物投影给学生呈现课本例题情境图。

    师:“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解读图中提供的信息后,提出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选出“960个果

冻可以包多少盒”让学生思考。

    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过后,很多学生还是处于懵懂状态,说不出

如何包装960个果冻。

    结果是个别思维灵活的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借机指导。

    镜头二:

    教师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教师带了一包彩笔(几十支)和8个12支装的彩笔盒、一个纸箱到课堂上。

    师:“这种彩笔每盒能装12支,8盒装一箱。如果要把这些彩笔包装起来,可以怎

么办?”

    生:“可以先把彩笔装到盒子里,再装箱。”

    师:“这些彩笔一共有192支,一共能装几箱呢?”

    学生看着材料想象,却不敢举手回答问题。

    在教师的大力引导下,终于列出了算式192÷12÷8,但由于除数太大却不会解答。

    镜头三:

    教师带着一些装月饼的盒子(每盒能装4个月饼)和袋子(每个袋子能装两盒月饼)

来到课堂,开始了应用题教学:

    “孩子们,爸爸妈妈整天忙着上班,我们今天也来体验一下他们的辛苦好吗?”

    孩子们对动手操作的问题大多乐此不疲,齐声答应。

    “那现在你们就成为点心生产包装车间的工人了,希望你不但做一个双手灵巧的工

人,更要做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工人。”教师指着盛着孩子们课间餐的筐说,“我们

的任务是把这32个月饼包装起来。”

    学xx问:“老师,用什么装啊?”

  ’教师把带来的一个袋子(内装两个盒子)放到了讲台上,将包装要求讲明:“4个装

一盒,2盒装一袋。包装之前先要领取包装材料,哪个小组{zx0}申报合理数据就参与包

装,小组讨论一下你们需要哪些材料。”

    生:“老师,我们小组认为要先装盒。32个月饼,4个装一盒,我们需要8个盒子。然

后把8个盒子装袋,2盒一袋,一共需要4个袋子。”

    一个小组操作,其他同学观看。

    师:“在包装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选出“32个月饼一共能装多少袋”让学生思考。

    生1:“32÷2÷4。”

    生2:“32÷4÷2。”

    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到底哪种算式正确呢?请同学们回忆刚才的包装过

程,仔细思考,然后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交流:“先装盒,4个一盒,不能先除以2。应该是32÷4÷2。”

    有了现实直观的点心包装现场,另一种先求一袋点心有几块的解法也自然迎刃而解。

本节课达标检测,教师选择的是自主练习中装啤酒的题目,可以看出,孩子们掌握得不错。

    【分析思考】

 上面案例,记叙了三次教学连除应用题的过程,不同的教学过程各有千秋。虽说三

个案例采用的都是生活情境,但前两个情境却因“操作不当一而让原本很有意义的情境

失去俭值1.“情境图”应灵活运用

    新课标教材中的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究的欲望。然而,静态的主题情境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及探索欲望,

给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挖掘和利用好主题图资源,让情境

图活起来。在“镜头一”中,学生光靠看静态的情境图很难想象果冻的包装过程。教师

只是生硬地以图片展现教材中的情境,上课一开始,就指着主题图提那些漫无边际非数

学的问题:“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由于这种果冻的包装我

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多见,结果这样的图片式情境无疑增加了例题的难度,学生在云里雾

里探索一番后,仍无法引入正题。如此利用教材情境图,势必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甚至可

能导致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教师只有对主题图作认真分析,用心处

理,再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有效

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2.“生活资源”应巧妙利用

    数学情境创设,贵在其价值的体现。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无论是哪种教学素材,无

论以哪种形式呈现,其根本目的都是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而在“镜头二”中,教师虽然

在创设情境上作了与生活对接的努力,但问题中数据太大,由于学生还没学习除数是两

位数的除法,学生没有足够的勇气说出“192÷12”的结果。数据将问题变难了,大多数

孩子看着大箱子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镜头三”中教师注意收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

事例,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

际,巧妙借助生活中学生常见的月饼包装,以包装点心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把课堂拉

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有力的形象支撑。以丰富课堂教学,并使

之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发生良性互动,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二者的畅通、互补与

融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达到呼之欲出的境界。

    。隋境的创设不仅要关注“情境”,更应该关注由情境而引发的“问题”是否具有挑战

性,能否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否则,宁缺毋滥。

    【策略探究】

    1.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1)生活性原则。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

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因此,课堂教学应从学

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捕捉知识,架起生

活与知识间的桥梁。上面案例中就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连除应用题,与生活中包

装月饼的情境相联系,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生

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我们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找准它与

数学知识的有机联系的切人点,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

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趣味性原则。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能创造一个欢乐、生动的教学环境,从学生

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活动,用蕴涵数学信息的故事、游戏、图片、多媒体,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乐趣,点燃他们心中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

他们的创造兴趣。例如,青岛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O”的除法,例题

创设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情境:画面上有5只小猴子在水面上捞月亮,学生根据情境提

出问题“平均每只猴子捞到几个月亮”,关于“0”的除法也呼之欲出了。学生在交流中认

识到,0个月亮平均分给5只猴子,结果每只猴子都没捞到月亮,所以商是“O”。此情境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再如上面“镜头

一”中的情境,若教师能设法将教材资源动态展示,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理想

的效果。

    (3)衔接性原则。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

要有新意和启发性。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是认识新知的基础和前提,新知是学生已有

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教学中要按照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把复习的内容纳入

到情境的创设之中,让学生通过复习,掌握学习新知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温

故而知新。而且,这也是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再一次学习的机会,尽可能让他们在基

础知识的复习中与其他同学再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用表格

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时,先复习了应用题的组成,即“条件”和“问题”,这样便于学

生分类整理信息,即分类整理“条件”和“问题”。这样学生能理解要做什么,才有可能

来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教师设计的情境中数学味要浓,要根据教学需

要设计不同的数学问题。

    (4)针对性原则。情境中的问题要有针对性。针对性是指问题要根据一定的教学

目标而提出,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往往来

自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常常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能激发学

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自主地探究。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课前进行拍球比赛,一个组4

个人,一个组3个人,当比赛结束后发现比较总数不公平时,自然地引出“平均数”。学

生在思维碰撞中充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他们敏锐发现问题的能力。

    (5)探究性原则。探究是教学的生命。数学教学应积极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为学生

制造探究的环境,提供探究的机会。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

地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山东省2008年优质课比赛中有一节《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

策略》,教师设计的情境是王老师要买190本《数学小词典》,每本3. 80元,王老师带了800

元钱。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问题,学生能提出“花了多少钱”“王老师带的钱够

吗…应找回多少钱”这样几个问题,从这几个问题的解答中,学生体验到可以选择不同的

计算方法如口算、估算、笔算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各种计算方法在不同问题情境中

的作用。深化了认知,促进了思考,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常用“情境”的创设方法①

    根据情境的类型和作用,可以大致分为: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协作应用情境、竞争

情境。    (1)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问题情境是最常见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是启迪思

维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问题情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激情引趣,在积极的思

维活动中组织、吸收各种信息,实现对特定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实现意义建构。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让学生处于“愤”

“悱”的状态,将其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情境激

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知识、对科学、对人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质疑

释疑”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质疑释疑”的中心环节。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问题或引导学生产生问题,

然后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解决

问题,探究其中的奥秘。学生质疑、自行实验、释疑的过程,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培养了他

们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则要抓住时机,依据问题情境所提供的各种线索,引导学生多

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适时引导,使学生不断地完成“同化”

和“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2)故事情境的创设方法。许多人都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为什么

呢?因为该栏目是通过借助一个个典型案例的记录、法理进行更深层次的法律解读,引

领大家在一个个的“故事”中了解法律、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学习者都是故事的迷恋

者,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学习《今日说法》栏目的特

色,将教学内容借助一些相关的多媒体技术,把各种丰富的信息资源,以“故事”的形式

展现给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了解故事的氛围中,调动视听觉等尽可能多的感官来

理解、分析和建构知识。

    (3)协作应用情境的创设方法。协作应用情境是指在模拟的环境下,按照教师的要求

对学习目标进行模仿练习,获得接近真实的实践体验,从而更深刻地理清知识体系,形成对

学习目标的完善建构。应用情境下的教学设计一般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小组学习、交流、

讨论,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总结评价。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

实践活动才能被学生充分理解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将学习知识和

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这是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教学中能够通过实验运用新

知解决实际问题的地方有很多,这就需要每位教师都做个有心人,创设一些应用情境,给学

生一个锻炼的机会.提高实践意识。

    (4)竞争情境的创设方法。在竞争氛围下的学习,对学习者来说更有一种激励性和

成就感。在竞争状态下学习,更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参与性,加快头脑中信息的检

索,外部信息的采集,新知识的加工应用,实现对教学目标更深层次的意义建构,形成牢

固、持久的知识印象。我们要抓住学生好奇、好胜、喜欢刺激的心理特征,通过辩论赛、知

识抢答等形式创设竞争情境让学生在唇枪舌战和智慧的碰撞中充分分享彼此的思想、

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实现课堂内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思

维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讲授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讲授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

识的教学方式。它主要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等引导学生了解现象,感知事实,理解

概念、定律和公式,从而使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学生智力与人格的

全面发展。任何扎实、有效的课堂,都离不开教师及时、巧妙、精要的讲授与指导。

    镜头一:

    一位教师在执教《9加几》前半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9+5的情境,列出数学算式。

    (2)学生合作交流9+5=?的多种解法。

    (3)引导学生比较算法多样化,强化讲授“凑十法”。

    (4)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6=?9+7=?9+4=?9

+3=?

    笔者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同学先写出得数,再摆小棒,有一个组的

同学纯粹在玩小棒。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弄清原因,于是我又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

学生口答,每人5题,抽测了10位同学,只有一人算错了l题。问他们怎样算的,多数同学

回答,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为数不少的同学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是

遒、明明白白。

    镜头二:

    这是一位教师在执教《直线、射线和线段》一节时的片段。

    师:接着请大家看屏幕(演示线段的产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条线段。

    师:你的观察很仔细,说出了观察的结果。但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还应该留心事物产

生的过程。(板书:观察)

    生:我看到在直线上点两个点,就出现了一条线段。

    师:我们把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板书:线段)

    师:再看屏幕(演示射线产生的过程),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

线。(板书:射线)

    师:下面请大家比较一下(同时出现三种线)这三种线,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

先说给同桌听听。(板书:端点个数和长度)(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讲授)

    【分析思考】

    课堂讲授,是为了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教师应

充分解读教材,走进学生,让讲授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镜头一”里,教材中安排了摆小

棒计算,目的是通过动作感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熟悉算法,显然,执教教师没弄明白教材

的意图,也没备熟学生,在不了解学情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理解并讲授了“凑十法”。在讲

解完“凑十法”后,又让学生操作小棒计算,显然是本末倒置。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动

作感知,讲授法什么时候使用才合理都很值得探讨。

    “镜头二”里,明显使用了讲授法,但不是执教教师呆板地讲授.而是配合多媒体的

演示,让学生生动地认识了线段、射线,并比较它们与直线的异同。这说明,讲授的时候

合理搭配教学媒体,运用实物、挂图、模型、幻灯、投影、录像和计算机的演示,借助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观察、分析思考的空间。让讲授讲在该讲之

处,让讲授讲得恰如其分,让讲授讲得学生跃跃欲试等,很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

    【策略探究】

    1.“讲授”的特点

    课堂讲授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1)教师是课堂讲授的主要活动者,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以听讲的方式进行

学习。

    (2)主要以教师的言语传授知识,口头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

    (3)教师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4)面向全体学生,根据班级学生的一般特点和水平进行教学。

    2.“讲授”的优势

    课堂讲授的主要优势如下。

    (1)效率高。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较多的

知识,具有时间少、容量大、效率高的特点。

    (2)成本低。讲授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受条件设备的限制,省时

省力,便于广泛运用。

    (3)系统性强。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恰当的设疑,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

描述等,主导教学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适宜解释多数

学生面临的疑难问题。

    3.“讲授”的局限性

    课堂讲授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如下。

    (1)信息传递方向单一。教师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

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机会对学习内容及时作出反馈,因而不易

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

    (2)容易挤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讲授不能代替自学和练习,讲授过多,会挤占

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效益。

    (3)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空泛地讲授,不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不

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易陷入注入式教学的泥潭。

    4:提高“讲授”有效性的策略①

    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出现两种问题:一类是讲授不

够透彻,当讲的不敢讲或讲的时机不当;一类是常常过多使用,有些教师唯恐讲之不周、

授之不详,例题讲解太多,面面俱到,致使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也缺少自己学习和消化

的时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怎样避免上述两种现象的发生呢?  、

    (1)明确讲授的意义和内容,当讲则讲。课堂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

的过程,也不应该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课堂教学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

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教学,是让学生真正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如果教师过分注重知

识的传授,就会忽视学生思维的培养,因此,我们所说的讲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讲授,

这种讲授主要是指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讲授,是建立在学生探究之上的讲授。因此,讲授

所发挥的作用与以往也是不一样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学生探讨的结果,

当学生经过合作探讨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教师的讲授贵在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的前后联

系,强化得出的正确知识结果。二是传授正确的知识,有些新知识是学生怎么探索也探

索不出来的,前任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员刘品一老师曾经用过一句非常形象的话来形

容这类概念性知识,就是指“学生割掉耳朵也想不出来的知识”。这种知识非讲不可,而

且要讲明白。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分子、分母、分数线的名称,如果学生不提前预

习,学生是不会叫出正确的名称的,像这类概念性知识是非讲不可,而且还要求教师对

教材的书面语言进行加工、提炼、斟酌,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使每一个字、

每一句话都起到相应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

    (2)讲授要与多种教学手段结合,以求事半功倍。小学数学许多内容的教学,都需

要采用直观手段。例如,让学生通过数实物认识抽象自然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量物体

的长度认识小数,让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认识分数……教师要重视直观教学手段的

运用,就像前面“镜头二”中的执教教师那样,合理选择使用教学媒体,运用实物、挂图、

模型、幻灯、投影、录像和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营造实验、观察、分析

思考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讲授既有

利于学生内在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又生动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优化教学手段,要

    

郑重声明:资讯 【2010淄博教师继续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引电子书)电子书连载15】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