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广播是电子媒介,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发送和接收声音信号。古莫利·马可尼1901年发明无线电通讯装置,吸引了大批业余爱好者。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公司在匹兹堡成立的KDKA电台是世界上{dy}家正式电台。
广播的传播优势在于覆盖面广、迅速及时、对象广泛、通俗易懂、感染力强、功能多样(包括传播新闻、引导舆论、传授知识、文化娱乐等)。它的弱点是:转瞬即逝、不留痕迹、不易保存、无法选择。
在全球新闻传播史上,20世纪的30、40年代是广播的黄金时代,由于技术和节目的大量革新,广播成为{zlx}的娱乐媒介。
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上海,是由美国人奥斯邦于1922年在上海创办的。广播曾经是我国覆盖普及率{zg}的传媒形式。1950年全国广播电台有65座,发射功率共为272kw。到1984年,全国已建广播电台167座,发射总功率共为34755kw,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为67.8%。
但自1986年广播的位置被电视替代之后,便一路下滑,至20世纪末,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居民媒介接触行为的调查中,广播的接触率和重要性指数甚至排在杂志之后,被“挤”出了三大传媒的位置。
本世纪以来,我国广播业迎来了“第二春”。中国广播重新崛起的背后,是和汽车、医药、互联网等的推动分不开的。
二
车友即铁杆听众
医药广告乃富矿
广播牵手互联网
三
新闻传播中的传受“本位”问题,讲的是新闻传播从谁出发的问题,即新闻传播按照谁的利益和需要来选择确定传播内容、新闻传播方式。新闻传播要按照收受主体的利益需要来进行,即要按照他们的利益需要选择确定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就是“受众本位”。新世纪里,中国广播业“天翻地覆慨而慷”之变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在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不断变动时期,无差异性市场策略已经过时,必须针对不同受众的需要占有{zd0}化的分众市场。“窄播”或曰“小众广播”系西方新闻学的关键概念之一,流行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和中期。广播公司更加注意到了广播的对象,即目标受众;他们加倍努力来寻找市场的空间,开发能够吸引听众的新式节目;该服务或定位于特定的兴趣群体,或以有限的场所(例如运动场)为目标,或持续有限的时间,或提供有着特定吸引力的节目。中国广播的窄播化,是指广播针对市场细分做出准确的市场定位,实施传播内容的对象化和小众化,拥有更加具体而稳定的受众群,以提高广告主对广告投放的积极性等竞争力。其最显著的表征是多家专业频率接连“粉墨登场”,各地广播电台专业化改革势头集中形成了“新闻(综合)频率、音乐频率和交通频率”三足鼎立之势,经济频率、生活频率、体育频率等也比较普遍。亦不乏都市频率、文艺频率、健康频率、家庭频率、老年频率、妇女儿童频率、故事频率、旅游频率、农村频率、城管频率等“特色电台”现身。应该说,频率专业化之路凸显的精准定位,符合世界广播发展之大势。以美国为例,美国广播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摸索出几十种专业化途径,其“电台以专业化节目类型取胜,如音乐台、谈话节目台、全天候新闻台、宗教台等”。这些电台员工少、制作成本低,而且所有电台都有自己服务的相对固定听众,广告收入较为稳定。
直播节目的日益增多与新闻提速同为坚持“受众本位”的表现。使用直播方式可以随时播出{zx1}新闻,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可以做到同步报道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强烈的现场感、容易获得良好的播出效果。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等非常时期,电台不间断特别直播节目堪称“xx消失的电波”,覆盖成本较低、灵活性更高等优势让其他媒介无可替代。据央视—索福瑞(CSM)、赛立信(SMR)的调查结果显示: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广播接触率提高了16.8%。在一些意外变故与灾祸中,广播所能发挥的作用巨大。这不禁让人忆起列宁对广播的评价,列宁说“广播是没有距离的报纸,首次把信息在一瞬间传播到千万里之外,是身外载体{dy}次超远程的快捷延伸,使大众共时获得信息感受”。新闻提速已成为中国广播业的常态,央广“中国之声”创造的“全天候滚动新闻播报”具样板和标本意义。
四
创新是传媒人永远的追求,广播新闻创优离不开创新,广播人永远行进在创新的路上。创新包括内容创新、表现形式创新、报道角度创新,等等内容。在“媒介融合”的当下,一个个老品牌祭出的新招不断。
试举一例。《新闻和报纸摘要》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重点新闻节目。创办于1950年4月10日,当时名为《首都报纸摘要》。该节目乃“国内外要闻总汇”,除选用本台消息、评论以外,还选用新华社和各台、各报的{dj2}新闻重要言论。自2009年1月1日开始,《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隆重推出“版面介绍有声版”,由报社领导、编辑、记者在《报摘》中用自己的声音,介绍所在报社的{dj2}稿件、重要言论,以及编辑思路、选题背景、采访过程等,数以亿计的听众得以在{dy}时间了解媒体对于热点新闻的深度报道和分析评论。通过媒体联运的方式,报纸不但可以用来读,也可以用来听,这无疑给听众带来了新鲜感。
五
根据2001年7月中旬至9月底的全国广播电台听众调查,全国广播听众达7.34亿人,占全国(缺西藏及港澳台地区)11.99亿4岁以上人口的61.2%。
从2003年起,我国广播业全面推进产业化进程,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目前收音机的社会拥有量有5亿台,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5.96%,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国每年播出广播节目1127万小时,广播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0%,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业已成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广播业的发展趋势与世界同步,即广播与电视、互联网相结合,“三结合”的前提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示范网的“三网融合”,广播这个“声音媒体”,未来的三条道路将是数字广播、卫星广播和网络广播(因特网专用电台)。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