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学子谈“学习经”(没见过这么详细的!)_新通国际_新浪博客

荷兰学子 学习

     以下是一封来自荷兰蒂尔堡大学的学生来信,信中详细描述了他在该校就读一年硕士预科的学习情况。信件内容如下:

 

 



 

 


李老师:

 

您好!

 

感谢你一直以来的关心,我已经顺利完成了硕士预科的所有课程,下个学期将直接升入硕士项目学习,不需要另外再参加任何非学校组织的考试。

 

今年的规定目前还不得而知,参照往年规定,必须在10门硕士预科课程中通过8门,方可升入硕士项目学习。未通过的课程必须在毕业前全部通过。T大的所有补考(两个学期一起)是紧接在正式的考试之后,因此假如{dy}次考试不过,那么在第二个学期末,所有的考试将堆在一起,很有可能造成一个恶性循环。

 

荷兰的分数为10分制,6分及格,但是5.5分会四舍五入至6分。因此其实是5.5分及格。Premaster的课程由大一和大二的部分核心课程组成,{dy}个学期主要和大一的同学在一起,第二学期和大二的同学在一起,期间你也能感受到大一和大二同学的明显不同。大一的同学比较有激情,比较OPEN;大二的同学则更倾向于扎堆,管住自己的份内活。因此,在第二个学期找小组的时候,还是要尽可能open一点。

 

以我身边的预科同学来看,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有挂科(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底子的确不一样,杭州同学都没有问题甚至是出色的)。再补考以后还有一小部分同学要再在第二年进行重修。听起来似乎很恐怖,但是我的感觉是,{jd1}没有看起来那么难,老外也是应试,我觉得只要你在学,方法得当,就没什么问题。

 

在这里Pre了两三年还在继续的也有,或者说因为本科挂科太多被迫转校的每个学期都在发生。有一个现象是,{dy}个学期上课考试的时候教室都是满满的,然后慢慢的到第二个学期末,可以很明显发现人数在减少。归根结底都是主观上的问题。

 

每年的课程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主心骨不是不变的。10门课程具体是:

 

上学期

微观经济学(大一课程):

和国内的微观经济学相比,知识的侧重点不一样,点散但不深,总体来说比国内的要容易些。

数学2(大二课程):

主要学习矩阵、线性以及博弈论方面的东西。中国学生的强项。

Corporate Finance(公司财务):

这门课是专门为premaster设计的,将两个学期的课程压缩在一个学期学习。讲得速度很快,因此有些知识点上课的时候听得一头雾水。做一些习题,再回归书本,就会轻松很多。稍微认真一点,要拿高分也不是问题。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大一课程):

这门课是T大IBA(interna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专业的管理入门课程,知识点很杂,连书本的内容也是以章为单位节选自其它的书本,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管理类课程的基础内容。因此形成一个适合自己理解的知识框架,将散乱的知识组织起来就很重要。课程分上下半节,每半节包括一个1个team presentation,中期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内容以后半节为主

来源:() - 荷兰学子谈学习_李莹_新浪博客

会计1(大一课程):

基础会计,包括会计规则、4大类报表等等。老师上课讲得有些天马行空,但是在结合了一些列的小测试和习题后教学效果不错。

 

下学期

会计2(大二课程):

主要讲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没有什么具体规则,有很多的计算,有一些散,但是不难。

统计2(大二课程):

对于没有学过统计学的同学可能有一些吃力,会觉得很难,不知道在讲什么东西,但是一旦入门,就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了,主要要求的还是一些基础的线性回归和数据的分析。包括2次期中考试,1个team assignment和期末考试,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

Consumer Behavior(大二课程):

消费者行为理论,包括一个 team assignment & presentation 和期末考试。xxx比较低的一门课程。

Marketing Management(大一课程):

知识点涵盖了一个business plan所需要的所有元素 包括一个business plan, 一个case analysis presentation, 1个期中考试和一个期末考试。

Management2(大二课程). 

这门课实际上是对IM部分知识点的一个延伸,主要包括strategic management 和operation management。包括3个case assignment. 其中的一个要求 presentation 以及期末考试。

 

几乎所有的课程以星期为单位,包括一节大课(lecture)和一节小课(tutorial),大课就和中国大学的大课一样,可能提问的同学会相对多一些;小课是用来针对大课开展的小范围的教学,管理类的课程一般会用来team presentation, 理科类的课程则会以讲题或者疑难解答的形式进行。

 

无论中国学生还是外国学生,在管理类课程上往往拿不了高分(以我为例平均7分);但是理科类课程{jd1}是中国学生的菜(以我为例没有低于8.5的)。期中对我比较有用的课就是会计、数学、统计和公司财务。

 

有一个规律,{dy}个学期初来乍到,会比较认真;第二个学期,对环境熟悉了,然后{dy}个学期的劲还没有缓过来,会比较容易松懈。一个环节掉链子,后面就跟着掉。因此,这也是需要警惕的地方,如何分配“体力”。

 

从8月22日报到,折腾人的欢迎周结束,9月1号开始上课,到圣诞节{dy}学期课程结束,3个星期的圣诞假结束。一回校,就是{dy}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大一),然后第二学期(大二)的课程已经开始上课,因此考试和上课是穿插在一起的(大一和大二的考试时间是不一样的)。考完后有一个星期的假期(我翘课一个星期外加这个星期回国过了年),紧接着就是第二个学期的学习和部分课程的期中考试。中间可以说没有什么不带着任务的休息。假期又短又散。

 

T大硕士预科没有任何语言课程,但是如果个人有需要的话,可以在语言培训中心自行选择。每个学生有12个学分可以用,一般一个课程需要6个学分。在用完所有的分数后,若要继续学习,50欧一个学分。

 

据说T大的硕士预科,其他U类大学也认可。我的平均分大约有8分以上,可以申请Erasmus等。但是考虑到本身硕士时间很短换环境等等又将浪费不少时间。因此,我选择留守。(我有在鹿特丹商学院念完硕士预科的同学,申请UVA 被录取。但是申请T大,被要求GMAT成绩。)

 

从身边的同学以及硕士的同学那里我了解到,一般非T大合作院校的同学申请一般都会被要求硕士预科。另外在这边T大合作院校的交换生比较多。总的来说,一年的硕士预科对我这样半路出家的是有必要。一来学习例如公司财务这样的重要基础课程,二来可以熟悉未来的学习环境以及项目,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顺利取得学位。T城比较单调。但是的确适合学习,比较安静。

 

今年的预科学费是6450,硕士则是10560. 这个费用每年都会有小幅的提升的,是惯例。生活开销大约800欧一个月吧,费用方面荷兰没有什么优势了。假如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纯英语国家。但是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T大还是有它很明显的特色的,学校院系的数量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也比较明确。在{dj1}名校无望,以及各路学校为吸引中国学生,降低门槛,敞开大门的大环境下,选择T大不失为一个有潜力的错位选择。

 

                                                                        朱佳钰

                                                                    2010 6 23 于荷兰

来源:() - 荷兰学子谈学习_李莹_新浪博客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荷兰学子谈“学习经”(没见过这么详细的!)_新通国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