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坪

     

        丽江到玉龙雪山距离约两个小时的路程,“阿鹏”小赵带我们取道牦牛坪索道上去。据说,这是xxxxx雪山的较远之路,但也是{zh0}看的。

        已是4月下旬,牦牛坪的温度却非常的低。小赵建议我们先在山下租借大衣穿着上去,否则,像我们这一身“短打”的装束,非得冻住不可。

        乘索道车上去后,还要走过一段栈道。栈道形状蜿蜒,曲折向上延伸。听说也是为了使游客在上山的过程中,适当缓解缺氧状况(这里的山顶海拔有3000多米)而设。

        沿着栈道搭了一些木板房——那是藏家人的小吃卖点。我们人还未近,耳边就传来一阵带有浓浓藏味的歌声,此起彼伏。近前看,都是些十七八岁的藏族姑娘,在用“原生态”的嗓子唱着《青藏高原》,还挺有其民族的味道。

        每个木屋子旁都搭着一个小平台,放了几张简易的桌凳,供游客们歇息。平台边缘一角,架着个煤球炉,座上放一只大铝锅,烧着开水。旁边的炭火上,几串牦牛肉飘出诱人的香味;两只烤得焦黄的玉米,正发出水火相遇时的滋滋声。我们坐在那儿喝着牦牛奶、酥油茶,边吃着牦牛肉串,边听小姑娘唱歌,并踊跃与她合影——因为她穿的是“原汁原味”的藏民族服装,很有特色。

        上山的岔道口,几个小伙子牵着装扮喜庆鞍座的牦牛,供人们拍照,多少收些个费。我们好奇,也图个热闹,穿上民族服装,坐上牦牛背留了个影。因为生怯,照片洗出后,横竖左右看,都是肌肉紧张的样子。

        同来的有几位还想去看山顶。我们这几人则恐缺氧,便没有再去领略山顶的风光。于是,沿着小道返回山下的小木屋——租借大衣的地方,边烤火边等同伴们下山。

        渐渐地缓过暖来,感觉舒服了许多。因为在山下,穿两件衣服足够。但到了山上,不穿大衣就难御寒冷了。即使穿了,也还有“寒从心上起”的冷感。可见,人的生理习性相对于大自然,还是存在弱势的。

        过了个把小时,上山的人才下来。他们也没有走到真正的牦牛坪,对玉龙雪山更是遥眺而已。太远了,真应了谚语所说,“看得见,走得厌”。但他们兴奋地描绘着说,越往上走风光越好看,而且还有不少藏民在高山上放牛、唱歌。有位同伴把他们的歌声录在了小录音笔里,带下来放给我们听。里面传出位约5、6岁小姑娘的歌声,其天真纯洁的童音,真有天籁之声的韵味,令我们倍感清新。

 

郑重声明:资讯 【牦牛坪】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