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着境外朋友的感觉走_陈序_新浪博客

五年前,中国向外资银行寻求信誉和长期战略性投资,允许美国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公司以低于IPO价格的诱人价格认购上市公司股权。这种做法引发了所谓“银行贱卖”的批评。而现在,一家历史遗留下大量不良xx的银行,需要境外投资者以全价认购股权,却吸引了众多境外实力投资者。

 

中国农业银行上周启动了可能创出纪录的IPO(首次公开募股)进程。根据报道,两家中东投资基金已同意成为IPO香港部分的{zd0}投资方,其中卡塔尔投资局同意认购28亿美元股份,科威特投资局同意认购8亿美元股票。渣打集团在此次IPO交易中的投资规模位居次位,同意认购5亿美元的H股。荷兰合作银行将认购约2.5亿美元H股,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将认购约2亿美元H股。Seven Group已认购2.5亿美元的股份。Archer Daniels Midland、新加坡大华银行以及香港大亨李嘉诚控制的长江实业各认购农业银行1亿美元股份。

卡塔尔投资局、Seven Group和荷兰合作银行等组成的境外投资者阵容显示了作为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中{zh1}一家公开上市的银行,许多外国投资者将农行IPO视为投资中国市场的一个难得机会。虽然这些投资者加盟为农行IPO提供了有分量的背书,我仍要提醒内地投资者:包括农行在内,中国银行业并不处在一个非常好的状态中。此刻,各家商业银行正同时大量融资。除了下月上市的农行,6月份中国银行已经发行了价值400亿人民币的可转债;交通银行计划发行总值约330亿人民币的配股;中国工商银行也将发行价值250亿人民币的可转债;中国民生银行获批出售价值58亿人民币的次级债券;中信银行获批发行最多价值250亿人民币的次级债或混合债券……

 

股东xx授权咨询机构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亚洲研究负责人David Smith认为,中国的大型国有银行的根本问题是依然受政策左右,而不是xx依据市场状况来经营。本轮融资潮源于由北京引导的,对付危机和衰退的大规模信贷投放。在一份致股东的公告中,中国工商银行作如此解释:2009年,我行在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增加优质信贷投放,发挥大银行支持经济发展作用的同时,随着风险加权资产增加较快和资本监管更趋严格,维持资本充足水平面临一定压力。

 

David Smith发现,中国各家银行的资本充足比率(银行持有的资本和未偿债项的比率)在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出现了回落:中国银行从13.4下跌至11.1;交通银行从13.5下跌至12;中国工商银行从13.1下跌至12.4。这意味着大量的融资需求。去年年底,法国巴黎银行估计,如果中国的全部11家上市银行将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至9%或10%,并将总体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1%或12%,需要筹集3000亿人民币的资金。

 

勿庸置疑,商业银行大量融资将挤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股权稀释或投资损失,哪杯茶都是苦的。十年前,北京以账面价值从四大国有银行剥离约1.4万亿人民币规模的不良xx,将其转移至作为表外资产存在的资产管理公司,同时承诺建立更好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但现在,投资者必须重新评估,中国的银行业是不是真正进行了彻底的市场化改革。

 

显然,只要农行继续保留其作为农村信贷的政策性银行的功能,便不可避免听从北京不时对其管理层下达的非市场化指令。对于内地中小投资者而言,这将是可以确定的风险。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不要跟着境外朋友的感觉走_陈序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